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簡介”在王蘧常著《沈寐叟年譜》中也有記錄:“康有為甚憚先生,一日說大話,沈曾植說:‘再讀十年書,來與吾談書法可耳

博古通今指的什麼人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沈曾植(1850—1922)

說起上世紀20年代,除了時值開天闢地的社會、文化大變革之外,用心於舊時人物的人還會有另一種發現,即:這是文化名人離世的一個高峰期。即便是日寇入侵時期精神壓抑到近乎絕望、物質匱乏到粥食難繼的三四十年代,死掉的文化大家也沒有20年代多。當然,其主要原因在於近世文化大家多蘊成於晚清,到民國初期多數年至花甲古稀,而民國驟興不同於以往改朝換代那樣有例可循,而堪稱天翻地覆,眾老心中震撼可謂前無古人,這對老年人的健康與壽命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具體原因容或不同,單是1927年去世的一流人物,就有沈曾植、王國維、吳昌碩、康有為等數人。

沈曾植,清末民初著名的學者、書法家。字子培,號乙庵、巽齋等,晚號寐叟,一生別署字號與室名有150個左右。浙江嘉興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總理衙門章京、南昌知府、安徽布政司等職,曾主講兩湖書院。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近世論學,往往以“專家之學”、“通人之學”來作分野。我的朋友張健旺博士曾借諸前賢之語以喻專家之學:所謂專家之學,用康德之語來說就是“獨眼巨人之學”,用莊子之語來說就是“一曲之士”,用劉勰之語來說就是“東牆而望不見西牆之學”。沈曾植歸入學術通人之列。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著述甚多,涉及法學、史學、佛學、詩詞以及當時絕少人涉及的邊疆地理之學,當時中外人士譽之為“中國大儒”。如果不是拿現代知識領域的數理化或霍金、屠呦呦那一套來考他,沈曾植得算是近現代學人中最為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沈曾植曾告誡自己的學生:“治學必須另闢蹊徑,一探古人未至之境,或少至之境。倘亦步亦趨,循舊軌轍,功效實稀。”他治學以考據為基礎,經世致用為目的,他的西北地理研究,在當時不但具有前沿性的學術意義,更主要的用心是“因西北邊疆多故,治西北輿地之學,期應世變”。

沈曾植與有“南海聖人”之稱的康有為初次見面,頗有戲劇性。康有為初次到北京,是在1882年,“沈康會”尚未發生。1888年,康有為赴京應順天鄉試,不第,但有了意外收穫,即與沈曾植相識訂交,同時也收穫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教訓。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載《沈子培先生年譜序》寫道:“康有為之初至京師也,氣焰張甚,迨見先生論學,雖機鋒百出,而無一足與先生抗者。先生曰:‘嘻,子再讀二十年書,與吾談可耳。’康乃不敢作跋扈態。”在王蘧常著《沈寐叟年譜》中也有記錄:“康有為甚憚先生,一日說大話,沈曾植說:‘再讀十年書,來與吾談書法可耳。’康愧且退。”這兩件記載,一為讓對方讀二十年書再來論學,一為讓對方讀十年書再來論書,說法不同,考慮到唐、王二位均非親見親聞,應是輾轉聽來,細節容有失真,此事必當真實發生過。讀多少多少年書之後再來如何如何,大概正是沈曾植那幾年喜歡的說法方式,無獨有偶。

