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 由 80後人生逆襲指南 發表于 單機遊戲
  • 2022-06-28
簡介但是蘇聯對芬蘭常懷覬覦之心是很正常的,戴蒙德在書中分析說,芬蘭和蘇聯接壤,而且這條邊境線非常狹長,可以說一旦德國或者其他的國家對蘇聯有什麼不軌行為,那麼必然會考慮從芬蘭進攻蘇聯

轟炸機雞尾酒怎麼做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作者:Ansel

配圖:網路侵刪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近來收到了中信出版社的贈書《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折點》,作者是美國學者賈雷德·戴蒙德,而他不僅僅是著名學者,同樣還是普利策獎得主、暢銷書《槍炮、細菌和鋼鐵》的作者。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在這本書中他再一次試圖從歷史出發,去探索國家面臨危機時的解決策略。

在第一章,戴蒙德就提到了芬蘭,並講述了二戰時期常常被人忽視的蘇芬大戰。

如今我們看芬蘭,它是一個高福利、民主化的北歐國家,人民幸福感很高,而且國民收入也很高。

戴蒙德說「芬蘭因科技和工業舉世聞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其國內人均收入水平可以和德國及瑞典相提並論」。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然而人們沒能想到的是,在歷史上這個國家在長達數十年和蘇聯老大哥以及之後的俄羅斯保持著極好的關係,而在歷史上更是蘇聯老大哥的跟班。

這一切都要從1939-1940的冬季戰爭(亦稱蘇芬戰爭)說起。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1.蘇芬戰爭

戴蒙德認為芬蘭人對自己的民族認可度是比較高的,首先就是他們的語言很特殊,是屬於印歐語系之外的小語種「芬蘭—烏戈爾語族」,而且他們的文化本質上與其他斯堪的納維亞人有所區別,所以他們樂於作為一個獨立的小國存在。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關於芬蘭,在歷史上芬蘭一直是瑞典和俄國的爭奪物件,很多時候它都被瑞典所控制,直到19世紀初才被俄國吞併,但意外的是芬蘭在歸入俄國期間一直都有很大的自治權,從貨幣到議會,他們都可以完全獨立於俄國,而且芬蘭人可以說自己的語言。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這一切直到1894年新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即位,當時尼古拉·博布里科夫被任命為芬蘭大公國總督,開始實行高壓統治直到1917年一戰結束,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於是芬蘭緊接著宣佈獨立。

但是芬蘭的獨立並沒有帶來和平,反而引發了國內「紅」和「白」兩大勢力的內戰,白軍是由德軍協助的,而紅色陣營則是由蘇聯協助的,戰爭引發了內部矛盾導致萬人以上的傷亡,可以說這在一個人口相對稀少的小國裡,這個傷亡比例是十分恐怖的。

但幸好在內戰後紅白雙方及時和解,並透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政治問題,這最終促成了國內矛盾化解,使得芬蘭強化了本國的民族意識,將矛頭一致對外。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而當時他們比較恐懼的就是鄰國老大哥蘇聯。

首先是芬蘭的政治體制與蘇聯不同,其次,芬蘭先前被俄國的上一代沙皇的殘暴統治蹂躪過,他們很擔心自己爭取過來的獨立再次被奪走。

戴蒙德提到的一個細節就是,芬蘭人瞭解斯大林領導的蘇聯政權在其與芬蘭國界以東的一些無人區建設鐵路和機場。

「這些鐵路有一條直達芬蘭,終點是沒有設定邊界的森林中央」

可以說「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

所以在20世紀30年代,芬蘭人也不甘示弱,不僅加強國防和軍備,同樣建立了一條曼納林防線,這條防線把芬蘭東南部和蘇聯的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分開了。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但是蘇聯對芬蘭常懷覬覦之心是很正常的,戴蒙德在書中分析說,芬蘭和蘇聯接壤,而且這條邊境線非常狹長,可以說一旦德國或者其他的國家對蘇聯有什麼不軌行為,那麼必然會考慮從芬蘭進攻蘇聯。

