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簡介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18歲的謝遇奇由廣東水師提標步兵“報捐把總銜”,隨後考取了武舉人、武進士的功名,開啟了四十多年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涯,實現了從步兵到將軍的蛻變

清朝建威將軍有幾人

今天帶大家走進

績著邊陲——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瞭解謝遇奇將軍的一生

和他所傳承的忠孝文化精神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Foreword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謝遇奇,字慕漁,東莞茶山鎮南社村人,生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卒於民國五年(1916年),享年73歲。謝遇奇一生歷晚清、民國兩代,活躍在中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頗具傳奇色彩。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18歲的謝遇奇由廣東水師提標步兵“報捐把總銜”,隨後考取了武舉人、武進士的功名,開啟了四十多年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涯,實現了從步兵到將軍的蛻變。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62歲的謝遇奇卸甲歸田,仍積極參與地方的發展建設。上馬治軍則揮師千里,下馬安民則福澤鄉梓——這是謝遇奇將軍一片赤子丹心的真實寫照。

少年壯志

謝遇奇,是南社謝氏第十九世祖。其父謝光梓是南社本地有名的鄉紳,家有田產、魚塘、荔枝林,另涉足油坊、糖寮等諸多產業。謝光梓膝下七子,遇奇行三,其相貌英俊、身材魁梧,自幼酷愛習武,少年壯志。

廣東天氣炎熱,謝遇奇習武之後難免大汗淋漓、衣衫盡溼,常以游泳解暑。據鄉間傳說,謝遇奇少年時常到東門外關帝廟前的陸屋水塘游泳。一日,謝母告知謝光梓有土地神託夢,說遇奇常到陸屋水塘游泳,土地神只得經常幫他看管衣物。謝光梓暗暗稱奇,為免擾神,僱人在自家田地裡挖了一處水塘供兒子游泳,人稱“新塘”。關帝廟、陸屋水塘、新塘至今仍在南社,儲存狀況良好。

南社村謝氏族人向來重視教育。謝遇奇的叔父建了一間“大書房”,作族中子弟習文講武之用。父母對謝遇奇從小寄予厚望,延請文武名師施教,其父專門請人為謝遇奇製作舉重的石鎖,建造馬廄養馬,還在佛山請鐵匠定製了一柄180斤重的關刀,兩個各50斤重的鐵錘,並添置弓矢等武器,供其習武之用。據謝遇奇後人謝禎祥回憶,20世紀60年代,後人因生活窘迫,不得不將關刀出售,過秤時確有180斤。

謝遇奇自幼諳習水性,精於騎馬弓刀等武舉科目,為將來順利加入廣東水師、考取功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陸屋水塘。廣東天氣炎熱,習武后,謝遇奇常到陸屋水塘游泳解暑。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民間傳說謝遇奇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在大榕樹下玩上陣殺敵的遊戲,自稱“榕樹大王”。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關帝廟。位於南社東門外,是謝遇奇年少時的習武場所。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謝遇奇故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主屋、書房兩部分,總佔地面積592平方米。

霜刃初試

成年後,謝遇奇加入了廣東水師,最初只是提標步兵。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透過報捐,18歲的武秀才謝遇奇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軍階——把總(秩七品)。同年,謝遇奇赴廣州參加咸豐辛酉科的鄉試,中第四名武舉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22歲的謝遇奇考中清同治乙丑科會試第四十二名武進士。清同治九年(1870年),謝遇奇27歲時,已身居守備之職,秩正五品。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清】姚文瀚《紫光閣賜宴圖》(區域性)。紫光閣始建於明代,清代時作為皇帝閱射和舉行殿試武舉的場所。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同治四年(1865年),謝遇奇考中乙丑科會試第四十二名武進士。

謝父光梓極為重視謝遇奇的教育,斥資為兒子挖造水塘磨鍊水性、聘請名師、打造武器,為其加入廣東水師、考取功名打下基礎。

清代列帝推行捐班以緩解突發性的財政緊張,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朝廷為鎮壓農民起義國庫空虛,開捐班以充實國庫。捐班出身的官員同科舉出身的官員相比,毫無競爭力可言。謝光梓仍為遇奇耗費重金“報捐把總銜”,報捐把總(秩七品)的費用為數百兩之巨,而當年京城一戶四口的家庭一個月的生活費不過二、三兩而已。

謝父一方面豪擲千金為遇奇捐官,提高仕途起點,另一方面鼓勵兒子繼續參加科舉考試,考取功名。霜刃初試的謝遇奇不負父母重望,在科舉之途上連戰連捷,完成了從“捐班”到“科班”的華麗轉身,為傳奇的人生開啟了序章。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清代武舉考試分為一、二、三場。一、二場比試弓馬技勇,稱為“外場”;三場試策論武經,稱“內場”。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一場考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淘汰。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以考察伏射能力。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此圖為清代武舉的第一場考試——騎射的想象復原圖,只有久發三中者才能進入下一場的考試。

二場考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膂力。一共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二項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先完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第三項是拿石礩子,即專為考試而備的石塊,長方型,兩邊各有可以用手指頭摳住的地方,但並不深。也分為三號,頭號三百斤,二號二百五十斤,三號二百斤。考場還備有三百斤以上的出號石礩。應試者石號自選,要求將石礩提至胸腹之間,再借助腹力將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獻印”,一次完成為合格。凡應試者,弓、刀、石三項必有兩項為頭號和二號成績,三號成績超過兩項者為不合格,無緣三場考試資格。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步射。武舉第二場考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者為合格。

績著邊陲——茶山建威將軍謝遇奇生平展①

拿石碾子。所謂“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臂力,共包含三項:頭項拉硬弓、舞大刀、拿石碾子。

三場是考文,當時叫“程文”,也稱“內場”,相當於文化課考試。最初是考策、論文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論文。自嘉慶開始,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一百字左右。

本期線上展覽這裡啦

敬請期待下一期的到來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