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老何讀史雜記:中國古今天文曆法之演變

簡介在康熙一朝,《時憲曆》又由南懷仁主持進一步修訂完善,遂達到中國傳統曆法的最高峰

太初曆是什麼

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老何讀史雜記:

中國古今天文曆法之演變

老何讀史雜記:中國古今天文曆法之演變

天文曆法·圭表

《宋史·律曆志》:“古者帝王之治天下,以律歷為先;儒者之通天人,至律歷而止。歷以數始,數自律生,故律歷既正,寒暑以節,歲功以成,民事以序,庶績以凝,萬事根本由茲立焉。”

上古有太陽曆法,也有太陰曆法,也有觀測氣象物候的乾坤歷(《易經》曆法)。

夏、商、周時期的歷法,有所謂的“三正歷”。

三正歷,不僅歲首不同,季節劃分也不同(有雨旱或春秋兩季,或四個季節),每年月數也不同(10個月或11、12、13甚至更多個月)。

到戰國時期,人們根據一回歸年為356又1/4天的發現,創制“四分曆”,即確立四季曆法。但是,一些大國因地區不同,時序物候差異,或各頒佈自己的歷法,而有秦歷、楚歷、齊歷之別。

《四分曆》的誤差積累漸大,到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序嚴重錯亂。漢武帝乃命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對《四分曆》做了一次大的修訂,制訂為《太初曆》。

《太初曆》正式將“二十四節氣”編入其中,明確一年為12個月,形成了“陰陽合曆”的格局,基本確立了中國傳統曆法的體系。

此後,歷朝歷代多次改歷。其中影響最大的為四次,分別是:唐代的《大衍曆》、元代的《授時歷》、明代《崇禎歷》以及康熙的時憲曆法。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四次改歷都曾吸收西域天文學觀測及計算,都與外來文明的影響有關。

例如,唐代一行修訂《大衍曆》藉助了北印度的天文學。一行的老師是印度僧人善無畏。善無畏及一行在《開元佔經》中記錄了印度天文學的《九執歷》。

發源於尼泊爾、克什米爾的佛教傳到中國以後,透過西域進入中國,秦漢以後在中國盛行。伴隨著佛教的傳播,古代克什米爾、印度河地區的文化和天文學傳到了中國。

在隋唐之際,有多位來自克什米爾、印度的天文家在朝廷的司天監供職。

開元年間,中天竺高僧善無畏來到長安後,建立了中土密宗。善無畏秘傳天文曆法給弟子一行法師。

後來,一行受朝廷命制定大衍曆。大衍曆記錄了太陽週年運動規律,標誌著中國古代曆法體系的成熟,並對後來的歷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後,五代及宋代又多次重修曆法。

元朝蒙古軍隊三次西征,大批“色目人”進入中國。回回天文曆法也於此時傳入到中國。

公元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設立“回回星曆司”,招聘阿拉伯天文曆法專家主持天文曆法事務。

回回曆法是以月相紀時的“陰曆”。結合回回曆法,郭守敬編撰了元代的《授時歷》。

《授時歷》是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的又一座高峰,繼承中國本土曆法同時吸取了回回曆法的知識,比原先的歷法更為精準。

明朝建國後,在元代《授時歷》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修訂,制定了《大統歷》。

明末,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給中國帶來了歐洲的天文曆法知識。

徐光啟受崇禎命,引用湯若望等西洋傳教士,用“西洋新法”,編修了《崇禎新曆》。

清順治元年(1644年)七月,禮部提出:“定鼎燕京,應頒寶曆。據欽天監稱,改用新法推注已成,請易新名。伏候欽定,以便頒行”。

隨後清廷釋出攝政王多爾袞諭令,依據耶穌會士湯若望呈《西洋新法曆書》(即原明《崇禎曆書》)修訂的“新法正歷”,作為新王朝的法定曆書。此曆法即大清之《時憲曆》。

此曆法第一次頒行不久受阻,因楊光先等本土守舊官員攻擊而一度被貶廢。但康熙七年,因楊光先等複用的舊明曆法失時,康熙皇帝詔令重新啟用西洋新曆法。此後,新曆法遂以《時憲曆》為名暢行天下。

在康熙一朝,《時憲曆》又由南懷仁主持進一步修訂完善,遂達到中國傳統曆法的最高峰。

現在使用的農曆,是由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頒佈的《紫金歷》,此曆法基本延用清代的《時憲曆》曆法。紫金歷又稱夏曆,從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啟用,一直延續至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體曆法宣佈沿用民國時啟用的西方格里曆(現行公曆),採用公元紀年法。同時也保留了夏曆作為傳統曆法的使用。

夏曆採用干支紀年,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以後,改稱為農曆。

【清朝康熙年間的歷法之爭】

順治十四年(1657),欽天監前回回科明炫奏新法之誤,請“復立回回科,以存絕學”。新安衛官生楊光先進《摘謬論》、《選擇議》,攻擊新曆法。

康熙三年(1664),楊光先覆上《請誅邪教狀》,羅織罪名,誣陷湯若望等耶穌會士謀反。翌年朝廷判湯若望等遲凌及處斬。其中一條最重要罪名,是時憲曆公然宣稱為依據西洋曆法。但在湯若望預定的行刑之日,京師發生地震,震動朝野。於是湯氏被康熙特赦,只殺了李祖白等5名欽天監官員,“時憲曆”亦遭廢止。

此後楊光先乃出任欽天監正,吳明煊(明炫之弟)為監副,以回回曆法為據“複用大統舊術”。行之數年,節氣物候誤差日大。持新法之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等,遂與持舊法之楊光先等交爭不已。

康熙七年(1668)十一月,康熙派欽差察勘兩造實際觀測,證明新曆法優準於舊曆法。於是楊光先被革職,擬斬首,後以年老而遭赦免,改流放邊疆。

康熙任南懷仁為欽天監副,於康熙九年(1670)全國復行依據西洋新法推算的時憲曆。

此曆法流傳到今天,小有修訂,即今日的所謂農曆、夏曆。

(2019-10-29)

點選下方“

閱讀原文

”檢視更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