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劍膽琴心散文:三三洞遊記

簡介山洞約有十多米深,寬約五米,洞口高兩米左右,洞頂卻窄小的要命,人只能爬著去摸“石佛”

劍什麼琴心

文/劍膽琴心

三三洞位於岷縣西寨鄉劉家堡村北邊山上。那裡綠樹成蔭,古松參天,戲籠一座,廟宇數間,山門雄偉,溪水潺潺,風景甚是優美。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氣候轉暖,百草吐芽,群山開始披上綠裝。這個時候,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打扮一新,結幫成隊湧向“三三洞”。看戲、聽“花兒”、摸“石佛”玩得樂不思歸。

去那裡的老人皆為拜佛求平安的;而年輕人多為談情說愛而去的;中年男士則為會四路朋友,把酒豪飲、暢談人生而去的;還有小孩纏著大人去那裡為買玩具,吃釀皮、啃黃梨兒而去的。凡有所好,皆為年齡性格所致。我們去那裡的目的卻是為了摸“石佛”、踏青觀景,遊山玩水舒展一下心情而已。

開車到了那裡,已是人山人海。通往三三洞的小道兩旁擺滿了花花綠綠的帳篷和太陽傘。我們混入人群,在兩旁商販的叫賣聲中,“閱兵”似的大踏步向山腳那邊走去。只見那裡屹立著一座山門,雕樑畫棟,雄偉無比。賣蠟的商販手拿蠟燭,在遊人眼前晃動著叫賣不停。我們熬不過他們的糾纏,順便每人買了一對用黃紙包裹著的大紅蠟,拿著輕步緩緩向山上爬去。

春的氣息令人心曠神怡!藍天白雲,空氣新鮮,還有漫山遍野的灌木林綠蔥蔥一大片。從石徹的臺階上去,人群川流不息。上去的隊伍靠右邊而上,下來的靠左邊而下,交插流動著,互不干擾。從山上下來的人們談笑風生,有凱旋而歸的神氣。而剛上去的人卻累得氣喘呼呼,揮汗如雨,連個說話都賴得張口。就那樣一聲不響地往前爬行著。但也有小青年男女,身輕如燕,在臺階上“噔噔噔”的一陣小跑,打情罵俏的開著玩笑,絲毫沒有一點疲勞的樣子。我們一路上去,歇歇停停,累了喝口飲料,停下腳步,回頭看看山下螞蟻般蠕動的人群。

遠望一會兒大美西川的廣袤,還有那銀白色逶迤東去的洮河遠景。等臉上汗幹之後,繼續再向山頭爬去。快到“三三洞”小山門跟前時,見這裡古松參天,抬頭望不見樹尖。樹下十分乾淨,不見有雜草縱生。這古松據說已有五百多年曆史了,估計兩個人合圍也抱它不得。樹根都長出地面,象一條條臥趴著的“古龍”,千恣百態。這也正好當作歇緩的“板凳”坐坐。於是我們四人紛紛上前搶佔著各自的座位。歇息片刻,剛起身便被幾位衣著時髦的美女給搶佔了去。她們一個箭步登上樹根背部站著,一手扶著大樹,擺著各種倩麗的恣勢,讓同伴拍照留影。得意忘形的樣子,似乎在宣耀她們比那影片中的“明星“還酷。我們瞟了她們一眼繼續向前爬去。跨入山門,見“三三洞”院內已是人山人海,一大堆紅蠟正燃起熊熊烈火,火焰沖天。鞭炮聲震耳欲聾,整個院內被一層厚厚的鞭炮紅紙梢覆蓋,部分紙片兒隨著上升的熱氣,蝴蝶般在空中盤旋飛舞著。

院子北邊戲籠上秦腔摺子戲,在宣天鑼鼓聲中正唱得火熱。西邊正對面有幾座廟宇,建在山洞門口,將整個山洞庶擔在其身後什麼也看不見。我們朝左邊廟門走去,見幾位五六十歲的“神婆子”正在瘋瘋癲癲地跳著“神舞”,口裡唱著“神曲”,自個兒給自個兒伴奏著累得滿頭大汗,卻心滿意足地陶醉在自導自演的祀神狂舞中。看那樣子跟影視中的“薩曼教”跳神儀式有點相似。我們幾個面面相覷,用無聲的眼神嘲笑她們的可笑。隨之也便進入一座廟門口,欲將手中的大蜡敬獻給佛堂。裡面的老人示意我們將蠟仍進院中的火堆中去。是啊!這麼多人,這麼多蠟,要是全擺放在廟中,那還不把廟宇給蹭塌。於是回去順手扔了之後,也順便打聽到山門對面正中央的那座廟宇,左邊側門進去便是“石佛”所在地。我們開啟手機手電照著探頭走了進去。

