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商丘地名為何保留有火文化和玄鳥文化特徵?

簡介從閼伯時代開始,商丘便與火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其後商人祖先相土繼承了閼伯祀大火之職,商人便以大火星為主祀,宋地被視為與大火星對應的分野,即“大辰之虛也”

火商念什麼

原創

牛汝辰

商丘古稱歸德府,秦置睢陽縣,隋改宋城縣,明改商丘縣。商丘,曾是商朝都邑所在地,意即商朝的廢墟。故址在今商丘市城的南面,因這是商部落的廢墟,故以商丘為名。1950年在朱集鎮置商丘市。1997年,撤銷商丘地區和縣級商丘市、商丘縣,設立地級商丘市。

商丘地名為何保留有火文化和玄鳥文化特徵?

(一)閼伯與商丘火文化——尊天道、敬人事

閼伯與商丘火文化之史事主要見於《左傳》的記載:“子產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昭公元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襄公九年)。” “宋,大辰之虛也,大火謂之大辰(昭公十七年)。”著名史學家王國維據此三條材料,說明早在春秋時期人們便認為閼伯所居之商丘在宋地,也就是今天的商丘地區。

長期以來,人們在討論閼伯所居之“商丘”究竟在何地的問題時,常以王國維所舉的三條材料為證,注重三條材料之間的關聯性,但卻忽視了材料的完整性。如果從整個事件來看,昭公七年對整個事件的記載不僅說明春秋時人們認為宋地星為大火,同時也說了衛地星為大水。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與相土因之,商主大火,這些記載歷來是沒有異議的,而所謂的“帝丘”衛地在春秋時人看來其星為大水,不可能為閼伯及相土祀大火的商丘。因而相比較而言,閼伯所居之商丘在宋地仍是較為可信的。

從閼伯時代開始,商丘便與火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其後商人祖先相土繼承了閼伯祀大火之職,商人便以大火星為主祀,宋地被視為與大火星對應的分野,即“大辰之虛也”。而傳說中的燧人氏也被視為在這裡活動。閼伯為火正,最初的職責主要是觀測天象,觀測大火星的執行規律來安排人們的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據鄭傑祥研究,閼伯在高臺上觀測大火星的形象便是字形之最初來源。商字上從辛,像大火星象,下從丙,象高臺。商字的最初意思即在高臺上觀測大火星。而閼伯之“商丘”二字也往往特指古觀象臺舊址。

商丘地名為何保留有火文化和玄鳥文化特徵?

(二)契與商之玄鳥文化——商祖文化

根據《史記·殷本紀》的記載,商人祖先契曾被封於商地。雖然關於商在何處還有爭議,但商丘被視為商人興起的地方,是其文化聖地,西周封宋於此也正因其為商祖舊地。在商人追述祖先功業的史詩中,契被稱為玄王。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詩經·商頌·玄鳥》“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發。”(《詩經·商頌長髮》)

《史記》記載契為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

根據這些記載,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商人是以玄鳥為圖騰的部落,而這一圖騰亦是商地名之來源之一,認為商字象形鳥圖騰,是其族名而轉為地名。而這一點在《左傳》中也可以得到印證。《左傳·昭公十七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

根據這則記載,東方少皞一族以鳥為圖騰是比較可靠的,即使到了春秋時期,人們仍然清楚地知道這段歷史,因而孔子也要向郯子學習這一古代歷史知識。商人追述其祖先為玄王也反映了這樣的歷史事實。因此,玄鳥文化又成為火文化之後商文化的又一重要內容,玄鳥文化之文化之內涵突出地體現在商祖文化這一概念中。

商丘地名為何保留有火文化和玄鳥文化特徵?

(三)歸德之文化——利民為本

“歸德”是商丘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地名,後唐用其名,其後經宋始金、元、明、清五代皆沿用歸德之名,可見歸德之名能夠得到歷代人們的認同,才能夠沿用多朝。“歸德”一名從字面上來看,為人慕其得,從之而歸之意。而商丘之地為何能夠稱得上這樣的名字,並且歷多朝而不換,這其中原因究竟是為何呢?

商丘歷史上曾經出現商湯這樣一位“天下歸德”的賢王,所以“歸德”之名才能夠得到歷代人們的認同而不加以更改。今天商丘雖已不名“歸德”,但“歸德”之名中所蘊含的德治思想仍然具有現代之價值。“歸德”一詞在文獻記載中有專門的解釋,見於《周書·大聚解》:“泉深而魚鱉歸之,草木茂而鳥獸歸之;稱賢使能,官有材而士歸之;關市平,商賈歸之;分地薄斂,農民歸之。水性歸下,農民歸利。王若欲求天下民,社設其利,而民自至,臂之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

所謂“歸德”,正如“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而要做到如此,必須在為政中充分考慮人民的利益,以民為本,才能真正實現“歸德”。

敬請關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