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簡介毛竹竹鞭上的壯芽,在秋季分化成筍芽,到冬季有些生長快的已相當肥大,挖取食用就是冬筍,第二年春季露出地面的是春筍,切取鞭梢食用就是鞭筍

黃甜竹竹鞭如何生長

竹筍滋味鮮美,營養豐富,且具保健作用,暢銷國內外市場。而且竹筍多在淡季上市,對調劑蔬菜餘缺有重要作用。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一、竹的種類

中國竹的種類很多,且都能產筍,但可作為蔬菜食用的竹筍,必須組織柔嫩,無苦味和其他惡味,或雖稍帶苦味,經加工後除去,仍滋味鮮美。分佈在長江中下游的筍用竹主要有毛竹、早竹、哺雞竹等;分佈在珠江流域、福建、臺灣等地的筍用竹主要是麻竹和綠竹;優良的筍用竹是廣東的魚肚楠竹和東南沿海各省的慧竹。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按竹筍在地上面的分佈狀況和地下莖的生長習性,可把竹分為散生型、叢生型、混生型三類。毛竹、早竹和哺雞竹屬於散生型。這類竹的竹竿疏散分佈,其地下莖是細長的竹鞭,在土中可作長距離水平蔓延,竹鞭上的一部分側芽可發育成筍,最後長成竹竿,另一部分側芽可發育成新鞭。叢生型有綠竹、麻竹和魚肚楠竹。這類竹地下莖節密、粗、短,不能在土下蔓延,其頂芽出土為筍,長成竹竿。新竹竿基部的大芽抽生粗短的地下莖,同樣以頂芽出土成筍長成竹竿,依次生長便形成密集的竹叢。慧竹屬於混生型,其地下莖有短縮粗大和細長竹鞭兩種,竹竿分佈既有叢生密集的,又有疏散性的。

二、生長特性

竹的地上部有竿、枝、葉、花、果,地下部有地下莖和根。竹竿由竿莖、竿基、竿柄三部分組成。竹枝是由竹竿節上的芽萌發長成。有些竹的竹枝易髮根,可供扦插繁殖用。葉的大小、形狀、色澤依竹種而異,也受環境條件的影響。竹葉生長的好壞,直接影響發鞭和出筍的優良。竹是多年生-次開花植物,開花結實是植株成熟和衰老的標誌,一旦開花,植株將會死亡。竹有鬚根,入土淺,是竹不耐旱的原因之——。竹竿基部和竹鞭上有大量鬚根。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竹鞭是竹細長的地下莖,散生型的竹種有竹鞭。竹鞭每節上有側芽,一部分發育成筍或竹竿,另一部分抽生新鞭。竹鞭粗壯則發生的側芽也粗壯,故產筍多而肥大,發鞭也旺盛。竹鞭發育好壞,與地上枝葉盛衰土壤營養及其通氣性有密切關係。竹鞭的先端部分稱為鞭梢,切取鞭筍食用稱為鞭筍。新生的竹鞭淡黃色,側芽未充實,不能發筍。壯年鞭鮮黃色,含養分多,側芽充實,發筍力最強。老年鞭褐色到黑褐色,其上側芽已衰老,不能產筍。毛竹新鞭形成後第3年產筍,第4~6年是產筍盛期,以後產筍逐漸減少,十餘年後死亡。早竹、哺雞竹的產筍盛期是第2~4年,約經6~8年後死亡。叢生型竹種的竹筍由著生在母竹竿基部的大芽發育而成,發筍和成竹所需養分直接由其所連母竹供應。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綜上所述,散生型竹種地上部與地下部關係是:鞭生筍,筍成竹,竹養鞭;叢生型竹種則是:芽生筍,筍成竹,竹養芽。為了多產筍必須使枝葉旺盛和鞭芽粗壯。竹筍是竹子肥大的芽,相當於竹子的幼苗。出土前生長慢,出土後迅速長成竹竿。竹筍被筍籜(筍殼)包裹著,內部有柔嫩的筍肉、相當於竹筍的竿壁。從竹筍的縱切面可見它中部有緊密重疊的許多橫隔,相當於竹的節隔。筍肉,橫隔和筍籜的柔嫩部分都滋味鮮美可供食用。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毛竹竹鞭上的壯芽,在秋季分化成筍芽,到冬季有些生長快的已相當肥大,挖取食用就是冬筍,第二年春季露出地面的是春筍,切取鞭梢食用就是鞭筍。早竹、哺雞竹等在秋末冬初形成筍芽。早竹春筍上市在毛竹前,其春筍和鞭筍比毛竹的品質好。但由於筍芽形成遲、筍體小,不採收冬筍。麻竹、綠竹等在夏秋出筍。對竹生長髮育影響最大的是溫度和溼度,其次是土壤,竹要求溫暖溼潤的環境。毛竹在年平均溫度14~20C的地區都可種植;但以16~17C最適宜(夏季平均溫度30‘C以下,冬季平均溫度4C左右)。旬平均溫度10C左右時春筍出土。麻竹、綠竹要求年平均溫度18~20“C,其中元月平均溫度6~8C。

竹枝葉茂密而根系不深,抗旱力弱,要求溼潤的環境,這是降雨量較多的南方比北方竹林多的-一個原因。土壤溼度對竹鞭生長髮育影響很大,夏秋雨量分佈均勻,則發鞭粗壯,第二年產筍多,農諺“竹怕秋冬旱,出筍小一半”是很有道理的。乾旱抑制竹的營養生長而促進生殖生長,但過溼不利於竹地下莖和根系的呼吸,積水的地方會引起地下部腐爛。宜選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溼潤、排水和透氣良好的土壤栽培。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三、栽培技術

