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 由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發表于 單機遊戲
  • 2022-01-21
簡介在一條的採訪裡,孫海霆曾說過:“這些承載了普通人生活的無名建築,才真正構成了我們城市的底色

什麼叫苛捐雜稅

“網紅建築”退潮後,城市建築還剩下什麼?

不一定有標準答案,但我想提供一個新的思考:那些

司空見慣的居民樓。

在老一輩口中,它們是房子,也是家。房子在,根就在。

等待白日喧囂退卻後,夜晚居民樓裡的萬家燈火,就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在北京四環的邊上,那些造型放蕩不羈的城中村,和板正無特色的板樓。

北京的常住人口有2千多萬,其中有大部分就生活在其中,有北漂的年輕人,也有住了幾十年的老大爺…

它們平凡沒有個性,常常被忽略,卻在不同的時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保留著這座城市獨特的底色。

這層

底色是人情和生活

,是獨屬於這座城市的魅力。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而這些平凡的魅力,被

攝影師孫海霆

毫無遺漏地保留下來。

在一條的採訪裡,孫海霆曾說過:

“這些承載了普通人生活的無名建築,才真正構成了我們城市的底色。”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01 空房子

孫海霆,建築學專業碩士,半職業攝影師。

在2009年開始的專題「空房子」系列。

拍攝的主體就是那些人去樓空的房子,已經使用了4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它們剛剛結束上一個生命週期,正在等待改造以迎來下一個週期,孫海霆捕捉的就是其中的空檔期。

拍攝過程,孫海霆採用“一點透視”的拍攝手法,每一處細節都能被清晰地保留。

沒有傢俱、也沒有人,但殘留的生活痕跡,足夠讓人想象和構建出曾經的使用場景。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比如,歐式的裝修風格、精美的吊燈、糊上報紙的窗戶、褪色的地圖…

一一都在訴說這裡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以及住過什麼樣的人。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這張照片裡的房子經歷過3次身份轉變,最早是段祺瑞政府的辦公樓。

日本侵華期間,是華北最高司令官崗村寧次的司令部;建國後,歸為人民大學使用。

一個小小的空間,卻重合了3段歷史時期,想來也挺有意思。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這張是天津開灤礦務局的總部,全黑的房間。

經過一輪輪的改造,有些痕跡已經被抹掉,但依然能感受歲月沉澱的厚重感。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影視劇裡常說“人會說謊,但證據不會”,放在建築裡,道理是同樣的。

空房子,就像一塊塊散落的拼圖,牆壁、天花板、窗戶…每一個都是線索。

人來人往,那些生活過的痕跡會殘留在房子裡,交織重疊匯合成一個時代的印記。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02 城中村

第二個系列作品是「城中村建築立面」。

拍攝時間是2017年-2018年,地點就在孫海霆的家附近,北京四環邊上。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這個地方挺特殊,因為西邊就是西郊機場,航空受限、地塊容積率受限,基本沒有開發商願意來。

同時,隨著“北漂”的興起,位置好的城中村,以其低價成為北漂們租房的不二選擇。

如此一來,這些造型生猛無比的城中村建築,反倒在北京的核心區域蓬勃生長。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原本城中村是居民自用,一個私密化的家庭空間,造型上也低調許多。

後來,因為租出去的房屋越多,賺的錢就越多,城中村開始了集體性的房屋改造。

先是在原有空間裡分隔出獨立小間,然後是進行各種加建,實現空間的最大化利用。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而北京的城中村建築,和深圳等南方城市的城中村還不一樣。

它自帶魔幻色彩,各種天馬行空的“外掛”,竟有種超現實主義的風格。

有的房子像一個方形幾何體,在屋頂和側面加建“小方盒”,以細鋼柱作為支撐。每一件“小方盒”,又以鋼樓梯連線,輕巧又實用。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有的房子頂上2層是加建的,以輕盈的大飄板封頂。雖有細微的色差,但不傷大雅。暖灰色的磚牆和規整的比例,有歐洲大師的風采。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有的房子內部動線設計很有意思,繞著樓層轉一整圈才能上樓。走廊上的透明玻璃,既能擋風也能引入陽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和野生設計一樣,城中村的加建部分,也是