歷史上法國、英國、德國都從芬蘭這邊入手對俄國進行攻擊,由此芬蘭可以說是處在蘇聯的臥榻之下。

如果芬蘭不除掉,蘇聯又怎能安睡呢。

所以蘇聯憑藉著自己的強大軍事實力開始向周邊國家施壓,而為了國家利益,斯大林和希特勒竟然在1939年破天荒地停止了敵對,並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史稱《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由此蘇聯和德國彼此開始了自己的「遠交近攻策略」,試圖在大戰來臨之前先瓜分掉這些小國。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首先遭殃的就是波蘭,德國取了波蘭西部,蘇聯搶了波蘭東部,至此一個獨立國家——波蘭徹底被兩大巨頭瓜分。

隨後德國繼續向周邊國家施壓,並把作戰重點放在了自己的西部,對抗英法。而蘇聯則儘可能地向西延伸,先後對波羅的海四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施壓。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那個時候蘇聯對四國的要求是在境內建立軍事基地,並且要求蘇軍有自由出入這些基地的權利,其他三國屈服了,但是等到1940年6月,這些國家被蘇聯理所當然地吞併了。

而在1939年10月,蘇聯藉著勁頭同樣向芬蘭施壓,提出了兩個霸王條款:

1。 蘇聯和芬蘭兩國的邊界必須遠離列寧格勒,因為邊境太靠近列寧格勒,敵軍轟炸起來會比較方便(這個要求簡單來說就是芬蘭割地)。

2。 要允許蘇聯在芬蘭南部靠近首都赫爾辛基的地方建立海軍軍事基地,並且還要求佔有一些芬蘭灣的小島。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這兩個要求一提,芬蘭政府一下子就炸了,注意,這裡面芬蘭政府內部各個勢力包括芬蘭的紅色勢力都一致反對蘇聯提的要求,反而是當時芬蘭的曼納林將軍認為芬蘭軍隊在蘇聯面前太弱,應該多做出點讓步(注意,這個曼納林將軍在和談的時候看似有點軟弱,但是在日後的冬季戰爭中卻非常給力)。

當然芬蘭政府的拒絕也是有道理的,正如戴蒙德說:「第一,芬蘭人覺得斯大林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要拿下整個芬蘭;第二是因為芬蘭人覺得斯大林也只是唬人,不會真的用武力侵佔芬蘭;第三,芬蘭相信傳統友國會在戰爭發生的時候提供幫助;第四,芬蘭認為就算蘇聯攻入芬蘭,芬蘭也能撐半年。」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就這樣冬季戰爭在1939年11月30日爆發,蘇聯詐稱芬蘭的炮彈在蘇聯領土爆炸,幾個蘇聯士兵傷亡(戴蒙德說赫魯曉夫後來承認這些炮彈確實是蘇聯自己人發的)。

戰爭一開始,蘇聯對芬蘭就進行了轟炸,大多數城市都遭到了轟炸,戴蒙德寫道「芬蘭的平民傷亡人數達到了二戰時期平民傷亡人數的10%」。

而戰爭雙方的實力也很懸殊,蘇聯用了4支軍隊總共50萬人的兵力進攻芬蘭,而芬蘭傾盡全國之力也只有12萬人的軍隊。而且從軍備上,蘇聯有坦克、現代戰機、火炮,而芬蘭基本上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而且據戴蒙德所知,芬蘭士兵還接到命令,為了節省彈藥,必須等待蘇聯人靠近了才可以開槍。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當然芬蘭人也沒有想著能夠打贏蘇聯老大哥,只是說盡可能地拖住斯大林的軍隊,讓蘇軍知難而退。

當時蘇聯的外長莫洛托夫在蘇聯大軍轟炸芬蘭的時候表示,蘇聯飛機投放的不是炸彈,而是麵包,所以芬蘭軍民戲稱那是「莫洛托夫麵包籃」,而且他們還用酒精自制了燃燒彈,並說要回請「莫洛托夫」。

由此將這種「土製燃燒彈」稱為「莫洛托夫雞尾酒」,這種炸彈專門用來對抗蘇聯坦克。但是可想而知這種炸彈效果很弱, 而且芬蘭的反坦克部隊死傷大多也在70%以上。

更何況在這場蘇芬戰爭中,芬蘭並沒有等來外援,除了1萬2千名外國志願兵,德國、英國、法國、美國都無動於衷,只會一個勁敷衍。

1940年2月底,芬蘭實在是抵擋不住,於是準備和談,但當時的英法依舊忽悠芬蘭頂住蘇聯壓力。

時任法國總理的達拉第還發了緊急電報說,他們會在3月底發5萬援軍和100架轟炸機,援軍會透過陸路穿過挪威和瑞典到達芬蘭。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事實證明那不過是一場忽悠,芬蘭人被當作了炮灰,繼續抵抗了一週,隨後1940年3月,芬蘭和蘇聯和談,不僅僅割出了整個卡累利阿省,更是允許蘇聯佔有漢科港作為海軍基地,而蘇聯最終也沒有進一步吞掉芬蘭,這場戰爭想來還是有些威懾力的。

