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歷經900餘年不衰的弘農楊氏,西漢丞相楊敞到南宋楊家將

簡介”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

楊家將是弘農楊氏嗎

“天知,神知,我知, 你知

!”,這則關於關西夫子楊震的故事真是耳熟能詳。楊震,出自中國古代一個傳奇的大家族——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是楊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漢丞相楊敞。楊敞玄孫楊震東漢光武帝時官居太尉,人送稱號“關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來源於這位“清白吏”。其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皆能繼承震公遺風,且均官至太尉,是為東漢“四世三公”。另楊震第五子楊奉的後代,也是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是一時顯赫。

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統一的朝代,隋朝的建立,使得這個家族更是成為天下望族之首。除隋朝皇室外,越國公楊素,其子楊玄感等,也是這一個家族的著名人物。

即使隋朝滅亡後,唐朝的“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政治集團中的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楊妃、武則天之母楊氏、唐玄宗楊皇后、楊貴妃,及眾多的楊氏駙馬等,處處昭顯著這個關西第一望族的無限輝煌。而宋代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弘農楊氏文武雙全,不但武的厲害,文的也湧現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楊炯、楊凝式、楊時、楊萬里。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楊家人的那些故事吧!

歷經900餘年不衰的弘農楊氏,西漢丞相楊敞到南宋楊家將

第一世祖,司馬遷的女婿:楊敞

楊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兒,頗有膽識。她見丈夫猶豫不決的樣子,暗暗著急,趁田延年更衣走開時,上前勸丈夫說:“國家大事,豈能猶豫不決。

大將軍已有成議,你也應當速戰速決,否則必然太難臨頭。“楊敞在房裡來回散步,卻拿不定注意。正巧此時田延年回來,司馬伕人迴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與田延年相見,告知田延年,她丈夫願意聽從大將軍的吩咐。田延年聽了後高興地告辭走了。

田延年回報霍光,霍光十分滿意,馬上安排楊敞領眾臣上表,奏請皇太后。

第二天,楊敞與群臣謁見皇太后,陳述昌邑王不堪繼承皇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詔廢去劉賀,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君,史稱漢宣帝。

歷經900餘年不衰的弘農楊氏,西漢丞相楊敞到南宋楊家將

第五世,關西夫子:楊震

楊震少年時即好學,跟隨太常桓鬱學習《歐陽尚書》,通曉經術,博覽群書,專心探究。當時的儒生稱讚他說:“關西孔子楊伯起。”楊震居住湖城,幾十年都不應州郡的禮聘。很多人認為他年紀大了,應該出去做官了,楊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堅決。後來有冠雀銜了三條鱣魚,飛棲在講堂前面,主講之人拿著魚說:“蛇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徵。三是表示三臺的意思,先生從此要高升了。

楊震直到五十歲時才在州郡任職。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是位賢人,於是舉其為茂才,四次升遷後為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當他前往郡里路過昌邑時,從前他推舉的荊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縣長,去看望楊震,晚上又送給楊震金十斤。楊震說:“老朋友知道你,你為什麼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慚愧地離開。

歷經900餘年不衰的弘農楊氏,西漢丞相楊敞到南宋楊家將

楊震次子,東漢中期名臣:楊秉

楊秉以清白廉潔著稱,有其父楊震遺風。他博通經傳,立朝三十年,朝廷處理問題每次有所得失,楊秉總是盡忠規勸進諫,他的建議大多也都被採納。楊秉生性不喜飲酒,又早年喪妻,便不再娶。他曾從容的評價自己說:“我不受三種東西的迷惑:‘酒、女色、財貨。’”這個故事叫做“秉去三惑”,為後人所傳頌。

初唐四傑之一: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

這是楊炯的《從軍行》,大概寫於670年夏初,楊炯年及弱冠依然待制弘文館,而整個國家的情況是怎樣的呢?此時,吐蕃突然發兵西域,連陷唐王朝一十八州,給自以為四海昇平的唐王朝以極大震撼。“烽火照西京”就指的是這次邊關陷落的訊息傳至國都長安。“心中自不平”,既是楊炯的不平,也是朝野的不平。楊炯年輕氣盛,恰逢國家用人之際,久困弘文館的他渴望建功立業。年逾半百的駱賓王就是在這年高唱著“不求生入塞,但求死報君”的壯歌,離京奔赴邊庭的。而楊炯呢?“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只是詩人征戰沙場、殺敵立功的想象罷了。“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抒發的不是詩人的豪情壯志,而是心中的無奈——寧為百夫長,但自己終究還只是一書生!

歷經900餘年不衰的弘農楊氏,西漢丞相楊敞到南宋楊家將

題壁務盡的楊瘋子:楊凝式

楊凝式,唐宋著名書法家。他喜歡遨遊佛寺,又特別喜歡書壁,據說他居洛陽的十年間,二百餘所寺院的牆壁,幾乎都讓他題寫遍了。而各寺僧人,也以能夠得到他的題壁墨書為榮耀。為此,寺僧們見有可題寫的牆壁,就先將其粉飾一遍,專等他到來。楊凝式或乘興游到此處,見牆壁光潔可愛,即“箕踞顧視”,興發若狂,乃信筆揮灑,且吟且書,直到粉壁書盡才肯作罷。(故事出處:宋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

歷經900餘年不衰的弘農楊氏,西漢丞相楊敞到南宋楊家將

程門立雪的學問家:楊時

楊時小的時候就很聰穎顯得與眾不同,善寫文章。年紀稍大一點既潛心學習經史,宋熙寧九年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

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吾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

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臥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

程顥死以後,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已四十歲了。

一天拜見程頤,程頤正閉著眼睛坐著,楊時與同學遊酢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程頤已經察覺的時候,那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

歷經900餘年不衰的弘農楊氏,西漢丞相楊敞到南宋楊家將

弘農楊氏人才輩出,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追憶前人德行的過程,也是在傳承優秀文化與思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