源自人民的智慧結晶。

它們處於“三無”狀態,無專業設計師、無結構計算、無設計圖紙。由本地的工頭憑藉經驗,根據情況,以最低的成本完成。

看上去岌岌可危的地方,實用又堅固,連廉價的材料,也為這詭異的空間增添了獨特的輕盈感。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神奇的是這些源自經驗的設計,粗暴且生猛,在本質上卻和設計理論極為相似。

甚至有些跳脫出理論常識,比如,坡度45°的樓梯。

在建築常識裡,45°的樓梯走起來,既不安全,也不符合建築規範。可實際上,它無疑是以低成本解決問題的最優解。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包括這座房子左側的架空層,是用一個鋼桁架做的。

既能走上下水管線,提供裝置轉換的空間,也兼具防潮和隔音的功能。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這些

以需求為優先的民間設計

,與批次化生產的商業樓相比,有著未經規訓的野性。

同時自帶生命力,在短時間內被拆毀、被重建,不斷地生長、變化。

而設計之外,模糊的生活邊界將人們不那麼私密的生活展露出來,勾勒出城市底色。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03 大板樓

剛結束的新系列「背景建築」。

物件是四環的板樓,最長有150米,最高有18層,每一層都是板正規律。

和其它建築不同,它們樸素得像大型背景板,沒有任何個性和特色可言。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拍這些“大臉盤”,孫海霆更費心思,專挑冬季陰天。

等到樹葉凋落,大板樓前的遮擋物減少,他躲在背光面拍攝,避免直射的陰影干擾立面細節的表達。

讓板樓撐滿整個畫面而不是呈現出全貌,以無限延伸的狀態,留給觀眾想象的空間。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某種意義上,板樓是過去人們對未來城市的構想,是理想主義的產物。

因為其出現的特殊性,在某一時期,它們反而比四合院更能反映北京的變化。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德國建築師對未來垂直城市的規劃

20世紀五六十年代

50年代初,受前蘇聯的影響,北京建造第一批板樓。

在當時,板樓是社會探討集體生活的理想方式而進行的住宅實驗。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法國馬賽公寓

設計以集體為優先,因此每一戶的起居空間都比較小,家裡有衛生間,但沒有廚房。

做飯、帶孩子、娛樂…全部劃分為公共領域,比如一層有食堂、俱樂部、託兒所、理髮廳等等。

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灰色為走廊或樓梯間,綠色為起居空間,橙色為衛生間

20世紀70年代-90年代

80年代左右建設的板樓,是北京存量最大的一批。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私有化觀念加深,這一時期的板樓進入了新的階段。

每個房間內部基本“五臟俱全”,有相對完整的廚衛,處於半公共半私密的狀態。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藍色為廚房,其餘同上

90年代中後期-21世紀初

2000年後,受到商品房的衝擊,板樓取消了公共長廊。

以一梯兩戶或一梯三戶的形式,組成一個小單元,一層樓大概有4-5個單元。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同上

板樓在變化,生活在板樓的人也在變化。

從最早的機關單位或事業單位的職工,到北漂的年輕人,再到遷入學區房的家庭。

根據不同時代,板樓以合適恰巧的方式,迎合他們生活的基礎保障,遮風避雨、庇護安全。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空房子》、《城中村建築立面》、《背景建築》。

如果用一條線索將它們串起來就是

「人的痕跡」。

有人使用或生產活動的痕跡,越日常、越不刻意,越能代表其背後無意識卻深層次的意圖。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在很多篇採訪裡,孫海霆都說,

自己想給這些無名的建築,留下一份莊重的肖像。

等到未來某一時刻,大家可能會回過頭看:住過的最普通的房子、走過的最普遍的街道,甚至是有些不堪的生活。

不知不覺,那些無名的建築在融入我們的生活,這恰恰是網紅建築們無法比擬的。

正因如此,往往是瑣碎熟悉的日常,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底色。

存活40多年的「危樓」,屢次被拆毀後,竟成北京特色建築

資料來源:孫海霆建築攝影 SUN HAI T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