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簡介格雷厄姆覺得哈里森的設計思路很新奇,並且還借給他一大筆錢,讓他可以潛心做鐘錶的研究

徑度差異代表什麼

我們上次說了經度如何難被測量,可讓人以外的是,最後經度定位的問題竟然是被一位鐘錶匠給徹底解決了。他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來說說約翰·哈里森如何另闢蹊徑,透過發明了高精度的航海鍾,最終獲得了經度委員會的獎金。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哈里森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木匠,他從小就非常喜歡鐘錶。不過他這位木工卻不只是對木工感興趣,他對世間萬物的規律都充滿了興趣。有位牧師曾經借給哈里森一本劍橋大學數學家做“自然哲學”講座的手抄講義。哈里森如獲至寶,他把這本講義抄下來,並且加上了許多自己的註釋和討論。這本講義,可以說奠定了哈里森自然科學的底子。因為在當時大學的自然哲學課堂上,它們講的“機械學”,主要就是受力分析、牛頓定律、槓桿原理等力學基礎知識。有了這些力學知識,就讓他和普通的工匠表現出了非常不同的氣質。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可以精益求精地去改進和完善一個產品,但他們很難做出突破性的創新。而哈里森最終做出的航海鍾則是一個顛覆性的創新,他拋棄了擺鐘長長的鐘擺,而是改用了一對鐘形的彈簧擺輪,迅速提高了鐘的精確度。如果沒有一定的科學基礎,不能對基本原理進行思考,即使是手藝熟練的工匠也不會有能力進行這樣的創新。所以,對基礎科學原理的掌握是哈里森能取得成功的第一個關鍵因素。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哈里森成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在於他豐富的知識以及經驗的積累。哈里森最後獲得經度委員會的大獎,這就像是一個運動員打破了世界紀錄,但其實在這之前,他早就已經拿了很多全國冠軍了。在他19歲的時候,他就完全用木頭造出了他的第一臺擺鐘,在後來陸陸續續嘗試做其他鐘的日子裡,他對擺鐘的原理、各種不同材料的比較、鐘錶的維護等等多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比如說,哈里森在設計擺鐘的時候就意識到,擺鐘之所以計時的週期不夠準確,關鍵就在於擺的長度會有熱脹冷縮,擺長如果變長,鍾就會越走越慢,擺長如果變短,鍾就會越走遠快。要提高表的精確度,首先必須解決熱脹冷縮的問題。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哈里森發明了“格架擺”,格架結構是由細銅條和細鐵條交錯排列而成的,因為兩種金屬的熱膨脹係數不同,熱膨脹的效果恰好可以相互抵銷,這就讓擺的長度保持了固定,大大提高了計時的精確度。而且我們剛說了,哈里森的本行是木匠,所以他還對各種木質材料的性質非常有研究。比如,哈里森就意識到,木紋越密的木頭越輕,而且由於他善於利用木質材料,這些材料能分泌出一些樹脂,使得整個鐘錶摩擦很小,不需要潤滑劑。這些都是對鐘錶的小型化和輕量化起到關鍵作用的實用知識。這些小細節累積起來之後,哈里森的鐘表就已經完全擺脫了傳統擺鐘的設計模式。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除了設計上的顛覆外,哈里森還顛覆了當時人們的一些固有偏見。當時人們都覺得越笨重的鐘走得越準,這種思維的慣性其實是由於傳統鐘擺帶來的錯誤印象。哈里森不斷改進他的工藝,他的第四代航海鍾,跟現在 iPhone 手機差不多大,但卻有著當時最高的精確度,在海上航行了接近三個月之後,這樣一個航海鍾一共只慢了5秒。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像基礎知識和經驗積累,這些都是哈里森個人的努力,除了這些,同行的支援和幫助對哈里森的成功同樣有著重要的幫助。哈里森並沒有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表”,而是在天文學家哈雷的引薦下,哈里森在研究的初始階段就和當時英國最著名的製表工,也是皇家學會的會員,格雷厄姆取得了聯絡。哈里森向格雷厄姆介紹了一種全新的鐘表設計方案,兩人一聊起了鐘錶專業的問題,他們就停不下來了。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比如,哈里森有天是上午10點去找的格雷厄姆,直到晚上8點,他們還在繼續聊。格雷厄姆覺得哈里森的設計思路很新奇,並且還借給他一大筆錢,讓他可以潛心做鐘錶的研究。後來,在哈里森做出了第一臺航海鐘的模型時,也是由格雷厄姆向皇家學會推薦的。最後,透過這種溝通,哈里森這樣一個工匠也進入了廣義的學術共同體當中。

不過我覺得,在哈里森的研究過程中,最讓人感動的,還是他自己精益求精、鍥而不捨的這種工匠精神。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當第一代的哈里森航海鍾,以很高的精確度完成了航行實驗之後,船員和其他的科學家們都覺得這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但哈里森自己還是提出了一些不足之處,又繼續改進。而在第二代鐘錶還沒完全完工時,他就意識到因為設計的問題,這個鐘錶在大的風浪中可能出現額外的向心力,會導致鐘錶走得不準,於是接著設計第三代。

一個學過木匠的鐘表匠,是怎麼解決經度定位問題的,來看他的故事

到了第三代,雖然解決了這些問題,但表的體積又太大了,他又開始設計第四代……這種願意正視缺點的精神實在是非常令人感動。哈里森花費數十年時間,透過一代又一代的改進,不但在不斷重新整理計時的精確度,而且在不斷地嘗試把表做得越來越小。最終,在改進到第五代的時候,哈里森完成了他的傑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