1896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六十歲生日,沈曾植來祝壽,正趕上張之洞幕僚辜鴻銘在席間高談闊論中西學術制度。辜鴻銘(1857—1928)也算是學貫中西之輩,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懂得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學的中國第一人,後世稱其為“清末怪傑”。畢竟沈曾植也是張香帥十分敬重的客人,辜鴻銘見他一言不發,甚感奇怪,問他為何不發一言。沈曾植說:“你講的話我都懂;你要聽懂我講的話,還須讀二十年中國書。”兩年後,當沈曾植再來拜訪張之洞時,辜鴻銘叫手下將張之洞的藏書搬到客廳,請沈氏入座。沈曾植愕然,問搬書作甚。辜鴻銘說:“請教沈公,哪一部書你能背,我不能背?哪一部書你懂,我不懂?”沈曾植大笑說:“今後,中國文化的重擔就落在你的肩上啦!”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王國維與沈曾植的交往友情向來被傳為佳話。1915年,39歲的王國維由羅振玉介紹與65歲的沈曾植在上海相識。兩個書痴遇到一處,非常快活,沈曾植高興地說:“天下書痴,唯我輩耳。”王國維從沈曾植那裡讀到一些罕見的古籍珍本,他主動為沈氏編輯詩稿,而且在聊天中受到諸多啟發,直接促成了一些學術論著的寫作。比如,1916年,繆荃孫與王國維談到清代音韻學家江有誥的《音學書》,正好沈曾植藏有此書,王隨即借來閱讀。又如,王國維的《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一書,是在與沈曾植聊天的基礎上完成的,自序中說:“方伯音學上之絕識,與餘一得之見合於方伯者,乃三百年來小學極盛之結果,他日音韻學之進步,必由此道。”王國維自是有心人,對沈曾植來說,學問屬於自娛之事,所以很少動筆著述。而在此之前,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失敗後埋頭著作《廣藝舟雙楫》,起初也是緣於沈曾植的建議。

儘管沈、王交往之間也有齟齬和彆扭,甚至王國維致羅振玉信中有指稱沈氏“非精神異常,又何至於此”之類字句,但不久逢沈曾植七十壽誕,王國維撰寫了著名的《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盛讚沈曾植:“趣博而旨約,識高而議平,其憂世之深,有過於龔、魏(龔自珍、魏源),而擇術之慎,不後於戴、錢(戴震、錢大昕),學者得其片言,具其一體,猶足以名一家,立一說,其所以繼承前哲者以此,其所以開創來學者亦以此,使後之學術變而不失其正鵠者,其必由先生之道矣!”1922年11月,沈曾植在上海病逝,王國維撰《挽沈乙老聯》寫道:“是大詩人,是大學人,是更大哲人,四照炯心光,豈謂微言絕今日;為家孝子,為國純臣,為世界先覺,一哀感知己,要為天下哭先生。”

大詩人,大學人,大哲人,這是王國維眼中的沈曾植。拿當下眼光去看,沈氏當年擁有的法學(主要是對漢代以後歷朝法律的彙總研究與糾正)、地理學(開邊疆地理研究之濫觴)乃至文史研究的價值已經日漸減弱,他的書法成就卻具有長久價值。在他身後近一百年時間裡,其書法因風格偏於古奧,而曲高和寡,約半個世紀陷於沉寂,到了當代,即便是文化界之人,對沈曾植書法的認識也經過了一個逐漸深入的緩慢過程。早些時候,沈曾植的書法只是作為其政治、學術的附庸被介紹,到了當代,其書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才被充分挖掘出來。近十幾年隨著“民國書法收藏熱”升溫,沈曾植這個晚清大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新發現”。但是,當沈氏在世時,其在書壇的地位完全不是這個樣子。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沈曾植在世時書名之盛,不下於康有為、李瑞清、鄭孝胥等人。只略舉一例便可見一斑:有“清末四公子”之稱的吳保初於1913年逝世,章士釗請康有為書寫墓誌銘,不料康氏一再婉拒,並說:“寐叟健在,某豈敢為?”後經章氏協調,最終由康有為撰文、沈曾植書丹。此事當時廣為傳知。

沈曾植治學領域之廣泛,“趣博而旨約”,又能打通各種學問間的壁壘,融會貫通,這在書法上也有諸多體現。比如,他喜歡用書法來論詩歌:“蓋詩家句法,即書家筆法也。”又如,他談書法書理,話頭會一下伸到禪理與外交策略上去:“無往不收,無垂不縮,書家秘旨也。已進不退,已伸不縮,禪家密語也。神明於此,可得外交政策之要。”