緊接著,蘇聯吞掉了之前駐軍的波羅的海三國,進而準備和德國正面交鋒。

2. 繼續戰爭

但是和平的時間不長,1941年希特勒決定進攻蘇聯了,而這個時候芬蘭就被夾在了中間,要麼幫蘇聯要麼幫德國,無論是哪種選擇看起來都很糟糕。

芬蘭當時沒得選,如果想要從蘇聯那裡拿回自己的土地和完整主權,那麼它就只能幫德國,而且戴蒙德也寫到「當時大部分專家都認為德國會勝利」。

於是,1941年6月25日,蘇聯和芬蘭再次開戰,這個時候芬蘭基本上是調動了1/6的人口和蘇聯開戰,基本上是舉全國之力了,當時芬蘭一舉拿下卡累利阿,而且把原本屬於蘇聯的那塊卡累利阿東部也拿過來了,當然芬蘭也不是對納粹德國有好感,他們也不願圍捕猶太人,只是把德國當作自己的共同作戰國,而且芬蘭還拒絕和德國一起圍攻列寧格勒。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不過芬蘭人得失沒多久,之後蘇聯開始反擊時,他們就先解決了芬蘭的曼納林防線,但是隨即就撤兵了,因為他們把主力都調往柏林去和英美兩軍爭奪地盤了。

而芬蘭政府也十分聰明,1944年6月,芬蘭政府等著前線戰事剛穩定,就連忙飛往莫斯科去尋求和談,並簽署了新的合約,當時蘇聯政府要求很嚴苛,不僅和先前的要求一樣,同樣要要求芬蘭在北冰洋的港口和鎳礦廠,芬蘭政府當時也答應了,並且驅逐了在芬蘭境內的20萬德國駐軍。

二戰後在蘇聯的壓力下,芬蘭政府還不得不順從蘇聯的意思起訴自己先前政府官員,並宣佈他們在戰時採取保衛芬蘭的政策是非法的。

可以說這是極其屈辱的,但是芬蘭人做得很有策略,只是象徵性地將這些官員關入舒適的特殊監獄等刑滿之後再予以重任。

在經歷了這場危機之後,芬蘭可以說百廢待興,而且又是負罪之身。但是他們頭腦靈活,開始實行「巴錫基維—季科寧路線」(也就是一切以蘇聯馬首是瞻)的政治方針。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除了自己的國家獨立主權不讓之外,芬蘭在一切問題上都給蘇聯最優厚的待遇,由此逐漸轉型成為了蘇聯的頭號小弟。

在他們的認知中,只要蘇聯覺得芬蘭不安全,芬蘭就沒法安全,所有芬蘭人只能不斷地取得蘇聯以及之後俄羅斯的信任方才可以穩步發展。

而此後他們的發展確實也很有優勢,因為芬蘭在小心翼翼地與蘇聯政府建立互信關係時,他們同樣漸漸融入歐洲共同體的發展(雖然前期拒絕了馬歇爾計劃),而且除了聯邦德國外,蘇聯也將芬蘭作為了自己與西方勢力競賽時的溝通橋樑,西方的物資和技術常常就是透過芬蘭被蘇聯進口到國內的。

二戰時鮮為人知的冬季大戰,芬蘭為何在戰後成為了蘇聯頭號跟班?

此後,芬蘭更是重視國家教育穩步發展,他們國內的治安很好,根據戴蒙德說在過去一整年裡,芬蘭警察在執勤的時候總共只開了6槍,其中5槍只是為了示警。

很多人諷刺芬蘭這種認蘇聯為大哥的行為是懦夫之舉,但是確實是芬蘭的權宜之計,所謂遠水救不了救火,遠親不如近鄰,芬蘭如果不怎樣做很可能就會影響自己的獨立主權和發展,反而採取了這種方式,芬蘭不僅熬出了頭,而且還得了利。

這其實就說明國家的發展和外交在根本上是由利益決定的,正應了一句老話,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