(一)繁殖

竹的繁殖方式很多,有母竹移植、竹蔸移植、移鞭、竹竿壓條竹竿扦插、竹枝竿播和播種育苗等。

1。母竹移植是生產 上廣泛應用的繁殖方法。其優點是易成活,以後新竹發展快,成林早。但不能滿足大面積造林需要,搬運也不方便:母竹移植時,散生型竹種宜選用上年產生的幼齡竹做種竹,以新竹發生的第二年冬季作為種竹移植最好。選擇竹種時,應選用生長健壯,分枝較低,竹竿整直和無病蟲害的。挖掘時選連結的是壯年鞭的種竹。比如毛竹種竹應選胸徑3~6釐米左右,並留“來鞭”30~50釐米、“去鞭”60~100釐米切斷。種竹挖起後留枝葉4~6盤,用利刀在竹節上方5~7釐米處切斷。叢生竹選生長健壯,枝葉茂盛,無病蟲,竿基筍芽肥大充實,鬚根發達的1~2年幼齡竹做種竹。若種竹需遠距離運輸,應進行包紮。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2。移蔸和移鞭這兩種方法搬運方便,但成林遲。移蔸選用1~2年生的健壯種竹,在離地15~30釐米處截斷竹竿,然後按整株移栽——樣 留鞭挖起,包紮和運輸。移鞭應選用側芽飽滿,鞭根發達的竹鞭,如毛竹用2~5年的鞭。,

3。壓條和扦插麻竹、綠竹等叢生竹的竹竿和枝條上有隱芽,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能發筍、生根、長成竹苗。故可採用竹竿壓條和竹竿、竹枝扦插繁殖。

4。播種育苗此法 可在短期內繁育大量竹苗,供大面積造林用。竹苗體積小,運輸和栽植方便,可大大降低造林成本,提高工效。

(二)竹林建立

1。選地、整地毛竹等散生竹宜在坡度不大的丘陵山坡開闢竹林,而叢生竹最適在溪流沿岸造林。以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弱酸性的壤土最適宜。在冬季整地,清除雜草和灌木。

2。定植我省11月至次年2月為定植適期。毛竹以年前栽為好,而麻竹、綠竹以早春兩季栽為好。用整株定植的毛竹每畝栽20~25株,移竹蔸、竹鞭的40~55株。早竹等中小型竹,移竹每畝50~75株,移鞭60~90株。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三)竹林管理

1。施肥

新栽的竹林於春夏間用稀人糞尿或尿素分數次澆在竹蔸附近,促進根系發展和發筍發展。秋季結合除草鬆土,撒施欄糞或堆肥翻入土中。成林後每年春筍採完後立即用人糞尿或豬糞尿每畝約1000公斤,施人挖筍留下的穴內,並在其它部開穴施肥,使全林肥料分佈均勻。秋季用人糞或堆肥每畝1 000~1 500公斤均勻撒施,翻入土中,促進筍芽的發展。冬季每畝施欄糞或堆肥1000~1500公斤,或塘泥5000~10000公斤,不僅供給養分,還對竹子的地下部有保曖作用。

2。除草和鬆土新竹林每 年除草鬆土兩次,第一次在新竹枝葉展開後,梅雨來臨前進行。第二次在8月進行。成林後每年除草——次,宜在 7~8月間進行。

3。灌溉和排水梅雨期間和夏秋暴雨時,要做好排水工作。遇到秋旱要及時灌水。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4。埋鞭和培土毛竹見有露出土面的竹鞭,在它下面挖溝埋下。早竹等多采用覆土埋鞭。埋鞭宜早,以防各節髮根,處理費工。因新鞭多分佈在老鞭上面的土層中,使竹鞭所在的土層逐年變淺。為使竹鞭吸收養分更充分,多在鬆土時掘去衰老鞭和淺鞭,誘導新鞭向深層發展,並培土加厚土層。

5。鉤梢新竹生長當年 10~11月間,截去竹筍的先端,稱為鉤梢,鉤梢後留梢10~15盤(毛竹)。鉤梢不僅可減少風雪危害,而可以抑制竹竿頂端優勢,促進發鞭和發筍。’

6。母竹的選留和更新新造竹林出筍後,儘量保留健壯的,讓它長大成竹,毛竹每畝留母竹60~70株。母竹數滿後,每年只留養健壯的新竹15~20株左右,同時當年冬天砍去同數的老竹。早竹每畝留母竹400~500株,成林後每年留養新竹100~120株,砍去同數老竹。麻竹等叢生竹每叢留母株7~8株,每年選留3~4株新竹,砍去同數的老竹。

竹筍種植栽培技術要點,你瞭解多少,不妨看看

7。採收散生竹可 在春季產春筍,夏季產鞭筍,毛竹還能在冬季產冬筍。叢生竹產筍盛期在夏季,統稱夏季竹筍。竹筍的筍頭剛露出土面為採收適期,過遲採收,纖維多、具苦味。採收時扒開筍周圍土壤,露出竹鞭,根據竹鞭所處的位置用刀切斷筍的基部,可整株挖出,不傷竹鞭,挖後坑用土填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