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簡介雷安德羅·埃利希,《雲》(2017)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展出現場(2017)超透玻璃,單色數碼噴繪,雞翅木展櫃,LED燈199,5x 160 x 81 cm圖片拍攝: Hasegawa Kenta圖片版權:森美術館教室 雷安在一間空蕩蕩的教室裡

太虛之境什麼時候結束

想象一下在游泳池裡看展,竟然不會溼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如果要你穿著衣服在泳池底下站立行走,你又是否能安然進入這個超現實的狀態?

在日本金澤市21世紀美術館就有這樣一件互動作品聞名海外,波光粼粼的水底世界,讓人迷之嚮往的“The Swimming Pool”,猶如在泳池底行走、漂移般的感覺。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游泳池》Swimming Pool,2004

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展出現場(2014)

鐵製鋼架,木,鋼化玻璃,泳池扶梯

這是藝術家雷安德羅•埃利希 (Leandro Erlich)利用美術館的天窗,在其之上加了層水,做出了一個以假亂真的游泳池裝置作品。我們可以從池的水底向上看,也可以由池邊向下看,其實水面只有薄薄的10釐米,下方有一個隔層,將現實的參觀空間與上方的水面世界分離。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游泳池》Swimming Pool,2004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鐵製鋼架,木,鋼化玻璃,泳池扶梯

雷安的設計把現實空間轉為懸念,同時迷惑了觀看者的感知和認識,把人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物品,巧妙地使作品與當時當地的建築物、生活空間發生關係,讓觀眾再那一頃刻完全的融入藝術之中,互動性強又能給人帶來思考。

他的作品在日本森美術館參觀量創下了60W+的記錄,在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曾引發了觀展熱潮。

這次雷安帶著他的20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亮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其中大部分為互動性作品且首次在中國展出,也是雷安目前為止最大型的個展“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游泳池》Swimming Pool,2004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鐵製鋼架,木,鋼化玻璃,泳池扶梯

想一睹游泳池水底虛幻世界的朋友,可以安排上日期了。這次不用千里迢迢跑去國外打卡,在帝都的小可愛可以放肆玩起來啦~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展覽開幕現場

連根拔起

大家普遍認為,現代城市與未開發的自然是相互割裂的,就好像是說人類的創作活動從某種程度上原本就是無機的。不僅我們人類在自然世界中作為有生命的存在,而且我們腳下的土地也是植物、石頭和土壤等有機物質的家園。

在央美美術館門口能看到一個被吊機吊起來的房子,連同土地裡的根一同被拔了起來,視覺超級震撼。這件作品提醒著我們,要構建一個完全與自然和歷史相互割裂的城市是不可能的,與此同時,它也向我們發出訊號來警示我們與當下現實的失聯。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連根拔起》(2015)

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

在地裝置展出現場(2015)

© ONUK,圖片版權: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

建築

“在很多西方國家一些大城市當中,會有一塊地方它看起來並不像西方,那就是唐人街。其實我在小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第一次去中國,就是去唐人街。對於中國人來說,當我們去國外旅遊的時候,如果我們去唐人街的話,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既熟悉但是也充滿著很多差異的地方,我們會看到很多陌生的元素,但同時也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元素,所以我想用這樣的一類建築來作為我展覽的一部分,它代表一種文化的混合,用這種混合的文化來開始我們的展覽。因為我是來自西方的,那麼現在我是在一個東方國家,而且不是在一個東方國家的任意一個城市,而是在北京,北京代表了中國文化中心,它是中國的首都,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這裡代表了悠久的傳統和歷史。”

雷安在作品導覽時這麼說道。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建築》(2004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寫真布噴繪,燈,鐵,木和鏡子

在這件知名的裝置作品中,觀眾可以反地心引力地懸掛或站立在一幢傳統建築的表面。為了實現這個效果,一面巨大的鏡子以45度角固定在建築物表面,觀眾可以在自發地與作品進行互動,也可以和其他參與者一起互動,非常有趣好玩。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建築》(2004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寫真布噴繪,燈,鐵,木和鏡子

電梯遊說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景,站在電梯前等待電梯門開啟,然後會看見形形色色的人,很有趣的現象。在這件作品裡,一個真實的電梯門後展示了一個大型的LED螢幕,螢幕上面迴圈播放著人們在不同情景裡的畫面:擁擠的電梯廂裡有拿著氣球的小孩、孤單的男人和在畫面裡逐漸減少的聚會參加者。

