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兒媳,這孩子你來養”“你覺得我是身體有病還是腦子有病”

簡介最後萍萍說其實自己確實挺喜歡大姑姐的孩子,並且也沒有太排斥將他養在自己名下,只是婆婆通知的方式讓她感到很堵心,於是故意拿架子等對方服軟來求自己

腦子有病怎麼辦

“兒媳,這孩子你來養”“你覺得我是身體有病還是腦子有病”

文/唯晨

你的生活有沒有被別人強制干涉過?那種體驗簡直不能再糟糕。

生活中有一種人特別會算計,總能用一副人畜無害的姿態說出為難別人的話,這種行為可以叫道德綁架,也可以叫“甩鍋”。

人性真是個難以捉摸的東西,《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心理學家表示人性本惡。

在我看來這裡的善是憐憫之情,惡是自私之心,人性的最初沒有善惡之別,一半天使一半惡魔都是本性,只不過隨著年歲的增長,認知力的出現,大部分人懂得了剋制。

就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那句話說的一樣,面對錢財誰都會心動,畢竟那是每個生命體賴以生存的資本,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有的人懂得剋制為君子,而有的人卻丟了修養成小人。

每個人的精力和方向都是有限的,人性上的善惡和感情上的愛恨終究只能選一個,任何事情都是多面的存在,有正就有反,有黑就有白,有時候母愛多無私就有多自私。

“兒媳,這孩子你來養”“你覺得我是身體有病還是腦子有病”

我之所以說出這句話是因為以為讀者萍萍(化名)留言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許她誤會了自己婆婆,又或者事情真如她所認為背後確實藏著算計,總歸有些事情一旦情感和利益揪扯不清,勢必會變得任憑清官都斷不清。

萍萍說自己前不久狠狠地懟了婆婆後,將對方氣得臉色發青,看著婆婆憋氣的樣子她心裡莫名痛快,這種場景在家庭中最常出現,無論是婆媳還是夫妻抑或親子關係,一輩子這麼長在一起的日子裡難免會產生摩擦,沒有和局的吵架,要麼一方委屈要麼雙方委屈。

用她的話來說婆婆那是自討無趣,萍萍和老公結婚3年沒有孩子,夫妻二人本就鬧心有些著急,偏在這個時候大姑姐離了婚帶著孩子住回孃家。

“兒媳,這孩子你來養”“你覺得我是身體有病還是腦子有病”

一大家子相處本就磕磕碰碰,還沒等磨合結束,大姑姐就要再婚,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男方是頭婚且條件好,對姑姐比較滿意但也明言不介意二婚只介意孩子。

這很明顯,對方不希望婚後替別人養孩子,面對“愛情”又或是“重生”的機會,萍萍的大姑姐決定放棄孩子的撫養權。

事情發展到這裡依然跟萍萍無關,但家裡很快就出了件讓她為難的事情,老公和婆婆都不捨得將孩子送走,大姑姐更是賭氣不願意便宜了那個喪良心的前夫跟前婆婆。

一家人再三斟酌下決定給孩子改姓掛戶口,婆婆將話說得更明確要把外孫子的戶口掛在兒子的名下直接變成親孫子。

在旁邊一直沒發表意見的萍萍聽到婆婆的提議後心裡很不痛快,就算要做這個決定那也得先跟自己商量一下,哪怕詢問一聲意見也成,但家裡討論事情的時候似乎忘了還有她這個人,公婆老公以及姑姐共同作出的決定眼看就要執行,萍萍在心裡賭氣也只能不搭理自己老公。

“兒媳,這孩子你來養”“你覺得我是身體有病還是腦子有病”

這個時候婆婆似乎才意識到兒子已經成家給孩子掛戶口的話,必定要經過兒媳這個關鍵人物的認同。

原本應該早說的話沒提前說也罷,結果遲來的“商定”還充滿了諷刺和綁架的味道。

婆婆找到萍萍笑著說:“兒媳,你姐要再走一家不方便帶孩子,這孩子你來養正好不用再費勁生,你看你們結婚三年都沒孩子,按說早該領養個,現在就是個機會。”

聽到婆婆說“不用再費勁生”的時候萍萍就已經氣得不行,哪有求人幫忙還擺出一副幫人解憂的姿態,緊接著婆婆又強調“是個機會”完全高高在上的模樣,似乎賞她恩惠一樣。

萍萍冷笑一聲:“你覺得我是身體有病還是腦子有病?這孩子誰愛養誰養,反正我不養。”如此堅決且明確地表態後,愣住的不僅有婆婆還有站在旁邊的老公,見妻子語氣堅決老公趕忙上前勸說:“老婆你今天怎麼回事,之前不是挺喜歡孩子呢,那可是咱家的血脈……”

“兒媳,這孩子你來養”“你覺得我是身體有病還是腦子有病”

老公的話還沒說完萍萍就又恨恨地開了口:“是,我確實喜歡孩子,但這個是你家的血脈,你爸你媽你姐和你一大家子人前前後後商量了兩三天,到最後要掛我名下時才想起來通知我一聲,今天就挑明瞭說,孩子我不養,離婚都行!”

全程看著兒子和兒媳對話的婆婆在旁邊再也沒多說一個字,雖然閉口不言但臉色卻有了明顯的變化,看著婆婆被氣得臉色發青,萍萍在心裡長出了一口氣,真解恨。

最後萍萍說其實自己確實挺喜歡大姑姐的孩子,並且也沒有太排斥將他養在自己名下,只是婆婆通知的方式讓她感到很堵心,於是故意拿架子等對方服軟來求自己。

事情雖然按照萍萍的想法發展了,但這種賭氣相互為難的行為卻不可取,許多家庭都會用類似敵對的態度故意去磨磨對方的性子,結果往往不是磨合,而是越磨越多隔閡。

“兒媳,這孩子你來養”“你覺得我是身體有病還是腦子有病”

要知道別人對你的態度可能取決於對方,但更大的機率是取決於你自身。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還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更有以牙還牙加倍奉還。最終我們所能看到的善或惡都只是一個結果,那是經歷了漫長曲折與沉澱的結果,它既無法代表一個人的對錯,也不能斷定事情的經過,但凡牽扯到感情的事情都暗藏著理不清的糾葛。

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既不懂得尊重別人也不懂得在發生矛盾後進行自查,只會一味地硬碰硬與身邊的人死磕,那麼生活註定將是長期的惡性迴圈。

今日話題:替親戚養孩子的忙該不該幫?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援,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