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以鏡為師——平面鏡成像的觀感

簡介中醫裡說的”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悲)傷肺、恐傷腎,驚傷心膽“,乃是人的七種情志——喜、怒、憂、悲、思、恐、驚對身體產生的影響

鏡面實驗,我們從中發現什麼

以鏡為師——平面鏡成像的觀感

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這就是平面鏡成像的三條規律。有學生被“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題目“虐待”後,向我倒苦水:出題目來考我們的是些什麼人哪,我們被虐得慘不忍睹後,最後竟然發現還是離不開那三句話。我能體會他們被虐後的心情,學生與命題者之間的關係有時亦如貓與老鼠之間的較量,不過題目的落腳點最終還是在課本,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嘛。今天我們不談這個沉重的話題,來聊個輕鬆的話題。

我們來回憶自己照鏡子的情形:當你照鏡子時,你盯著鏡中的你,雖談不上全神貫注,但絕對比我們大多數同學學習時認真不知多少倍。當你放下鏡子後,可能你還會想著你鏡中的模樣,可是此時鏡中還有你嗎?當然不會!這是個簡單得連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的事實:你照鏡子,鏡中有你;不照鏡子,鏡中無你。鏡子真正地是做到了: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事實雖簡單,問世間又有幾人能做到這個簡單的事實?

這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老和尚帶著小和尚雲遊四方,路上遇到一條河。此時見一女子也正想過河,卻不敢過,急得直跺腳。老和尚二話不說揹著那女子趟過了河,然後放下女子,與小和尚繼續趕路。小和尚不禁嘀咕:師父怎麼了?竟敢背一女子過河?一路走,一路想。走了二十多里地最後終於忍不住了,說:“師父,你犯戒了,怎麼能背女人呢?”老和尚感嘆到:“我早已放下,你卻放不下,背了那女人二十多里地。”

以鏡為師——平面鏡成像的觀感

現實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正是上述故事中的“小和尚“,非但”物去仍戀“,並且還時時念念不忘。更有甚者,夫妻兩人中的某一方在爭吵中還拿出另一方過去對他(她)的指責或傷害來喋喋不休。小孩子尚且還會記仇,更何況在成人的世界裡呢?成人因分別執著之心更甚,往往事過境遷,還心有餘悸。古往今來,概莫能外。

有學生跟我說,老師,我也不想記住那點”糗事“,可偏偏總忘不掉。由此可見,由事而生的”情緒“與大腦所謂的”理智“根本不是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語。

人的精氣神主要是被情緒所消耗的。人們常說的用腦過度,其實指的就是”情緒“帶走了你太多的能量。君不見小孩子從早玩到黑,絲毫不覺得累;有些科學家因為興趣使然,可以連續幾天通宵達旦地專注於自己的實驗而神采奕奕。可見真正不帶情緒地做事,哪會覺得累呢?普通人經常一天下來,感覺啥事沒做,照樣累得夠嗆。難怪明代醫家龔延賢說:”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

以鏡為師——平面鏡成像的觀感

鏡子,無情之物。人類則不然。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既然有情,往往為情所傷,自然之理。王善人所謂怒、恨、怨、惱、煩,乃是人的五種秉性,其秉性會對心理投下陰影;中醫裡說的”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悲)傷肺、恐傷腎,驚傷心膽“,乃是人的七種情志——喜、怒、憂、悲、思、恐、驚對身體產生的影響。如何才能如鏡子一般——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呢?《中庸》裡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所以我們常人不過是喜怒哀樂發而不中節罷了。

當你的內心能做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時,恭喜你向鏡子學習成功。

以鏡為師——平面鏡成像的觀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