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古代中狀元有多難?我祖上清代出了26個進士,一個狀元都沒有

簡介而最牛的考霸是明代的黃觀,他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均考取第一名,被叫作“六首狀元”,真是狀元中的狀元

大倉令什麼工作

先來個凡爾賽體:我祖上清代出了26個進士,竟沒一人進三甲,更別提狀元了。

還真不是吹牛,我乃登州府福山縣王氏家族(本地為和其他王氏區別,稱河北王氏),家族溯源的話可追溯到“琅琊王氏”。

據康熙三十年編纂的《王氏宗譜》記載,福山縣王氏家族的始祖王忠,雲南大理府雲南縣雞頭村人,於洪武年間出任登寧場鹽大使,居住在古現集河北村。娶妻生子,繁衍至今已近三十世。“甲骨文之父”王懿榮是十六世,我是十八世,十八世在村裡算高輩分了。

古代中狀元有多難?我祖上清代出了26個進士,一個狀元都沒有

王懿榮

我們王家在清代260年的時間跨度中,就有26人中進士,平均10年出一個,科甲聯第,功名輩出,絕對是頂尖的科舉世家。

有清一代,在進士人數上超過福山王氏的只有青州府王士禎一族(30)。其他家族進士總和高於20 位的只有5家,分別是順天府的沈樹本一族(26),杭州府陳乃賡一族(25),安慶府方苞一族(22),河間府邊瀹慈一族(21),常州府劉躍雲一族(20)。

可惜的是,我們王家雖然出了這麼多進士,但都沒能進三甲,可見古代中狀元有多難。

因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最為完善,所以就以明清時的科舉歷程,看看狀元需要闖過多少關卡,才能獨佔鰲頭。

第一大關:童試

童試又稱童生試,是地方組織的由童生(未入學學子的統稱,和年齡無關)參加的考試。

童試又有三個小關卡:縣試、府試、院試。

縣試在縣城舉行,由縣官主考,考五場,頭名稱縣案首,前10名稱前列。

府試也稱州試,在府城由知府主考,規程同縣試,頭名稱府案首,府試和縣試都是前10名稱雙前列。

院試在省城舉行,由提學官(明代)或省提督學政(清代)主考,院試三年二考,最後被錄取的稱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

古代中狀元有多難?我祖上清代出了26個進士,一個狀元都沒有

如果在縣試、府試、院試中都考了第一名,稱為“小三元”。

那麼在明清考個秀才難不難?難!實在太難了。

明代縣試的錄取率在10%左右,府試再從這些人中錄取百餘名,最後的院試再從其中錄取一半。

清代童試錄取率比明代還要低,整個算來只有1%。這也難怪曾國藩連考了七次才中秀才,天王洪秀全乾脆不考了,造反自己選狀元。

第二大關:鄉試

考中了秀才,就有了入鄉試的資格。鄉試是省級考試,因在八月舉行,又稱為秋試、秋闈。

鄉試正常是三年一次,由朝廷選派翰林或者內閣學士到各省任正副考官,主持鄉試。省城舉行鄉試的地方被稱為貢院。

古代中狀元有多難?我祖上清代出了26個進士,一個狀元都沒有

中國最大的貢院

鄉試中式的就稱為舉人,舉人頭名稱解元,“唐解元

一笑姻緣”,唐伯虎也在鄉試中一舉奪魁。

古代稱“金舉人,銀進士”,“科舉系統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級考試是鄉試。”明代的鄉試錄取率平均在4%,而會試則是10%。

古代中狀元有多難?我祖上清代出了26個進士,一個狀元都沒有

第三大關:會試

會試因舉人會集到京城考試而得名,三年一次,因在二月考試,也稱春闈。

考試由禮部主持,由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官員出任主考官。會試時間在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一共考試三場。

會試中式者稱“貢生”,貢生第一名稱“會元”。

第四大關:殿試

會試一個月後,在皇宮大殿上舉行殿試,重新排定貢生的名次。明朝殿試在紫禁城的奉天殿(今太和殿)由皇帝本人親自支援,清朝1789年改為在保和殿舉行。

殿試的考試內容只考策問。試卷先由讀卷官輪流傳閱,篩選出若干佳卷,最後再由皇帝定奪。

最後中狀元運氣成分很大,皇帝的個人喜好對最後的結果影響很大,比如長相、名字等都可能讓你與狀元無緣。

古代中狀元有多難?我祖上清代出了26個進士,一個狀元都沒有

中國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就是因為名字吉利,而被慈禧選中的。

講到最後,大家也都知道了中狀元的難度了。不過也還是有幾個考霸,能夠做到“三元及第”,乃至“連中三元”的。

而最牛的考霸是明代的黃觀,他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均考取第一名,被叫作“六首狀元”,真是狀元中的狀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