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簡介如:希望對方在自己身邊,並及時迴應自己而感到安全,希望有較多的身體接觸,與對方長時間分離時會感到焦慮等等恐懼型依戀的人在童年通常遭遇過父母的情感忽視,如果父母對ta的誕生本身是不期待的、無準備的或者是漠視的,並且對孩子的需求表現出冷漠和無動

恐懼型依戀是什麼表現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最近,《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張新成扮演的“小哥”賀子秋賺足了觀眾們的眼淚。

特別是前幾天的更新中,被迫留在國外九年的賀子秋終於回到家,看著家人們其樂融融,自己卻不敢進門的場景,更是讓人心疼。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人,明明很在意卻不肯說出來,明明很喜歡對方,卻總是和對方保持距離,或者,你就是這樣的人。

這實際上是恐懼型依戀的表現,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依戀型別中的恐懼型依戀。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在冷漠與疏離中渴望愛

恐懼型依戀是依戀型別的一種,最早提出該理論的是英國的精神分析師John Bowlby。

這個理論最早是用來解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依賴,也指成年人之間渴望與另一個人建立親密的情感聯絡的傾向。

後來心理學家Kim Bartholomew 根據“焦慮被棄”和“迴避親密”為指標,將成人依戀分為:安全型、痴迷型、迴避型,迴避型又可分為疏離型和迴避型兩類。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恐懼型依戀屬於不安全依戀,其特點是高迴避高焦慮。

對於這一類人來說,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焦慮被棄的程度很高,會因為害怕被拋棄努力討好對方。

對方稍有疏遠,他們就會感受到被拋棄的恐懼。

同時,為了避免遭到拋棄,他們往往會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很高的迴避性,排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甚至保持單身。

就像是《以家人之名》中,被李海潮收養的賀子秋,因為害怕再次被拋棄,在家裡總是小心翼翼。

7歲的他,會在半夜偷偷爬起來幫爸爸洗衣服。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吃飯的時候,把麵條裡的排骨夾出來給給妹妹吃,撒謊說自己只喜歡吃青菜。

在麵館幫爸爸幹活時,會因為客人的一句“要把他送走”的玩笑話偷偷掉眼淚。

但是在不得不出國九年以後再回來,他卻只敢在家門外面徘徊,不敢面對想念已久的家人們。

因為他害怕妹妹不原諒他的離開,他擔心家人們已經不再需要他了。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是什麼決定了你的依戀型別?

根據心理學家鮑威爾的依戀理論:害怕與父母分離,害怕被父母拋棄,是進化造成的人的天性。

嬰兒沒有自己存活的能力,只有依賴父母的照顧,獲得父母的足夠關注,才能夠健康的成長。

因此,在與父母分離時,嬰兒會透過哭泣、尖叫等行為來表示拒絕。

依戀理論的核心在於“被依戀的那個人是不是在自己身邊的,容易找到,對自己充滿注意力的”。

如果父母是在孩子身邊的,對孩子的需求能夠及時迴應,給出積極反饋,嬰兒就會感到安全、愛和自信。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就會比較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戀。

《以家人之名》中的李尖尖,儘管母親去世,但是父親卻同時擔當了父母的雙重角色,給予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兩個哥哥也對她有求必應,因此,在她的成長中,始終是快樂的和充滿安全感的。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反之,如果父母對於孩子的需求表現出冷漠、無動於衷、嬰兒就會嘗試用各種辦法找回父母。

假如無論如何父母都不對孩子做出迴應,或者做出的迴應時而積極時而消極,讓孩子難以把握親密的尺度,孩子就會陷入抑鬱和絕望,形成不安全型依戀。

兒童時期形成的依戀型別,也會相應的延續到成年以後的親密關係中。

1987年,Hazan第一次將嬰兒的依戀型別到成人戀情的研究中,發現成人的戀情本質上也是一種依戀,並且和嬰兒-父母間的依戀有性一定的相似性。

如:希望對方在自己身邊,並及時迴應自己而感到安全,希望有較多的身體接觸,與對方長時間分離時會感到焦慮等等

恐懼型依戀的人在童年通常遭遇過父母的情感忽視,如果父母對ta的誕生本身是不期待的、無準備的或者是漠視的,並且對孩子的需求表現出冷漠和無動於衷。

孩子在嘗試爭取父母的注意力沒有成功後,就會嘗試掩藏起對父母的需要,迴避一切依戀需求和親密接觸,逐漸形成恐懼型依戀。

在成年以後的親密關係中也會表現出焦慮和迴避共存的特質。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恐懼型依戀的人還“有救”嗎?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一個人一生的依戀型別是不會改變的嗎?

