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用刀片割傷手臂自殺未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單機遊戲
  • 2022-02-28
簡介家庭中存在功能不良的互動模式時,孩子或者在家庭中被當做孩子對待的成年人,往往會透過不良行為來試圖滿足內心的需求,具體的家庭動力機制如下:█ 尋求關注這樣的家庭對孩子是忽略的,或者對孩子採取了錯誤的迴應方式

用刀輕輕劃手臂算自殘嗎

原創: 文/陳發展丨致力於傳播精準心理健康知識的陳博士

用刀片割傷手臂自殺未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用刀片割傷手臂自殺未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上週門診,一位媽媽質問我:如果你的女兒像這個樣子,你也會說不是她的錯嗎?

她的女兒13歲,不願意去上學,反覆用刀片割傷自己的手臂,兩次自殺未遂,被診斷為抑鬱症,服藥2個月沒有任何好轉。媽媽心急如焚,責怪女兒不夠堅強。

另一位媽媽在兒子獨自就醫半年後,終於出現在心理科診室。她的兒子35歲,被醫生診斷為雙相障礙,病情一直未有明顯好轉。這位媽媽對醫生的診斷頗為不滿:我兒子這麼優秀怎麼可有“精神病”,是原先的工作壓力導致的,有些藥不能吃。

兩位媽媽都很堅定,第一個媽媽認為孩子要為自己的問題承擔責任,需要被糾正;第二個媽媽相反,認為“孩子”(35歲的孩子)的問題是別人導致的,不需要治療,應該治療的是別人。

這兩個患者的治療都特別困難,因為家庭無法讓渡出足夠的空間用於實現個人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如此,父母更是如此:他們不能容忍家裡有一個失敗的孩子!

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魯克斯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而喪失信心的孩子,背後往往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家庭。

當每個人的歸屬感和價值感無法被滿足和實現時,家庭就會被焦慮包裹,無望、無力、無趣彌散在整個家庭中。此時,孩子會透過不良行為,尤其是與家庭期待相反的行為來迂迴實現內心的需求。

用刀片割傷手臂自殺未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家庭中存在功能不良的互動模式時,孩子或者在家庭中被當做孩子對待的成年人,往往會透過不良行為來試圖滿足內心的需求,具體的家庭動力機制如下:

█ 尋求關注

這樣的家庭對孩子是忽略的,或者對孩子採取了錯誤的迴應方式。父母很忙或者自身情緒不穩,無暇顧及孩子的內心需要。

此時,孩子往往以為只有得到關注,自己才是有價值和意義的,才會有歸屬感。他們會用盡一切辦法來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最終的大殺器就是家庭和社會不允許的極端行為。

自殺和自傷的孩子,通常不是真正的想死,他們只是渴望被認真地對待一回。

█ 獲取權力

家就像鋼筋混泥土鑄成的銅牆,看似堅固穩重,實則冷若冰霜,每個人都無比的自律而努力,但都不快樂。家人之間常用的溝通句式是“應該”和“必須”,慣常的態度是批評和指責,家庭的規則是不允許犯錯,更不允許表現出軟弱、無能和失敗。

這樣的家庭,只有勝利者才有說話和生存的機會。

其實,強勢的父母大都是紙老虎,他們都非常在意對方,尤其是在意孩子。

但是,孩子往往認為只有當我說了算或者至少不是由你發號施令時,我才有所歸屬。叛逆的孩子,常常是在尋求權力,他們不是恨父母,更不想傷害自己,只是渴望被溫柔地對待一回!

█ 報復行為

家庭中缺乏溫情,彼此之間冷漠寡淡,甚至會有羞辱、打罵等虐待行為,孩子成為實現家庭夢想的工具(人被物化)或者以無能的名義被忽視。

父母錯誤地以為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是將孩子物化為滿足自己未曾實現的願望的工具。父母認為很愛孩子,可是孩子感受到的是不信任、不滿意和被嫌棄,孩子以為父母愛的是那個優秀的自己,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孩子憤怒的是,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依然得不到認可。我得不到認可,那就不用努力了,我的不良行為至少能讓你們不那麼好過。

其實,孩子並不想傷害父母,只想被好好地愛一回!

█ 自暴自棄

當孩子使用了各種辦法,還是無法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時,常常會放棄,放棄從父母和他人那裡獲得關注和平衡權力的機會。

他們覺得自己不可能有價值和意義,會選擇自暴自棄,厭學或拒學、違法犯罪、吸毒或網路成癮、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甚至自殺。

此時,他們可能會恨父母,往往更恨自己,恨有多深,曾經對愛的渴望就有多大。

用刀片割傷手臂自殺未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因此,當一個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家長要嘗試讀懂這些“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

█ 孩子可能以不良行為(如:不做作業)來獲得關注:嗨,看看我,快點來看看我,你已經好久沒有關注我了!

█ 孩子可能以反抗或拒絕父母的建議來顯示權力:你制服不了我!

█ 孩子也可能以自我犧牲來“報復”父母:你們覺得成績比我重要,這讓我很傷心,所以我也要讓你們傷心!

█ 孩子的不良行為也可能在表達無力感:我真的不行,我真的不會,我真的做不到!

文章開頭提到的女孩,她的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是“報復”心態下的“自我毀滅”。

一個看待學習比女兒的命還重要的媽媽,可想而知這個女孩為何要如此“報復”:你們到底在意的是我還是成績!如果你們更在意成績,那我也不會讓你們得逞,我絕對不會好好學習!

第二個男孩渴望得到是一種權力,他從家庭關係中的失序逐漸延伸至社會關係中的失序,以至於被定義為精神疾病。

一個堅持認為自己的孩子無錯的母親,實則可能是在恐懼自己“創造”的產品被定義為“劣質”,因為這個定性將摧毀她的畢生心血,在母親的心理,她和孩子是一體的。

35歲的小夥子在母親眼裡還是個孩子,一個被家庭操控的成年孩子(巨嬰),他必須用被父母看起來失智的無序行為,才能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有序世界。

可悲的是,無論他怎麼失智無序,父母都堅信兒子沒有問題,並且滿懷慈愛地說:兒子,你是最棒的!要知道,她的兒子已經無法正常上學和工作十餘年。

35歲的他,真正需要的是在家裡被當成一個成年人來對待,並獲得成人在家庭中應有的權力地位,而不再是一個孩子。

當一個成年人用不良行為來試圖獲得成長時,他可能永遠都會是個孩子,這是成長悖論。但是,當不良行為背後的內心需求,被重要他人讀懂時,這個孩子就會獲得成長的機會。

用刀片割傷手臂自殺未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參考文獻:尼爾森,著,玉冰,譯《正面管教》京華出版社,2009。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閱讀原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