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釀成漢武帝殺妻滅子悲劇的“巫蠱之術”是什麼,威力竟然這麼大!

簡介主要包括詛咒、毒蠱、射偶人這幾種形式

蠶蠱是什麼意思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肯定都知道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晚年有一個汙點——“巫蠱之禍”。

這場由小木偶引發的封建迷信活動,前後牽連了數十萬人,死的也有好幾萬,就連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都摺進去了,漢朝政局出現極大的動盪,直接導致了幼主繼位、霍光專權的局面。

那麼,“巫蠱之術”到底是什麼呢?

釀成漢武帝殺妻滅子悲劇的“巫蠱之術”是什麼,威力竟然這麼大!

事實上,巫術和蠱術本來是兩種事物。

巫術最初來自於舜帝部落。據說舜帝曾派一個兒子到某部落做酋長,幫助那個部落的人煮滷土為鹽,讓食物變得更為美味。人們覺得變土為鹽的過程實在太神奇了,賦予其玄幻色彩,稱之為“巫術”。

後來巫術慢慢演變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主要內容是“降神儀式”和“咒語”,通常帶來災禍和厄運。個人或家族身上所發生的很多災難,都可以解釋為中了巫術。

小時候曾在鄉間見過跳大神,一名中年婦女閉著眼睛,口中唸唸有詞,扭著奇怪的舞步跳來跳去。這就是最普通的“巫術”,現在基本看不到了。

實施巫術的很多道具看得見、摸得著,但巫術究竟是什麼回事,恐怕就連巫師自己都說不清。念幾句咒語就能讓人倒黴,原理何在?完全說不通,只能歸結於神話幻想,封建迷信。

釀成漢武帝殺妻滅子悲劇的“巫蠱之術”是什麼,威力竟然這麼大!

與巫術相比,蠱術就具體多了。或者說,巫是精神方面的,蠱是物理方面的。

舉個例子,將蜘蛛、蠍子、蟾蜍、毒蛇、蜈蚣等毒蟲放在一個容器中,密封起來讓它們自相殘殺,殺到最後剩下的那隻就是最毒的,再以特殊手法飼養,比如持續喂毒物,得到的就是劇毒無比的蠱。

很多小說或影視劇裡,都會提到西南少數民族善於養蠱,往往還有位多情的蠱女,將自己從小養到大的“同心蠱”餵給情郞吃下去,兩人就能白頭偕老,一心一意。也有可能發生悲劇,情郞的蠱毒被高人所解,蠱女遭到反噬,香消玉殞。

這種情節自然是誇張了的,蠱沒那麼神奇。若以科學的角度去理解,蠱就是一種人工培養出來的毒物而已。

清朝文人張泓曾在《滇南新語》中記錄過一種“金蠶蠱”,說蜀中人家多養蠱,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金蠶蠱,此蠱很厲害,能“戕人之生,攝其魂而役以盜財帛,富而遣之,謂之嫁金蠶。”

意思是透過金蠶蠱去盜取財物。估計這張泓也是道聽途說,沒有科學依據,用蠱去下毒害人勉強能解釋,用蠱偷東西可就太玄了。不過,這些神秘兮兮的原始材料,倒是給《盜墓筆記》、《鬼吹燈》之類的小說提供了素材。

釀成漢武帝殺妻滅子悲劇的“巫蠱之術”是什麼,威力竟然這麼大!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些頭腦靈活的人將巫、蠱混為一談,合在一起用。主要包括詛咒、毒蠱、射偶人這幾種形式。

“詛咒”不用多說,大家都理解。“毒蠱”也簡單,就是指培養出蠱蟲,放出去咬人。

“射偶人”複雜一點,是指照著目標人物的模樣,雕刻出一個小木偶,上面塗上鮮血或繫上頭髮,再刻上目標的生辰八字,將之埋在特定的地方,這人過不久就要身體衰弱倒大黴。整個過程中,還必須配有相應的詛咒。

發生在漢武帝身上的巫蠱之禍,採用的就是射偶人。漢武帝疑神疑鬼,再加上自我心理暗示,夢到幾千個小木人追著他打,由此深信有人用巫蠱之術謀害他,才有了後面的那一系列事情。此後,“巫蠱”二字在漢朝幾乎成了禁語,沒人敢提。

不過事發之前,漢朝的法律已經明確禁止巫蠱之術,如果某人飼養的蠱蟲已經成形,並致人死亡,那此人將被處以極刑,家人流放三千里。

此後,不只是漢朝,歷朝歷代都對巫蠱極為忌諱。唐朝也有相關的規定,飼養蠱未成形者流放,成形者殺頭。

為何如此嚴厲?因為以古代的醫療水平,很難治癒被蠱毒害或咬傷的人。一堆毒蟲中殺出來的“強者”,其毒性放在現代都有點難以對付,何況是古代?統治者當然不希望有人藉此生亂。

釀成漢武帝殺妻滅子悲劇的“巫蠱之術”是什麼,威力竟然這麼大!

可能有人想問,毒蠱害人是實實際際的,論罪也正常。但“射偶人”純屬虛構,被發現後統治者應該會高抬貴手吧?恰恰相反,懲罰得會更嚴重,幾乎是一人沾上滅一人,一族沾上滅一族。

為什麼?因為對於統治者來說,毒蠱還基本能理解,射偶人卻無法理解、不在掌控,甚至有可能損害到皇權,怎麼可能容忍!

《紅樓林》中有一回是趙姨娘賣通馬道姑施展射偶人,差點害死了賈寶玉和王熙鳳。真實生活中,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用一個小木偶就能害死人,那大家也不用打仗了,都回家做木偶不是更快?

但重點是,搞巫蠱之人對目標發自內心的詛咒卻是真真切切的,再怎麼著也有心理傷害,所以不管巫蠱之術是真是假,各代統治者都相信存在這麼一種足以動搖江山的神奇力量,於是明令禁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