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隱形”的蘇聯秘密城市:背後有段不光彩歷史,被官方隱藏數十年

簡介事故發生後,蘇聯當局沒有對附近居民作出任何通知,而是在爆炸一週後陸續將附近20餘個城鎮和村長的1萬餘人疏散

1倫琴相當於多少輻射量

提起蘇聯時代的核災難,不少人總會立馬想到切爾諾貝利事故。此次災難的規模與影響之大,使得蘇聯政府不得不拿出傾盡一切的架勢,儘可能彌補過失。人們對這段歷史的評價也出現了兩極分化:有人認為這場事故完全是“人禍”,蘇聯人玩火自焚還坑了周邊國家;也有人稱讚蘇聯政府在應對災難時的“大國風範”和擔當。

那麼問題來了:切爾諾貝利事故實在是無法隱瞞,那麼那些“鮮為人知”的問題,他們又是如何處置的呢?

“隱形”的蘇聯秘密城市:背後有段不光彩歷史,被官方隱藏數十年

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北部有座名叫奧焦爾斯克的小城,距離該州首府車里雅賓斯克市不到100公里。奧焦爾斯克面積約657平方公里,總人口不到8萬人,論規模可能還不如咱中國一些城市的某個城區。如今,這座小城表面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它在蘇聯歷史上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兒發生了一些很不光彩的事情。

二戰結束前的一次會晤上,新上任的杜魯門總統想要給蘇聯來個下馬威,便給斯大林賣了個關子,神秘兮兮地告訴對方,美國已研製出了一種強得離譜的超級武器,它將直接突破人類對戰爭的認知。杜魯門得意地表示,美軍很快就就會將它用在對日本的進攻上。然而杜魯門沒有想到的是,蘇聯高層並非不瞭解原子彈,甚至一早就建立了致力於研發該武器的相關部門。因此,縱使對方憋足了勁兒表演,斯大林也只是平淡如水地迴應道:“那麼,我們就等著美軍的表演吧。”

“隱形”的蘇聯秘密城市:背後有段不光彩歷史,被官方隱藏數十年

話雖這麼說,但核武器在實戰中發揮的驚人破壞力仍讓蘇聯高層垂涎不已。因此戰爭剛一結束,蘇聯就加速了相關專案的進度,在國內建立起一批機密的配套設施。經過慎重考慮與反覆挑選,高層決定在車里雅賓斯克市西北方70餘公里處建立第一座核反應堆。這項建設計劃進展得迅速而悄無聲息,僅3年便宣告完成,它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瑪雅克生產協會”

(Mayak site)

值得一提的是,這兒並不完全是塊不毛之地。德軍入侵時,隨著大批領土陷落,蘇聯高層不得不將大量工業向東轉移,車里雅賓斯克就承接了其中一部分。核工廠落成後,隨著大量專家、工人、軍人、家屬和其他雜七雜八人員的湧入,加上原來的一些人,聚集在此處人群的規模已不容小覷。考慮到專案的高度機密性,為了妥善安置這些人員,高層遂決定在此建立一座在地圖上沒有標識的“隱形城市”,這便是奧焦爾斯克。

“隱形”的蘇聯秘密城市:背後有段不光彩歷史,被官方隱藏數十年

與其他類似城市一樣,奧焦爾斯克的誕生是高度集中的蘇聯體制恐怖執行力的又一體現。

雖然距離州首府並不算遠,但這兒一開始連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受限於交通條件,奧焦爾斯克能獲得的物資極其有限,最初一段時間裡,居民的日子過得相當苦。然而,僅僅到了1954年,它就已被打造成一座設施完備的城市,其中不但擁有火車站、學校、醫院、商店和澡堂等等,各種娛樂設施也一應俱全,甚至還有獨立通訊系統。在蘇聯體制的保障下,人們在這座城市裡享受著高水準的生活。

不過,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在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的同時,奧焦爾斯克的居民們也生活在極度的壓抑之中。正如咱們剛剛所說,這是一座“隱形城市”,它從落成的第一天開始就被劃分為保密行政區,甚至一開始連個名字都沒有;1945年被命名為車里雅賓斯克-40,由於1966年改稱車里雅賓斯克-65,直到1994年才改稱現在的名字。

這座城市幾乎被高強和鐵絲網包圍,為數不多的幾條通路都有重兵把關。裡面的人想要離開奧焦爾斯克,必須經過保安部門長時間的考察和稽核;除個別特殊狀況外,外邊的人根本無法進入城市,事實上,在奧焦爾斯克被公開前,絕大多數蘇聯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座城市存在。可以說,奧焦爾斯克就是一座“孤島”,存在於世人的盲區之中。

