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只靠戰爭真的能夠實現一個國家的統一嗎?

簡介今天我們揭露歷史上民族征服的殘酷性、野蠻性,其目的絕不是煽動民族仇視心理,而是為了使各民族人民清醒地認識今天的民族大團結來之不易,我們的先人曾為此付出過高昂的代價,從而更加珍惜各民族間的兄弟友誼,更緊密地團結起來

野蠻的征服者是什麼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對野蠻的征服者民族說來,其戰爭本身是一種經常的交往形式,在傳統的、對該民族來說唯一可能的原始生產方式下,人口的增長需要愈來愈多的生產資料,因而這種形式也就被愈來愈廣泛地利用著,可見戰爭在古代社會,尤其當人類剛剛跨進文明門檻時,常常是野蠻民族實現自己某種目的手段。它的後果是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摧毀了大批的生產力。而在某種有限程度上所發生的民族間的交往,僅是民族征服的副產品。每一次民族征服都伴隨著殘忍的屠殺虜掠,是被征服民族文明的劫難。既或是征服民族和被征服民族的社會經濟因素髮生一種互相作用,產生一種新的、綜合的生產方式,既或是社會經濟形態先進的民族征服,給被征服民族的社會經濟帶來某些畸形發展。

只靠戰爭真的能夠實現一個國家的統一嗎?

但同高昂的代價相比,也沒有太多值得肯定的價值。那種為征服而引以自豪,為赫赫武功而津津樂道,一是爭於力氣的遠古時代一種狹隘的民族心理的反映,為今天所不取。清初的武力統一是落後的野蠻的滿洲貴族對以漢族為主體的其他民族的一次洗劫。它帶來的是經濟破壞、遲滯,文化淹設、禁燬,人民流離、慘死,留給被征服民族以深刻的心理創傷。今天我們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不能對凡是歷史上存在過的就一概視為合理的。對於雖然在歷史上存在過,但卻不合理的東西就要給以揭露批判,這樣才能借鑑過去,教育當代。有的同志為了強調清朝武力統一的貢獻,為了說明滿洲貴族強加於各族人民的政府的合理性,竟歪曲人民群眾的抗清鬥爭,這在道義上是說不過去的。

只靠戰爭真的能夠實現一個國家的統一嗎?

洛克講,社會也只有以人民的同意為基礎,但是野心使世界上充滿了紛亂,以致在構成人類歷史的這樣大的一部分戰爭的喧噪聲中,大家很少注意到這種同意,因此,有許多人就把武力誤認為人民的同意,認為征服是政府的起源之一。據此,我們認為社會和政府是建立在人民同意基礎上的。如果一個政府無視人民的利益,蔑視人的價值,只是憑武力維持其成立,那麼人民就有足夠的理由否定它、抵抗它。這正如一個侵略者由於使自己同另一個人處於戰爭狀態,無理地侵犯他的權利,因此,決不能透過這一不義的戰爭狀態來獲得支配被征服者的權利,對於這一點,人們都很容易同意,因為人們不能想象強盜和海賊應當有權支配他們能用強力制服的人,或以為人們須受他們的非法強力挾制下作出的諾言的約束。

只靠戰爭真的能夠實現一個國家的統一嗎?

如果一個強盜侵入我家用刺刀對向我的喉嚨,逼我立約將我的產業讓渡給他,這會使他獲得任何權利的根據嗎?列寧在《民族問題提綱》一文中指出:一切民族都有成立單獨國家或自由選擇他們願意參加的國家的權利。所以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抗清鬥爭是正義的愛國主義壯舉,史可法、鄭成功、李定國等人不畏強禦,以高風亮節彪炳青史。吳三桂、洪承疇、尚可喜之流為虎作倀,以奴顏卑膝而遭千古唾罵。清初滿洲貴族燒殺虜掠給漢族人民造成深重的心理創傷,清初的民族壓迫的政府是滿族之外各族人民所不願接受的,所以以漢族人民為主的廣大人民有權力否定它、推翻它。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是有其深刻歷史背景的,它反映著各族人民否定滿洲貴族強加給人民的非法政府的願望。

只靠戰爭真的能夠實現一個國家的統一嗎?

今天我們揭露歷史上民族征服的殘酷性、野蠻性,其目的絕不是煽動民族仇視心理,而是為了使各民族人民清醒地認識今天的民族大團結來之不易,我們的先人曾為此付出過高昂的代價,從而更加珍惜各民族間的兄弟友誼,更緊密地團結起來。今天我們重提民族間不愉快的往事,不會增加民族間的對立情緒,因為人對人的剝削一消滅,民族對民族的剝削就會隨之消滅。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一消滅,民族之間的敵對關係就會隨之消失。民族是個歷史的範疇,民族融合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必然規律。暴力、戰爭、掠奪等被視為民族融合的時代已成過去。當代或將來的民族融合必然是在自願的基礎上,透過各國家、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往來實現。

只靠戰爭真的能夠實現一個國家的統一嗎?

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的發展,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頻頻發生,不同的文化心理、風俗習慣互相影響、互相滲透,民族間差異必然逐漸縮小,共同的東西必然逐漸增多,文化心理,風俗習慣趨向一致,這是平等的、無痛的民族融合,是當今乃至將來的主要趨勢。從上面幾個方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武力統一沒有滿足發展經濟的社會需要,沒有滿足提高地位、改善生活、實現自身價值的人民需要,也沒有很好地滿足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的國家需要,這是對清代武力統一的基本價值認識。那麼,對於明清之際尖銳對立狀態中的兩種風雲人物要如何評價呢?這恐怕就不會是十分困難的問題了。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首領,他們一生的主要活動,早已遠遠超越了民族自衛的界限,把一場災難性的不義戰爭強加到中原各族人民的頭上,他們的業績沒有什麼值得頌揚的。

只靠戰爭真的能夠實現一個國家的統一嗎?

吳三桂、洪承疇、尚可喜之流投降滿洲貴族,助紂為虐,應該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史可法、鄭成功、李定國等人,為保衛民族文化和家園,奮起抵抗滿洲貴族的武裝征服,他們的業績和精神早已化作愛國主義的寶貴遺產,哺育和陶冶著中華民族的代代精英,為中華的崛起自強不息。如果把明清之際交戰的雙方都同樣肯定,那歷史將是一片混沌,毫無是非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