當我們看到這些狹小空間裡令人緊張的親密感時,會有一種不安的衝動想要走進去。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電梯遊說》(2006/2018)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展出現場(2017)

金屬結構、投影螢幕,投影儀和播放器

3。5 x 3。5 m

圖片拍攝:Hasegawa Kenta

圖片版權:森美術館

我們仰望天空,為了探尋奇妙之物。天空之上,我們能發現一種不斷變化的美,它來自光線、顏色、體積和天氣的變化。雲創造了這種敘事方式,溫和潔白,又黑暗狂暴。

這件作品將自然世界帶入室內,同時打破和擴充套件了大地與天空的關係。九塊塗色玻璃共同組成了一個多層的雲。我們想象中的實體或整體也只是虛無的堆積物,這種巧妙的呈現方式讓我們聯想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千變萬化,同時也開啟一扇門,通向科學家和哲學家對物質本質的觀點和構成我們世界的各種錯綜複雜的分離。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雲》(2017)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展出現場(2017)

超透玻璃,單色數碼噴繪,雞翅木展櫃,LED燈

199,5x 160 x 81 cm

圖片拍攝: Hasegawa Kenta

圖片版權:森美術館

教室

雷安在一間空蕩蕩的教室裡打造了這件作品,觀眾看到自己的投影出現在眼前廢棄的空間中,並體驗到一種奇異莫辨的幻覺。這部作品既引人不安又引人入勝,它呈現了一片探索的空間,令置身於其中的人們同時扮演著觀察者和參與者的角色。

在一個因技術而緊密關聯的世界裡,更為傳統的聯結形式已開始瓦解,而小螢幕將跨越時區和語言的我們無縫連線在一起。這片景觀被空蕩蕩的椅子和黑板所佔據——以20世紀80年代北京一所典型的高中教師為例,它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教室》(2017)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展出現場(2017)

木,窗戶,桌椅,門,玻璃,燈

尺寸不一

圖片拍攝:Hasegawa Kenta

圖片版權:森美術館

懸浮電梯

最初的《電梯》作品證明了障礙可以激發創造力,以及滲透於雷安的作品中的幽默精神。在這件新的作品《懸浮電梯》裡,電梯被懸掛於地面上,我們想到它的幽默和不可能性,或許會感覺電梯在上升。

此外,他將電梯內外進行了顛倒。從電梯看似普通和不起眼的門縫裡看過去,人們可以看見它日常執行的電梯井,垂直向下並無限延伸,其實這是一個映象反射的影象,但觀者會覺得非常逼真且刺激。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懸浮電梯》(2019)

金屬結構,木,鏡子,不鏽鋼,電梯按鈕

2。25 x 1。69x 1。21 m

圖片拍攝:HasegawaKenta

圖片版權:森美術館和雷安德羅·埃利希工作室

迷失花園

從一箇中國古典園林的窗戶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位移現象再次出現在這種作品中,透過玻璃,觀看者可以從一個對角線的角度看到他自己的映像,這個映像並沒有反射在應該出現的地方,而是反射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

在這件作品裡,令人舒適的有機植物緩解了這種反射位移所帶來的怪誕和驚奇的體驗。你會在多扇窗戶鏡面上看到多個自己,很奇妙~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迷失花園》(2009)

西班牙馬德里諾格拉斯布蘭查德畫廊展出現場(2013)

金屬框架,磚,窗戶,鏡子,日光燈和人造植物

尺寸不一

圖片版權:諾格拉斯布蘭查德畫廊

反射港灣

不同於以往依賴鏡子及其映像的作品,雷安這一次運用完全堅實的物品來製造映像的錯覺。這些船漂浮在並不存在的深色水面上,受暗處的機械系統控制,輕微的晃動著,像是夜晚的港口隨微風搖曳的倒影。它鼓勵我們思考一個深奧而費解的問題:在我們習以為常的認識模式與呈現於我們面前的物理世界之間,或許有一道鴻溝。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反射港灣》(2014)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金屬框架,覆板,船

試衣間

這是一個我們既熟悉又私密的場景:時裝店的試衣間。窗簾是絨布的,鏡子是鍍金的。所有的視覺提示都讓我們想起了舒適性及其相伴的穩定性。但當我們在鏡子裡尋找自己的映像時,它卻並不在那裡。

