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港澳委員看甘肅丨歐楚筠(香港):一眼張掖丹霞 天下群山無“色”

簡介絲路歷史紅色基因擦亮丹霞底色早在四千多年前,張掖這片熱土就已成為農耕文化和青銅時代“四壩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回道張掖演出全程幾個小時

港澳委員看甘肅丨歐楚筠(香港):一眼張掖丹霞 天下群山無“色”

中國,甘肅,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這裡,有一座以國家經略名義命名的城市——張掖。來到這裡,開天之初的曠野,和人間煙火的輪替,剎那交匯,凝成永恆,足以激盪你的內心。

而張掖最有名的丹霞,也因有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絲路歷史人文薈萃的鍛造,成就了“一眼張掖丹霞、天下群山無色”的多彩世界。

港澳委員看甘肅丨歐楚筠(香港):一眼張掖丹霞 天下群山無“色”

天造地設滄海桑田形成丹霞本色

這是上仙遺落凡間的七彩調色盤,為色彩單一的大西北,增添了一抹最靚麗的本色。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發育的地層都為白堊系中下統碎屑岩地層,當地少數民族把這種奇特的山景稱為“阿蘭拉格達”,意思是紅色的山。

張掖丹霞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被《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編委會評為“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之一,享有“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全球最刻骨銘心的二十二處風景之一”“全球最美外景拍攝地”“中國品牌旅遊景區TOP20”等美譽。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峽谷、冰溝丹霞、外星谷、懸堂寺丹霞等多樣丹霞地貌,共同組成了張掖丹霞歷經滄海桑田形成的本色。

絲路歷史紅色基因擦亮丹霞底色

早在四千多年前,張掖這片熱土就已成為農耕文化和青銅時代“四壩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史記》記載了大禹導弱水於合黎的歷史。西漢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鑿通絲綢之路;霍去病三次出入張掖大破匈奴,河西走廊首次歸入漢王朝版圖;隋煬帝曾在焉支山大會西域27國君主使臣,史稱“萬國博覽會”;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有餘;佛教西行東漸的路上,僧人鳩摩羅什、玄奘均路過張掖。張掖大佛寺是我國現存西夏最大的佛教殿堂,木胎泥塑臥佛為世界之最,御賜金經被譽為稀世之珍。張掖是紅西初犧路軍征戰河西的重要戰場,也是路易·艾黎發起工合運動、建立培黎學校的主陣地,有重要紅色腳脫抖遺存甚幻戰46處。

悠久的歷史人文和紅西路軍浴血河西的紅色記憶已成為張掖丹霞最重要的人文底色。

港澳委員看甘肅丨歐楚筠(香港):一眼張掖丹霞 天下群山無“色”

文旅融合塑形鑄魂凸顯丹霞成色

如今,書張掖、畫丹霞、攝天地,已成為國內外眾多影視、書畫、攝影藝術家蜂擁而至的最好理由。《長城》《一個都不能少》《花木蘭》等影視劇在張掖丹霞取景拍攝;《裕固族姑娘就是我》《民樂情》《肝膽祁連》等舞臺藝術精品層出不窮;《回道張掖》《阿蘭拉格達》等大型文旅劇常態化演出。

此外,中國張掖汽車拉力錦標賽、騰訊益行家公益挑戰賽、生態馬拉松賽、戶外運動挑戰賽、全國露營大會、全國登山健身大會、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等品牌賽事活動落戶丹霞,使張掖丹霞聲名遠揚、蜚聲中外。

自然風光、人文歷史、藝術精品、非遺研學,讓張掖丹霞既有了“形”的壯觀,更被賦予了“魂”的深厚。

港澳委員看甘肅丨歐楚筠(香港):一眼張掖丹霞 天下群山無“色”

全域旅遊鄉村振興點亮丹霞特色

裕固族是甘肅獨有、全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少數民族,裕固族民歌、服飾、婚俗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穿上裕固族傳統服裝,漫步丹霞,體驗裕固族歌舞和民俗活動帶來的由衷歡樂,品味搓魚子、蒸餅子、丹霞特色宴、手抓羊肉、青稞酒等燦若星辰的張掖美食帶來的舌尖美好,你會愛上丹霞的柔情和裕固族朋友的熱情。

南來北往的人,既可以在丹霞自然人文景觀中追尋自己的詩與遠方,也可以在鄉土村落、街頭巷尾等最尋常的市井繁華中,品鑑張掖味道,感受人間煙火。

行遊張掖,遇見丹霞,成為對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一種期待。

這就是“中國彩虹山”造就的一片神奇瑰麗的多彩世界。曾經遺世而蒼涼,在歲月長河中穩固著自然根脈,與丹霞人家在這片蘊含悠長曆史的神奇土地上,共同生長。

如今,這多彩世界已為絲路重鎮金張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建設古色特色與彩色交相輝映的“彩虹城市”,打造體現未來性、充滿想象力、洋溢文化味的“彩虹城市會客廳”,將會讓古城張掖乘風破浪,奔向更好的詩和遠方。

(作者為甘肅省政協住香港委員,文中採用了有關官方和個人的資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