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簡介但正如上文中阿寶斯所說,當時的阿拉伯無法和波斯形成對抗,波斯人是帝國的統治者,而阿拉伯人以部落生活為主,不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軍事力量上都相對落後,所以總的來說,在前伊斯蘭時期波斯和阿拉伯的交流中,波斯人處於主動地位

波斯帝國的統治者是誰

文:楊先生說歷史

引言

阿拉伯帝國,是由阿拉伯人在中古時期建立的伊斯蘭帝國,建立於632年,滅亡於1258年,在歷史上存在了626年,主要有兩個世襲王朝,即

哈里發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撥斯王朝。

在唐代往後的史書裡,均將阿拉伯帝國稱之為“大食”,但在西方國家,人們卻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眾所周知,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人在統治了波斯帝國之後建立的,波斯人其實是被統治者。

那麼當阿拉伯帝國成為統治階級之後,對波斯人又採取了什麼措施?波斯人又有著什麼樣的地位?

一、前伊斯蘭時期波斯人佔據主動地位

阿寶斯曾說:

“過去不論是從物質方面還是其他條件來看,阿拉伯半島吸引不了那些有野心的外圍政權。”

在三至七世紀時期,

瑣羅亞斯德教

在薩珊波斯帝國內被看作為國教,有強大的中央政府作為靠山 ,並且一直控制著伊朗高原一帶和伊拉克的兩河流域一帶。

薩珊帝國對於外來文化並不反對,反而積極地接受外來文化的傳入,並繼承了兩河流域和古代波司登文化,與此同時,薩珊帝國又受到羅馬文化的影響,古代的波斯文明也因此一步一步的達到了頂峰。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在此時期,阿拉伯人主要分為南方人和北方人,南方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在富庶的西南部,西南部靠近海邊,地理位置優越,所以阿拉伯人很早就發展農業,後期南阿拉伯人透過經商,逐漸建立起那些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

而居住在北方的阿拉伯人生活方式則大為不同,他們主要生活在希賈茲與內陸地區,主要生活方式是以遊牧業為主,並且一直沿襲了原始社會末期的公社制生活。北方的阿拉伯人常年漂泊,沒有一個穩定的居住場所。

除此之外,駱駝和椰棗是阿拉伯人的生活必需品。駱駝主要負責運輸及貿易,被稱為“沙漠之舟”,駝肉也可以作為食物,駝皮能夠製成衣物。椰棗是飼養駱駝的重要飼料,也是阿拉伯人的主要食物。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此時的阿拉伯人並沒有高度的團結意識,血親復仇的事件時常發生,內戰不斷。但是阿拉伯人雖然較為落後,但也並非與世隔絕,相反,當時的阿拉伯人是處在一個文明世界的邊緣的位置。

隨著帝國統治需求的不斷擴張,希拉王國被波斯帝國統治。希拉對波司登帝國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希拉王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止阿拉伯的遊牧民族的騷擾;再次,希拉王國還能夠有效地緩解波斯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戰爭。

在萊赫米部落統治時期希拉王國達到頂峰,因此在波斯帝國的政治舞臺上也充當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但是後來由於發動叛變而遭到滅亡。隨後波斯人再次建立了一個阿拉伯人作為附庸國,並派遣波斯總督嚴加看管,這樣一來,導致波斯總督在希拉王國內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

但正如上文中阿寶斯所說,當時的阿拉伯無法和波斯形成對抗,

波斯人是帝國的統治者,而阿拉伯人以部落生活為主,不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軍事力量上都相對落後,所以總的來說,在前伊斯蘭時期波斯和阿拉伯的交流中,波斯人處於主動地位。

二、哈里發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拉伯人完全改變了之前的被統治者地位

伊斯蘭教於7世紀在麥加和麥迪娜兩地興起,且逐漸在整個阿拉伯半島興起。到七世紀中期,阿拉伯人憑藉著伊斯蘭教佔領了波斯蘭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的部分地區,一躍成為當時較為強大的國家,軍事實力得到顯著提高。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其實早在伊斯蘭教興起之前,波斯帝國就已經出現了經濟衰敗的預兆。在614年,波斯帝國佔領了耶路撒冷;緊接著在619年,波斯人又攻佔了亞歷山大城。表面上波斯帝國幾乎已經完全控制了整個中東地區,但這背後卻有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實際上,接連不斷的戰爭以及平時統治者的花銷,早已經使波斯帝國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此時的薩珊波斯帝國如同一個紙老虎,外表看上去十分強大,但實際上卻不堪一擊。在此後的近十年裡,薩珊波斯王朝內部糾紛不斷,政局動亂,且統治者忽視了農民階級,導致多數人忍飢挨餓,國家的勢力日漸衰弱。

