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警鐘長鳴怎麼來的?唐朝官員案頭懸一口鐘,伸冤人在街上就能拉響

簡介他當著官員和畫師的面,意味深長地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凡是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要是一隻麻雀停歇在一枝麥穗上,麥穗非往下彎曲不可

警醒的近義詞是什麼

提示:

警鐘長鳴,這個成語的近義詞有常備不懈、引以為戒、法不容情等等。它的原意是指報告發生意外或遇到危險的鐘,現在引申為時刻保持著某種高度的警惕性。唐朝時,皇帝就用警鐘辦理了一起貪腐案。

警鐘長鳴怎麼來的?唐朝官員案頭懸一口鐘,伸冤人在街上就能拉響

廣東很早有個著名的大有村

公元851年,外國商人蘇萊曼乘船來到中國。他在漢府(廣州)目睹到國際貿易港口的繁華。同時,看到了中國物產豐富,人們有著良好的精神面貌。同年,他寫作了《蘇萊曼東遊記》一書,書中記錄了瑰麗的古代東方。1927年,蔡元培支援下,學者劉半農和女兒劉小慧接力翻譯了這本書。

我們眼前的這部中文版《蘇萊曼東遊記》,只有五萬字,而蘇萊曼的筆下卻表現出了對東方文明古國的熱情嚮往。他寫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譬如——在廣州城外的附近,有一座大山,大山裡有一個村莊,名字叫大有村。大有村裡的男人,有個重要特徵是身材矮小,因此大有村在廣州名氣很大。如果人們在廣州遇見了身材矮小的人,都會說這個人一定是從大有村來的。

蘇萊曼覺得這個故事很好笑,多少帶有戲謔、譏諷和嘲笑的成分。他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認為這個大有村並不能說明整個中國人的情況。他特別告訴大家:“中國人都生長得很好:高高的身材,白白的面板,帶著一些紅色。他們有世界上最黑的頭髮。女人的頭髮,是任其往下批垂的。”

警鐘長鳴怎麼來的?唐朝官員案頭懸一口鐘,伸冤人在街上就能拉響

民間的智慧和經驗讓人驚歎

至今讀來,書中的東方智慧讓人感觸深刻。

唐代宮廷崇尚美術,地方官吏常常鼓勵創作。有一天,漢府的官員在衙門前掛出一位畫師的作品,請大家點評,如果作品沒有瑕疵,畫師會得到豐厚獎賞。這幅作品畫在一張絹上,畫了一枝麥穗,麥穗上歇著一隻麻雀。

畫面上的麥穗和麻雀,栩栩如生,凡是來看這幅畫的人都認為了不起。正當官府決定要收購這幅畫,付給畫師報酬時,忽然來了一個老漢。老漢是個彎腰駝背的人,他走到這幅畫卷前,瞥了一眼,品頭論足了起來。他當著官員和畫師的面,意味深長地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凡是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要是一隻麻雀停歇在一枝麥穗上,麥穗非往下彎曲不可。現在,畫上的麥穗卻是直的,不是彎的,上面卻有一隻麻雀歇著,這就是毛病了。”

駝背老漢的經驗,顯然來自於他的彎腰行走。官員撤銷了對畫師的獎勵,畫師心服口服。記錄這件事的作者說:“官府把畫師的作品交給大眾來評論,其目的在於督促他們犯錯誤,使畫師對作品加以嚴格反省。”

老漢和大有村一樣,讓我們充滿著遐想。

警鐘長鳴怎麼來的?唐朝官員案頭懸一口鐘,伸冤人在街上就能拉響

唐朝官員的頭頂都掛一口鐘

蘇萊曼看到,每一個城市裡的長官,都要在衙門裡懸掛一口鐘。這口鐘,會栓上一根很長很長的繩子,這繩頭一直通到外面的街上。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是什麼人,都可以拉響這根繩子,以便得到官員的接見。

凡是有受到委屈和迫害的人,都可以拉動這條繩,使鍾在官員頭頂響動。官員聽見了,就把喊冤的人叫進去,讓他們自由地陳訴冤情,讓他們講述著所受到的迫害。這樣的一個辦法,是中國各地通用的。

皇帝的案頭也掛著一口鐘。據《蘇萊曼東遊記》中說,皇帝憑著警鐘辦了件腐敗與搶奪案。案情是這樣的:有個大太監奉命去廣州採購宮廷用品,遇上個吝嗇的外商,外商激怒了大太監,大太監叫人搶走了外商的全部貨物。外商毫不退讓,跑到遙遠的長安,拉響了皇宮外的一根繩子,使皇帝頭頂的鐘響了起來。皇帝查明,安撫外商,把大太監貶為皇陵守墓人。

……

警鐘長鳴怎麼來的?唐朝官員案頭懸一口鐘,伸冤人在街上就能拉響

唐代中國的很多見聞,包括那口象徵著謹嚴公正的鐘,給蘇萊曼和很多外商留下了既深刻又新奇的記憶。這位外商在遊記中還告訴我們,唐朝法官不能嫌貧愛富,不能和富貴人往來,不能在原籍任職。每天清早,法官要站在衙門前呼籲控告貪官汙吏的人可以敲響警鐘。接著又得大喊三聲:“我是皇帝派來專門管這些事情的,皇帝把權柄交給了我,皇帝已經任命了我。”

千年後,警鐘依然長鳴。(文/樊前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