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印度登月器十分失敗:一共五臺發動機 第一臺點火後就翻了跟頭

簡介事實上,即便沒有可調推力發動機,登月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上世紀60年代初的美國在可調推力發動機尚未成熟的前提下,同樣利用“撞擊式著陸”把多臺登月艙送上了月球:其原理也很簡單,只要確保被打包成耐衝擊狀態的登月艙在落地之前速度降為零,隨後在重

月球探測車翻了怎麼辦

利刃/TONE

從印度登月艙失去訊號,繼而失控砸在月球表面“失蹤”之後,負責印度登月計劃實施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也好,印度政府也罷,始終都咬定印度本次登月計劃沒有失敗,印度現任總理更是丟擲了“月船二號已獲得95%成功”這種驚世定論。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和過程細節得以披露,不僅“月船二號”暴露出的設計和製造環節漏洞令世人始料未及,印度登月計劃的混亂,甚至是任性也同時暴露無遺,說是“如同兒戲”也絲毫不過分。

印度登月器十分失敗:一共五臺發動機 第一臺點火後就翻了跟頭

圖為“月船二號”之後的“月船三號”月球探測器著陸艙想象圖。

簡單來說,從美國“勘測者”到載人登月的“阿波羅”,再到中國發射的“嫦娥”系列,所有的登月探測器都要面對一個同樣的難題:如何減速?

和地球一樣,月球也有自身的“第一宇宙速度”,小於這個速度月球探測器將不能在月球軌道上穩定執行。但反過來說,在登月之前,所有登月艙都必須降低下落速度,否則就難免在月球表面摔成碎片。

印度登月器十分失敗:一共五臺發動機 第一臺點火後就翻了跟頭

圖為嫦娥三號的工作過程,紅框內即為減速的“動力下降段”。

當然,對於美國、俄羅斯、中國之類早已攻克載人航天與返回式飛船難關的航天大國來說,要在10分鐘左右把每秒1。8千米左右的速度,以及30千米的高度同時降到零,那也不是什麼難事:目前美俄中均有成熟可用的“可調推力發動機”,能精準且輕柔地持續調整登月艙的速度和角度,最終實現平穩著陸。

但技術積澱基本為零的印度並沒有掌握這類技術,印度人唯有另尋辦法。

印度登月器十分失敗:一共五臺發動機 第一臺點火後就翻了跟頭

圖為落點接近“阿波羅12號”的美國“勘測者三號”無人登月艙。

事實上,即便沒有可調推力發動機,登月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上世紀60年代初的美國在可調推力發動機尚未成熟的前提下,同樣利用“撞擊式著陸”把多臺登月艙送上了月球:其原理也很簡單,只要確保被打包成耐衝擊狀態的登月艙在落地之前速度降為零,隨後在重力僅為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上進行“自由落體式撞擊”即可完成登陸。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印度人並沒有利用起成熟的,可借鑑的例子,而是自顧自地耍弄小聰明……

印度登月器十分失敗:一共五臺發動機 第一臺點火後就翻了跟頭

圖為“月船二號”底部細節圖,可見五臺安排不對稱的減速發動機。

從目前公佈的細節來看,最終的“月船二號”登月艙可以說是天真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印度人在其底部安排了5臺推力固定的減速發動機,希冀用“一臺接一臺”啟動它們的方式,來最終把“月船二號”平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

但即便小聰明騙得過自己,也根本騙不過事實。在15分鐘的減速著陸過程一開始,“月船二號”啟動第一臺減速發動機後即告失控,而印度人根本沒有任何方式能夠把“月船二號”從翻跟頭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印度登月器十分失敗:一共五臺發動機 第一臺點火後就翻了跟頭

圖為“月船二號”登月想象圖,這一切已變為泡影。

換句話說,從技術和設計製造的層面來說,當印度人不相信客觀規律,而是自顧自地選擇耍小聰明之後,“月船二號”從一開始就註定只能走向失敗。

但比起單純的失敗更為悲慘的是,印度人似乎不願意承認失敗和錯誤:“月船二號”之後,印度空間研究發展組織似乎已經著手準備在一年之後再啟動“月船三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工作,試圖在不改變設計的前提下把這條“死衚衕”打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