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今冬寒冷會加倍嗎?聽湖南氣象專家解讀

簡介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地表氣溫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到三倍,稱之為北極放大效應,使得赤道與極地之間的溫差明顯減小,西風帶也就變得鬆弛,鎖定作用減弱,極地冷空氣更加容易找到出口大舉南下,導致極端冷事件發生

敲地面會影響強度嗎

今冬寒冷會加倍嗎?聽湖南氣象專家解讀

“好冷啊!”“雪真大!”立冬以來,一場大範圍強寒潮席捲我國中東部地區,內蒙古、東北地區遭遇大暴雪,且還在持續。在全球變暖的當下,這種“斷崖式”強降溫和大範圍雨雪天氣,讓人感到異常寒冷。氣勢洶洶的強冷空氣,連續作祟的“雙峰型拉尼娜”,也讓人備感擔憂:今年冬天,會出現災害性的極端天氣嗎?又會對湖南有何影響?

11月10日,省氣候中心預計,今年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我省平均氣溫總體接近常年,湘北為5~7℃,較常年略偏低,湘中及以南地區為7~9℃,比常年略偏高。但冷暖起伏大,有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強度較強,主要可能出現時段為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極端最低氣溫湘中以北地區-5~-3℃,其他地區-4℃~-2℃。

【現象】

高溫乾旱暴雨,今年湖南氣候很異常

本週開始,一場罕見暴雪打亂了東北等地朋友們的生活。超半米的積雪堵住了大門、車被厚厚的積雪掩埋、地面被積冰覆蓋……截至目前,內蒙古東南部、吉林西部、遼寧中西部多地的積雪深度均打破了1951年以來的歷史紀錄。

氣象專家解釋,東北及內蒙古地區,在本輪寒潮過程中,降雪量如此之大,積雪厚度如此之深系多個天氣系統迅猛發展,冷暖空氣激烈交匯導致的。對於內蒙古來說,更嚴重的是,如果後期積雪不能儘快消融,將會形成嚴重“座冬雪”,對牧區、半農半牧區的飼料儲備是嚴峻的考驗,甚至有可能引發白災。

不止北方。“今年以來,湖南天氣氣候異常也表現得十分明顯。”湖南省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專家謝益軍介紹,一是平均氣溫和高溫日數均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的平均氣溫20。1℃,偏高1。4℃,排歷史第一;高溫日數為52。1天,較常年偏多1倍,排歷史第一,其中株洲、湘潭、衡陽、永州北部、郴州北部等地33個縣市區累計高溫日數超過70天。

二是降水分佈極為不均,雨水集中期明顯,5月10日至6月4日、6月27日至7月4日出現兩段雨水集中期。第一段雨水集中期全省平均雨量308。4毫米,偏多90。7%,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第二段雨水集中期強降雨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暴雨強度達到“特強”級別。

三是出現三次明顯的階段性氣象乾旱。主要乾旱時段為6月中旬至下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9月初至10月上旬。

【原因】

全球變暖+拉尼娜影響

極端天氣成新常態

全球變暖加劇了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過去“幾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正在成為新常態。

“拉尼娜也是導致全球氣候異常的重要原因。”謝益軍告訴記者,繼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結束後(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今年7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下降,10月進入拉尼娜狀態,今冬再次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即連續兩年冬季發生“雙峰型拉尼娜”。

謝益軍介紹,它透過海洋-大氣的相互作用,通常容易造成我國冬天變得冷一些,夏天變得更熱一些,我國容易形成南旱北澇的降水格局,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生成及登陸我國的颱風比常年多。據省氣候中心統計,拉尼娜發展年的冬季我省偏冷、次年汛期全省大部降水偏少的機率較大,其中1951年至1999年,拉尼娜年我省冬季氣溫偏低佔比超過80%(10/12),2000年以來佔比減少為50%(3/6)。

“由於氣候系統的複雜性,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不盡相同,也難以簡單地以冷暖或者旱澇來判斷,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更多地表現為旱澇或者冷暖交替變化劇烈的階段性特徵。”謝益軍說。

釋疑

兩者其實並不矛盾

強寒潮“打臉”全球變暖?

有人說,這次超強寒潮席捲我國,是對“全球變暖”說法的一次“打臉”。

“強寒潮與全球變暖看似對立,其實並不矛盾。”謝益軍認為,這次超強寒潮席捲我國,恰恰是由於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體現,即氣候極端化。年初超級寒潮橫掃北美,也是如此。正常情況下,由於赤道和極地之間存在巨大溫差,在地球自轉作用下形成中緯度西風帶,將極地冷空氣緊緊“鎖”住,溫差越大,西風帶就越強,這種鎖定的作用也越強。

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地表氣溫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到三倍,稱之為北極放大效應,使得赤道與極地之間的溫差明顯減小,西風帶也就變得鬆弛,鎖定作用減弱,極地冷空氣更加容易找到出口大舉南下,導致極端冷事件發生。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藍皮書表明,近年來我國極端冷事件次數總體是減少的,但極端冷事件的強度並未減弱。“也就是說,伴隨著全球變暖的,往往並不是普遍而均勻地升溫,而是像蹺蹺板一樣,要麼極端的熱,要麼極端的冷。”謝益軍表示。

謝益軍提醒,今年以來的種種極端天氣,是大自然向人類敲響警鐘,我們需要從改變自身生活方式做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來源:長沙新聞廣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