就在此時,阿拉伯人在宗教的影響下,對薩珊波斯帝國發起了猛烈進攻。在637年,薩珊人與阿拉伯人在卡迪希亞平原開始了最後一戰。薩珊將軍盧斯丹帶領六萬人馬,並以象軍為前鋒,但盧斯丹在戰役中被殺害,薩珊的“卡維旗”落入敵軍手中,薩珊軍隊慘遭失敗。

第二年,也就是638年,泰西封被伊斯蘭軍隊佔領,雅茲德戈爾德三世逃亡東北高原。642年,在尼哈宛德戰役中,薩珊軍隊全軍覆沒。651年,雅茲戈爾德三世又逃往木鹿,但是不幸的是,雅茲戈爾德三世在一個磨坊中被殺害,這也標誌著薩珊波斯王國的滅亡。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從此之後,

阿拉伯人完全改變了之前的被統治者地位,成為了薩珊波斯帝國的統治者。

與此同時,阿拉伯人也改變了伊朗的歷史發展方向。

到倭馬亞王朝,波斯已經被阿拉伯人完全掌握在手中。在此時期,波斯人的社會地位較低,面臨著嚴重的剝削和壓迫。所以此時兩大階級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增多,鬥爭不斷。波斯成為麥瓦利階級的主要群體,同時也是主要的反抗力量。

倭馬亞王朝初期,實行的是希臘語和波斯語,到倭馬亞王朝後期,開始推行阿拉伯語並強制規定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因此,大量的波斯人民被處死,

奴役剝削更為嚴重

。但後來,倭馬亞王朝並沒有在波斯順利的完成阿拉伯化程序,反而引起了波斯人民的強烈反抗。

為推翻倭馬亞王朝的殖民統治,波斯人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刺殺、起義或聯合發動反抗等。呼羅珊地區成為波斯人反抗的主要陣地。隨後,倭馬亞王朝被聯合推翻。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所以說,在倭馬亞王朝時期,壓迫與被壓迫,奴役與被奴役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之間的主要聯絡。但在兩國的戰爭中,兩國的文化也在不斷地交融碰撞。在阿拉伯文化向波斯人民輸入的過程中,波斯人其實也在對外來的阿拉伯文化進行改造。

三、阿巴斯王朝時期波斯人反攻為上

阿巴斯王朝建立之後,為了適應新的統治需要,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政治方面

,將首都搬到了伊拉克的巴格達,波斯人在學術上和軍事上的力量不斷增強,波斯文化的影響在伊斯蘭地區也逐漸上升;並且為了適應伊斯蘭教的發展,一些起源於薩珊的思想或者制度也適當做出了調整。

另一方面,統治者對波斯文化不再持反對態度,也改變了之前的種族歧視政策,反而開始提拔波斯人為官。再往後的一段時間裡 ,波斯人的地位一度上升,甚至已經開始掌握大量的政權。

在文化方面

,“翻譯運動”使得兩國的文化交流得到了極大的進步。更為重要的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波斯人開始學習阿拉伯文化,而阿拉伯人也開始學習博思得語言,這一現象就很好的說明了兩國文化已經進一步交融。

到阿巴斯王朝後期,哈發裡政權開始逐漸的衰弱,這個時候波斯地方王朝開始興起。

從9世紀到11世紀,波斯的文化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復興,重新煥發了活力。在821年,波斯人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塔希爾王朝,但在統治了五十年之後,被薩法爾王朝取而代之。

薩法爾王朝大力提倡波斯和阿拉伯文化的融合創新,促進了新波斯文化的誕生。但隨後薩法爾王朝又被薩曼王朝殲滅,在薩曼王朝統治時期,統治者重新將波斯語作為書面語。薩曼王朝對波斯文化實行高度的保護政策,使得波斯文化與伊斯蘭教有機結合。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實際上也就是說,波斯文化之所以能夠再次煥發生機,得益於波斯地方王朝的建立,再加上統治階級開明的文化政策,使得波斯文化的影響更加深遠,同時也促進了伊斯蘭教的發展。

結語

起初因為波斯帝國過於強大,並不在意阿拉伯的存在,後來阿拉伯逐漸強大起來並滅掉了波斯帝國,但由於波斯人民強烈的反抗意識,促使波斯地方王得以建立。

波斯地方王朝建立以後,統治者開始重新重用波斯文化,並提倡將波斯文化與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進行融合,對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與此同時,波斯文化也在阿拉伯文化的發展上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因此,波斯人的地位並沒有因為阿拉伯的入侵而受到威脅。

參考文獻:

《伊朗通史》

《歷史上的阿拉伯人》

《中亞薩克王朝史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