並不是。

我們已經形成的依戀型別,會隨著經驗的不斷增加,被逐漸更新和改寫,有的時候甚至會完全重建。

像是《三十而已》中的陳嶼,一開始就具有很多恐懼型依戀的特質。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儘管他非常愛鍾曉芹,在戀愛一開始也會為對方做很多事,希望愛的人開心。

但是在進入婚姻以後,他卻表現出高迴避的的特點,他拒絕愛人多溝多陪伴的需求,兩個人分床而睡。

會因為工作忘記愛人的生日,工作上遇到困難也從不去向愛人傾訴。

甚至於在鍾曉芹意外流產以後,不但沒有安慰對方,反而是冷冰冰的嘲諷,這使得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降入冰點。

直到鍾曉芹提出了離婚,他才開始發現自己的問題,開始嘗試改變。

被全網心疼的賀子秋:嘴上說不需要可憐,心裡卻在吶喊別不要我

他不再回避向對方表達愛意,表現對對方的佔有慾。

在鍾曉芹工作中被冤枉賣假貨,並因此遭受到網路暴力時,陳嶼甚至願意為她深入險境,去假貨工廠蹲點,查明真相。

正是他的這些改變,讓鍾曉芹看到了他對自己的愛,最後兩個人才能和好如初。

但是,我們都不會希望自己和愛人走到分手的那一步才開始尋求改變和挽留。

如果你發現你現在的依戀型別已經讓彼此在親密關係中感到痛苦,可以嘗試採用以下方法做出改變。

1 寫自我小傳:

Dan Siegel 認為:“透過理解早年經歷,可以來逃脫自己被不安全依戀模式定義和禁錮的境地。”

想要理解自己的早年經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嘗試寫自我小傳。

回憶過去的經歷,並且審視這些經歷的原因。

依戀型別的形成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有關,回憶過去父母對你的態度和方式,如:“父母對我冷漠,並不是因為我不值得愛,只是因為他們也還沒學會如何對孩子表達愛。”

重塑對過去經歷的認知,有助於你從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和迴避中走出來。

2 運用“情緒ABC”理論轉變觀念:

“情緒ABC理論”中,A表示發生的事件,C是指事件的後果,同樣的事件A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C,這是因為作為中介的信念B有所不同。

對於恐懼型依戀的人,當一件事發生,他們往往會傾向於產生消極的信念,因此會導致不好的結果C的出現。

如:你給對方發訊息,對方沒能及時回覆,安全型依戀的人會考慮,對方可能在忙,可能是手機沒在身沒看見。

而恐懼型依戀的人往往會認為,這是對方不愛自己或者對自己不耐煩的表現,因此會逐漸減少和對方的聯絡。

所以,嘗試改變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轉變自己的消極認知,哪怕是去問一問對方當時的想法,也比讓自己陷入你難以擺脫的消極的想法要好。

3 嘗試主動暴露自己的脆弱和情緒:

這其實是主動和對方建立連結的一種方式。

你可以嘗試適度向對方表明自己的情緒和脆弱,如“我最近工作壓力有點大,感覺很累。”或者”這件事我自己沒辦法決定,想要聽聽你的意見。”

傾訴不僅會減輕你自己的壓力,得到安慰與關心。

也會讓對方感受到被需要,有參與進你的生活中的感覺,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升溫。

真正愛你的人,根本不在意你表達真實的自己,壓制自我和拒絕我溝通,反而會傷害彼此的感情。

- THE END -

- THE END -

壹點靈,關注個人心理成長,陪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