馬一浮談論書法說:“說理須是無一句無來歷,作詩須是無一字無來歷,學書須是無一筆無來歷,方能入雅。”沈曾植曾說:“鄙人臨紙,一字無來歷,便覺杌隉不安也。”乍看兩位的表達,似乎是同樣意思,其實不然。沈曾植的自我要求,是對字的結構的嚴謹要求,因為書家一旦放鬆對結構的要求,特別是草書,儘管一個字有多種寫法在所多見,但另一方面,點畫的位置、用筆的輕重也會因細微差別,而將此一字誤書成其他字,以致筆下出現錯字。他要求每字皆有來歷,是寫字嚴謹的表現;馬一浮要求“無一筆無來歷”,則是在不必要嚴謹處提出過苛要求,有膠柱鼓瑟之嫌,而這一要求即便做成,也未必是佳書。大凡書家寫字,其實不必“無一筆無來歷”。嚴格一點說,只要大致結體、主要筆畫能將自己學習古人書法精華的收穫寫出來,其他一些筆畫就會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出,整字乃至整幅作品也便和諧一致,足矣。再者,一個人寫字的水平,通幅作品之中,各字的書寫質量與全幅的整體水平其實大體一致,如果看人書法只細析其個別筆畫精彩與否,而忽視整體水平,就只見樹林不見森林了。

當代章草巨擘王蘧常先生曾回憶當年目睹沈曾植作書的情景:“先生作書,速度極快,筆力奇重。曾雲:‘作字須膽大’,執筆在手,盤旋飛舞,極其靈動,甚至筆管臥倒於紙上,厚如玉版宣亦常被打去一大片。他作書主轉指,轉指時最用力,要求筆筆送到。”如將張宗祥《論述絕句》注中的兩句話與此相參看,更可見出此老可愛之處:“培老作字,喜人從旁讚歎,則逸興橫溢,揮灑淋漓。若一行之後,觀者不語,則停筆索然,或易紙更作矣。”於此,一派天真、酣暢的書寫狀態已在紙上覆活矣。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沈氏晚年仕途失意,隱居滬上“海日樓”,以詩書遣日。鄭孝青、王國維、羅振玉、李瑞清、張元濟等名人都是座上賓。海口樓中的四壁、桌上全堆滿了各類雜書,書高數尺,朋友進門,往往難見其人,直到高喊一聲,才見沈老不知從哪一堆書後悄然探出身來。儘管拖家帶口居上海大不易,他卻自甘清苦,直到臨去世之前一年,方正式鬻書自給,以解生計之困,“海內外輦金求書者穿戶限焉”,可見其書法受歡迎程度。

沈曾植在臨終前數小時仍握筆作書,寫成三聯。其中一聯書於五尺白冷金箋上:“石室竹卷長三尺,山陰草跡編千文。”在他生命最後一刻念茲在茲者,依然是書法,是書法史上精彩瞬間與遺蹟在眼前的紛呈。

對沈曾植書法的評價,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評傳》之《沈曾植評傳》說:“包、康(包世臣、康有為)尊魏卑唐之說,在先生若無聞之,故其所成,較包、康為大。”自清代崇尚碑學以來,習書者大多從魏碑楷書入手,行草書則易露窘態。沈曾植的高明在於,不像包世臣、康有為那樣偏激地尊魏而卑唐。他的書法一如其為人之沉潛自晦,結體、點畫間凝練而氣勢鋪陳,靈光內蘊,骨力暢達。康有為對沈氏十分服膺,曾跋其絕筆書雲:“若其行草書,高妙奇變,與顏平原、楊少師爭道,超軼於蘇、黃(蘇軾、黃庭堅)。”沙孟海《清代書法概說》認為沈曾植“開古今書法未有之奇境”,陳振濂《現代中國書法史》將沈曾植與吳昌碩、康有為並列為清末民初書壇三位巨擘,沃興華《插圖本中國書法史》則稱沈曾植為“當代書法第一人”,“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類似於西方繪畫史上的塞尚”。

李一先生說到沈曾植晚年書法,“於章草用力尤劬,別出機抒,與古為新,遂駕趙松雪、宋南宮而上之,遠紹史游,近啟王魯生、王瑗仲、鄭誦先諸子,墜緒重拾,古道復興,蔚成一代新風”。又說,“近世章草即以寐叟為不祧之祖”,李先生以章草名重當代,對沈氏這一評價當為不刊之論。

2017。5。5

(注:原標題為《書家沈曾植(1850—1922):晚清通人之最,近世章草之祖》,現標題為編者自擬。)

王謙簡介:

王謙,教授,美術學博士。山東曲阜人,現供職于山東藝術學院書法學院。198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2019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為美術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書法創作與技法研究,導師李一先生)。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50餘篇。博士論文《從“通人之學”到“通人之書”:沈曾植書法研究》獲首屆“沈鵬民生獎學金”特等獎。《沈曾植碑帖題跋札記輯釋譯論》2020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