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關於春節這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你都知道些什麼?

簡介換門神、貼春聯、掛年畫等各項工作都要完備

紅纓樂是什麼

春節即農曆正月初一,古代也叫元旦、元日、元會、元朔、正旦、新正、新春等,而民間稱為新年。春節起源於原始社會的“蠟〔zha 乍〕祭”。蜡祭是古人在年終舉行的慶祝農業豐收的報謝典禮,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我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關於春節這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你都知道些什麼?

關於春節這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你都知道些什麼?

春節雖然是指農曆一年的第一天,但習慣上人們的過年活動往往進入臘月就已開始,一直延續到元宵節。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並饋送親友。《東京夢華錄》卷十明確記載:“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祭灶,送灶王爺上天,到除夕夜再接新灶王回來。年前還要“掃年”,即進行大掃除。它起源於古代人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掃除穢氣、晦氣、窮氣的重要活動。據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載,其時“士庶家不論貧富,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到大年三十,則是準備過年的高潮。換門神、貼春聯、掛年畫等各項工作都要完備。門神與春聯也因門第等級差異而有所區別。門神據說原來畫的是神荼、鬱壘二神,因二神形貌兇悍,可以除害,其實只是兩個武將的形象。唐代以後,大多以唐初的兩員名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為門神。據《三教搜神大全》所說,有一次唐太宗生病,聽到門外有鬼魅呼號,便命令秦叔寶和尉遲敬德身穿戎裝站在門外侍衛,當夜果然無事。於是,就命畫工繪出二人全副武裝的畫像,掛在宮門上。後代沿襲,二將便成了辟邪的門神。一般人家只大門貼門神,但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的住宅“衍聖公府”,則門神種類繁多,頗有講究。孔府的大門、二門、內宅門和外院的大門都是武門神,兩員大將身披鎧甲,頭戴紅纓盔,手執長杆金瓜(兵器)端正站立。府內各房裡外門上都是文門神,有“加官進爵”、“帶子上朝”、“福祿壽喜”、“子孫滿堂”、“當朝一品”等。後來也有在門上貼“福”字,以求得福的,但“福”字要倒著貼。倒貼福字,傳說起源於清代恭親王府。一年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寫了幾個斗大的“福”字,叫人貼在庫房和王府門上。有一個家丁因不識字,竟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恭親王的福晉(親王之妻)發現後,欲鞭打家丁。幸好大管家是個能說善辯的人,他怕主子怪罪下來牽連自己,慌忙跪倒解釋:“奴才常聽人說,恭王府福到了,如今大“福”真的倒了,乃吉慶之兆。”管家借用“倒”字的諧音進行詭辯,顯示了其隨機應變的才能,也正好迎合了福晉希望佳節得福的心理。加之福晉聽到過往行人都口中唸叨“恭王府福到(倒)了”,認為很吉利,不但沒有處罰大管家和家丁,還每人賞了50兩銀子。之後“福”字倒貼成為時尚,正貼反而為人所忌諱。

春聯起源於古代的桃符,但明確命名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清初陳尚古《簪雲樓雜說》載:“帝都金陵,於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之後,春節貼春聯便成為家家戶戶過節必不可少的專案。一般的春聯主要是表示喜慶、祝願吉祥的內容,但孔府則時時不忘“別尊卑”、“守禮法”。如孔府前上房貼的春節對聯是:“居家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勤儉,擇朋友,有益於己;處事尤宜慎,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子,無愧於心。”

除門神、春聯外,室內還要掛年畫。年畫是由門神畫演變而來的,但至少在宋代二者已經分流,年畫進入廳堂居室。現存最早的木刻年畫是宋版的《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其上畫有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四位美女,故又稱《四美圖》。明末清初,出現了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縣“三大民間木刻年畫”中心。河南朱仙鎮、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的年畫,在套印上亦各具特色。傳統年畫題材多以五穀豐登、春牛、嬰兒、風景、花鳥為內容,色彩鮮明,畫面熱鬧,很好地烘托了節日氣氛。因而直至今日春節掛年畫仍風行全國。

除夕與元旦是春節的正日,顯示尊卑禮法的活動也最多。春節祭神祀祖是第一樁大事,幾千年來一直延續不斷。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載:“每屆除夕,列長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諸天神聖之全圖也。百分之前,陳設蜜供(一種滿裹糖蜜的酥炸麵條粘合成塊狀的甜點)一層,蘋果、乾果、饅頭、素菜、年糕各一層,謂之全供。供上籤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寶等,謂之供佛花。及接神時,將百分焚化,接遞燒香,至燈節乃止,謂之天地桌。”這種祭神活動十分普遍,各階層雖然陳設繁簡不同,但大抵都要擺供燒香。祭祖活動則以孔府較為典型。每逢除夕,孔府公爺(即衍聖公)、太太都先後分別祭拜家廟、祧廟(遠祖廟)、影堂、慕思堂、新祠堂等,每桌擺10大碗供菜、兩盤饃、三杯奠酒,磕辭歲頭。公爺拜廟時,由贊禮生提著提爐、紗燈、罩子燈各一對在前面引導。太太拜廟則由女僕伺候,前後有隨從跟隨。此外還要拜佛堂、觀音菩薩。公爺、太太拜完家廟等處後回到堂樓,接著闔府人員、各房各作按次序集合到前堂樓,再給公爺、太太分別磕辭歲頭。