這種情況在雷安的作品中經常可見,我們從最初的不適應逐漸習慣,再轉變成探索後的喜悅。我們可以穿過鏡子進入一個迷宮,從認為是私人空間的場所進入與他人共享的體驗,在原本應該出現自己的地方發現新的面孔。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試衣間》Changing Rooms,2017/2019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展出現場(2017)

嵌板,鏡框,鏡子,凳子,簾子和燈

尺寸可變

拍攝:Hasegawa Kenta

圖片版權:森美術館

美髮沙龍

走進一家理髮店,店裡的鏡子和椅子被擦得錚亮。有的鏡子能映照出自己,但奇怪的是,另外一些鏡子並不如此。還有更令人困惑的是,房間的其它鏡子裡竟然還出現了陌生人的臉。

原來是雷安在這件作品空間旁邊搭建了另一個具有完美對稱性的場景,這個一模一樣的房間緊挨著“原版”房間,聯結它們的是敞開的窗戶而非鏡子。有點小魔幻,在這些對日常生活的隔斷中,其實貫穿著與外部連線的機會:從個人世界的自我沉醉中轉移出去,進入到集體體驗當中。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美髮沙龍》(2017/2019)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展出現場(2017)

木,鏡子,椅子,美髮工具,鋁製條,燈

尺寸不一

圖片拍攝:HasegawaKenta

圖片提供:森美術館

樓梯

《樓梯》是雷安具有標誌性的一件作品:一個看似熟悉的空間變成了一個具有截然不同的規則和特點的領域。在剝離其功能之後,這個建築從它最初的使用中被解放出來,成為了一件自發的藝術品。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樓梯》(2005)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綜合材料

尺寸不一

這件作品由一個與實物等比例的螺旋形樓梯構成,整個結構被旋轉了90度,看起來如同樓梯側躺著。觀眾垂直站立就能直視這件裝置,並向“下”一直凝視到樓梯井,體驗感一種不和諧的衝突之感。

最炫酷的打卡方式,可以嘗試趴在樓梯扶手上,雙腳往上擺動,雙手緊緊抓住樓梯扶手,露出驚恐表情,想象自己快要掉進無底黑洞裡,此時一張不同以往的樓梯空間照誕生了~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更多優秀作品提前劇透一波~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交通阻塞(重要次序)》(2018)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沙,車形模具,膠合板

尺寸不一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日間的白亮航班,夜晚的暗黑航班》(2015)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玻璃鋼樹脂,金屬結構,影像,顯示屏

235 x 109 x 14 cm

2分32秒迴圈播放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房間(監視II)》(2006/2017)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影像裝置,純平監視器

2。91 x 3 x 0。40 m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窗與梯——依靠歷史》(2009/2017)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鋼,樹脂玻璃,木

590×200×120m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雷安德羅·埃利希,《人行道》(2007/2019)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現場(2019)

金屬框架,樹脂及玻璃鋼,鏡子,水系統,投影儀和播放器

3。5 x 11。7 x 3。4 cm

展覽資訊

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

展覽時間:2019年7月11日~8月25日(展期內週一不閉館)

開放時間:9:30~17:30

夜場時間:18:30~21:00(週一不開放)夜場最晚入場時間:20:30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一層至四層展廳

票價:優惠票:60元(使用人群見內文“優惠票使用規則”,夜場不可用)

成人平日票:108元(週一至週五可用,週末及夜場不可用)

成人通票:128元(展期通用,夜場不可用)

雙人票:168元(夜場不可用)

三人票:238元(夜場不可用)

夜場票:88元(7月11—8月25日期間除週一外,18:30-21:00使用,20:30停止入場)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這個週末,

快去央美打卡呀~

好玩到爆炸~

立即購票去現場: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文字:部分來自作品介紹,部分賴瑛撰寫

圖片來源:中央美術學院、森美術館、

諾格拉斯布蘭查德畫廊、金澤21世紀美術館

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雷安德羅·埃利希工作室

收穫更多精彩展訊

收看藝術圈內獨家直播

點選下載在藝App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新增

在藝看展助手-小藝

微信

回覆

“城市名稱”

加入在藝同城看展群

福利多多~

掉進泳池裡,怎麼能保持不溼身?

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藝ZAIART”

(微訊號:zai-art-app),獲取更多看展諮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