“隱形”的蘇聯秘密城市:背後有段不光彩歷史,被官方隱藏數十年

話說回來,核能本身是把雙刃劍,而蘇聯人對它的瞭解遠說不上深入;甚至在瑪雅克核反應堆落成時,這兒都沒有用於存放和處理核廢料的設施。蘇聯專家天真地認為,只要將核廢料排進附近的淡水湖中,大自然就會幫他們隱瞞一切負面影響。而核反應堆旁有一個名叫卡拉恰伊的淡水湖,湖泊面積很小,在地圖上幾乎看不到。核反應堆從中抽取湖水用來冷卻,同時也臨時充當了存放核廢料的“容器”。直至1953年,蘇聯人才在湖底用混凝土和鋼板打造了數十個儲存罐,在此之前,核反應堆的廢料都是直接露天排放到湖中。

“核”這玩意兒可不是鬧著玩的,如此敷衍的做法無異於一顆定時炸彈,不久,變故就發生了。

1957年9月29日,附近的克什特姆市不少居民紛紛向政府反映,他們看到了“異象”:夜空被奇怪的火光照亮,這火光一會呈紅色,一會又變成淡藍色,有時還會呈現橘黃色甚至粉色。直到蘇聯解體前,當局也堅稱這不過是“特殊的自然現象”,其實在那晚,核工廠內一個裝有約70噸核廢料的儲存罐的冷卻系統發生故障,大量高熱核廢料不斷堆積,最終導致爆炸。爆炸發生的一瞬間,重達百餘噸的罐體上半部分直接被炸飛,核廢料被高高揚起,其中一部分灑落在原地,而另一部分則隨風飄散,揚成一塊長約300公里、寬約10公里的汙染帶。

事故發生後,蘇聯當局沒有對附近居民作出任何通知,而是在爆炸一週後陸續將附近20餘個城鎮和村長的1萬餘人疏散。由於文獻缺失,我們無法得知這起事故造成的後果具體有多嚴重。一說附近有座名叫科拉波爾卡的小鎮離爆炸點很近,爆炸發生時,鎮中居民還以為是戰爭爆發了。結果在短短一週內,該鎮就有至少300人不幸身亡。其中一些人在死前經歷了難以忍受的折磨,他們全身佈滿傷口,肌肉腫脹得可怕,五官被擠壓得變形,排洩物和嘔吐物中全是血絲,一天上吐下瀉要好幾十次。

“隱形”的蘇聯秘密城市:背後有段不光彩歷史,被官方隱藏數十年

禍不單行,20世紀60年代後期,蘇聯遭遇了嚴重的旱災,作為附近百姓賴以為生的水源,卡拉恰伊湖的水位急速下降,意外地令早先沉澱在湖底的核廢料暴露了出來,變成粉塵隨風飄向天空。比起十幾年前,這次核汙染的負面影響顯然大得多:據統計,至少有27萬人被籠罩在汙染區內,但蘇聯當局擔心引起恐慌,仍然選擇“低調處理”,除了一小部分被轉移的人員,幾乎無人接到任何相關通知。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蘇聯解體後,一些相關檔案被公開,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看出,蘇聯專家居然樂意讓民眾被矇在鼓裡,以便模擬核戰爭對人類的影響。為了防止外人涉足,當局用鐵絲網把整片區域圍住,對外聲稱為“自然保護區”。當局甚至試圖組織軍隊剷除輻射區內的樹木、土壤等,拆毀房屋,摧毀一切證據。直至1990年,卡拉恰伊湖的輻射量還高得驚人,人在湖邊站一個小時,受到的輻射量就高達600倫琴,這足以致命。要知道,1倫琴的輻射量相當於一個人曬整整41年太陽。

“隱形”的蘇聯秘密城市:背後有段不光彩歷史,被官方隱藏數十年

1992年,俄羅斯政府一紙令下將這一地區向全世界開放,這座城市極其壓抑的過往這才呈現在世人面前。相比於切爾諾貝利的無可隱瞞,蘇聯政府在奧焦爾斯克的所作所為立刻引起了巨大爭議。西方學者們將卡拉恰伊湖稱為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地方,而有說法稱,如今奧焦爾斯克的輻射量為切爾諾貝利的4倍左右。即便這兒的癌症率是正常地區的數十倍,更多的人仍然選擇堅守。因為一旦離開這座城市,當局承諾的各種生活保障和高福利也將一同化為泡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