山洞約有十多米深,寬約五米,洞口高兩米左右,洞頂卻窄小的要命,人只能爬著去摸“石佛”。二三十個男男女女正喊叫著,魔鬼般的在那裡晃動著在斜坡上爬行。一會兒被擠著滑下來幾個婦女,她們不但不生氣,反而笑著又向上相互推搡著爬了上去。我們上前也加入他(她)們的爬行隊伍。男女混雜,黑燈瞎火的也顧不上什麼,就那樣相互推推桑桑的向上爬行者。腳下太滑,頭頂滿是被油蠟香菸燻黑的石崖。想必手和頭部肯定是被染得灰不溜球了!既然來了,也顧不得這些。為了摸到“石佛”仍然艱難地向上擁擠著爬行。但爬了一陣,由於人們都爭先恐後,互不相讓,所以始終未能見著石佛的真面目。

我在爬行中無意窺見幾個傲氣十足的青年不雅的動作,被他們發覺後故意亂叫幾聲,用力將我們擠下坡來。我終於明白了,這些人中間也有不少“流氓蛋”。他們並不是像我們這樣為摸“石佛”而來的。想著想著一氣之下甩身出了洞門。同伴三人不解我意,緊跟出來問這是何意?我將爬坡時窺見的不雅一幕告訴他們,他們聽後哈哈一笑說,這地方以後不能再去了。咱們都是正人君子嘛,棄能與他們同流合汙呢?說罷又是一陣大笑!隨之有同伴買來礦泉水,大家相互澆著洗完了黑黑的手指,之後便平行向山崗的另一頭走去。

那裡地處山頭,微風拂面,好不涼快!剛才的悶氣被吹得一乾二淨,頓覺渾身一陣輕鬆,一陣愜意。前面平坦地帶有一小廟,跟前一群老頭和老太婆站著圍成了個圈,裡面傳出唱“花兒”的一對男女聲來。唱到盡興時,周圍人群一陣喝彩!我們對看戲、聽“花兒”一點也不感興趣,這也許是年齡的關係吧?山崗周圍全都是坐在地上,屁股下面墊塊廣告宣傳紙張休息的男女老少。我們四人也找了幾片別人坐過的紙張墊起來坐下休息。同伴小蔣他們扭著頭和人在說話,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松樹旁照相的那幾位美女也在這兒休息。也許是小蔣他們在其照相時,羨慕的目光給她們留下了好感?也許是二次偶遇覺得也是緣分吧?他(她)們聊得很隨和、很開心!

我卻在一旁想著自己的心思:這“三三洞”會又會就是《岷州志》中的描述的“崆峒山”呢?聽說這“三三洞”自古以來,都住過許多道人。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一年輕道士將本村幾名經常上山挖樹葉(岷縣人用來燒炕)的婦女拐騙私奔後,留下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從此以後,該村便拒絕一切外來道人在此山洞修行。

一切佛事交由當地老人及“會張”輪流主持了事。有人說大溝寨“五臺山”就是“崆峒山”的說法不對。因為《岷州志》對五臺山的描述甚詳:“五臺山:在城西二十里,洮河南岸,萬松林立,望之蔚然,從下而上,有五臺,巔峰有觀音,池深不可測,禱雨輒應,山下有小溪流入洮河”。但又說:“崆峒山:隋志雲在岷當夷縣西,今亦不知為何山也?”。一部縣誌不可能出現對一座山有兩種說法這種錯誤。平涼的“崆峒山”上多有容洞,因此“崆峒”二字應為“空洞”演化而來。而“三三洞”也有容洞,並且道教曾一度盛行。而五臺山我去過幾次,跟本就沒有見到一點溶洞的痕跡。岷縣大西川除“五臺山”和“三三洞”外,再沒有名山可有。由此應該斷定劉家堡的“三三洞“應為《岷州志》中“隋志雲在岷當夷縣西”所述的“崆峒山“……。

正這樣想著,小蔣他們卻突然起身提議說,肚子餓了,他請客,都到山下農家樂吃飯喝酒唱歌去!大家欣然同意!於是在那幾位美女的倍伴下,小蔣他們說說笑笑在前面走著,我在其後,大家輕鬆地邁著步伐向山下走去。

劍膽琴心散文:三三洞遊記

劍膽琴心,甘肅岷縣人,農民,散文業餘愛好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