正月初一通常從半夜子時算起。子時一到,就開始“接神”,從此夜裡不許熄燈。接神一般是接財神或喜神。接神儀式是向財神或喜神的方向行百餘步,焚香叩拜,然後挑燈引路,接入家中。伴隨著張燈接神,還要燃放爆仗送年。而且在凌晨首次開啟房門,當即就要在庭前燃鞭炮放爆仗,以闢鬼邪妖祟,名之為“開門爆仗”。爆仗又名爆竹,產生於2000餘年前。當時古人用火焚燒竹竿,竹竿受熱爆烈開來發出聲響,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爆竹”,唐代也叫“爆竿”,後來演變成以紙卷火藥製成方又稱為“爆仗”和“鞭炮”。以爆竹闢鬼祟,其說始於漢代。據西漢東方朔《神異經》載,古代西方山中有一種一尺多高的人形怪物,叫作山魈〔xiao消〕。它不怕人,可是人要碰到它,就會發冷發熱害起病來。這種怪物最怕聲響,於是人們將竹竿放在火中焚燒,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山魈就不敢來攪擾了。於是爆竹闢鬼成為一種風俗。而於元旦開門爆竹,在南北朝時期已頗為盛行。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說:“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魈惡鬼。”這種習俗一直沿襲下來,至清代,顧祿《清嘉錄》亦說:“歲朝(元旦)開門,放爆仗三聲,雲闢疫癘〔li 歷〕,謂之‘開門爆仗’。”爆仗一般都用紅紙包皮,燃放後紅紙片鋪滿地面,謂之“滿地紅”,也是喜慶和吉利的象徵。

隨著開門爆仗的聲聲巨響,各種祭拜和拜年活動就開始了。在孔府,早飯前衍聖公先要再拜孔廟。公爺有時不去拜廟,就委派孔家老族長去拜孔廟。拜廟時有“百戶”、“管勾”、“詩樂”、“典籍”四路官員陪拜。孔子像前要供整豬、整羊、黃酒、檀香等,由贊禮生鳴唱,行三跪九叩禮,陪拜官員也陪同跪拜。祭完孔廟、家廟後,衍聖公及夫人開始用早飯。通常是擺酒席吃水餃,女僕們給公爺、太太每人敬一次酒,磕一個頭。正月初一吃水餃的風俗大約始於明代。至清代,“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麵作角而食之……舉國皆然,無不同也。”(《燕京歲時記》)餃子成為春節食品的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意思。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進餡裡,用以寄託對新歲的祈望。如包進金如意,表示來年萬事如意;包進糖和蜜,表示來年的日子更甜蜜;包進長生果(即花生仁兒),表示祝願健康長壽等。後來正月初一吃水餃主要盛行於北方,南方新年頭一餐則有所變化。有的人家吃麵條,寓意人人長壽;有的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也有的吃年糕,希求生活各個方面都一年更比一年高。

拜年正式開始後,先是在家內拜長輩,拜主人。《荊楚歲時記》說:正月初一,“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椒柏酒是用花椒和柏葉浸製的酒。古人認為,椒是玉衡星的精靈,柏是一種仙藥,服用能使人延年益壽。因而向家長拜年並進椒柏酒,有祝賀長壽的含義。而孔府早飯後,公爺和太太都坐在前堂樓屋門口,全府人員分別按部門來給公爺、太太拜年。首先由三班奉衛隊給公爺、太太各行三次禮。然後是孔林、孔廟及各房管事、各作僕役按次序拜年。最後女僕、丫環給公爺、太太等磕頭。拜家長後,各家各戶都紛紛走出家門,往來於上司、同事、親戚、朋友等處,登門拜年。這是表示禮敬,聯絡感情,加強交際的重要活動。出門拜年時,路上逢人都應行禮祝吉。也有本人不出門,“遣子弟代賀”的。自宋代始,在顯貴紳衿之間還流行一種“飛帖”拜年。即正月初一家主不親往,而是派僕人送賀柬給親戚和友人;接到賀柬者,也同樣回拜。而且即使是平素無甚交往之人,也大多飛帖道賀,故《文待詔集》有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明清時還時興一種“拜盒”,即將賀年片放在錦盒裡送給對方,以示莊重。拜年一般是初一至初五。如果初六至十五才登門,就是“拜晚年”了。

春節期間還有許多禁忌。古人把正月初一至初八依次定為雞、狗、豬、羊、牛、馬、人、穀日,並且用當天天氣的風雪陰晴來預兆其物一年的興衰。這是在古代科學和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祈求天地諸神保佑人口太平、莊稼茂盛、六畜興旺的一種願望。八日中人們最重視的是人日。每逢人日,人們便用七樣菜做成菜羹食用;用五色彩綢剪成人形,或雕刻金鉑為人形,貼在屏風上,也有的婦人戴在頭上,寓含人進入新年後形貌精神都一改舊態而成為新人之意;也有的製成花形首飾互相贈送,以祈福避災;還有的地區人日要登高宴會,吟賦詩歌。就是官府也在初七禁止行刑處決犯人。而其他七日,亦分別對雞、狗、豬、羊等不許屠宰。另外還有一些禁忌一直沿襲到現代。如正月初一至初三不倒垃圾,否則認為破財;同時禁動刀剪針線,忌摔壞東西,諱說“死”字等,否則認為不吉利。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在新歲之初祈望一年順遂的心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