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探月火箭、百噸級重型火箭、捷龍三號……這些中國火箭“新成員”將登場
其中,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面向商業航天發射市場全新推出的一款中型固體運載火箭,定位於中小型衛星星座的快速組網發射,計劃於2022年年中首飛...
“胖五”,大火箭有大夢想 為探月探火奠定重要基礎
然而,在2017年7月2日實施的第二次發射任務中,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卻因為發動機區域性結構問題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長征火箭家族“上新”!解碼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

此外,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在國內首次採用伺服系統線上故障診斷與自適應重構技術,火箭飛行過程中,當某臺伺服機構出現故障時,智慧“大腦”會根據自我診斷後的結果,重新進行計算並分配控制指令,實現火箭飛行的智慧控制...
中美航天技術相差多少年?僅12年?院士終於表態曝光真實差距
眾所周知,美國的“重型獵鷹”火箭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之一,而我國目前最先進的運載火箭是長征5號...
自家樓棟能否加裝電梯?長征鎮“升級版”加梯地圖來了

為加快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探索成批加梯工作模式,2021年,結合上鈔苑等3個小區舊住房綜合修繕專案推進小區成片集中加梯,長征鎮全年共完成新增簽約加梯55臺...
藍領青年出行新選擇:小刀電動車啟航長征版實力與顏值俱備
而對這些藍領青年來說,便捷靈活、外觀時尚又經濟耐用的電動車成為了許多人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對從事外賣、快遞行業的藍領青年,一輛動力強勁、省電又跑得遠的電動車不僅是出行工具更是賺錢致富的利器...
中國軍方又有喜訊:海面試射成功,未來國際火箭發射或成白菜價
我國專家表示這次長征十一號海上發射成功的最大意義,那就是向世界宣佈低緯度發射火箭技術...
用心做文化
長征源民俗博物館開業兩年了,我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那些當年說我是“瘋子”的朋友都改口叫我館長了,鄉下吃個飯也有認識我的人,老客戶都知道,我老店的廣告語“收藏的快樂就在這裡”...
長征5號火箭有多厲害?870噸起飛重量,扛著8噸重衛星上天
“東五”平臺的出現直接讓我們的大型軌道衛星平臺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而此次的“實踐二十號”則是當前我們體積最大,質量最重的軌道衛星,此次將實踐20號送到預定軌道也體現了長征5號的能力...
11時20分,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同時將9顆衛星送上太空
為了將衛星全部送入預定點,火箭上面級發動機需要兩次啟動推進器,並進行 9 次分離,每個分離後的部分將利用自有推進器進入各自軌道,1個多小時後,成功將衛星注入了450公里高度的轉移軌道,36顆衛星成功發射,要知道放眼全世界,能夠做到一箭36星...
中國長征火箭迎第400次發射:以“火箭的速度”“向上生長”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中國長征火箭迎第400次發射:以“火箭的速度”“向上生長”作者 馬帥莎 王偉童 劉巖12月10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六號05組衛星送入太空...
為什麼從海上運輸長征五號?其實這是中國航天的一次巨大跨越

△文昌發射場(圖片來自於新華社)△總結一下火箭採用海上運輸,連同新的運載火箭生產基地和航天發射場的啟用,都是為了我國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而準備的,不僅僅是現在的長征五號,未來用於登月和探測火星的長征九號也會在天津生產、透過海運運輸到文昌發射...
“天選之箭”: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後,長征五號火箭就完成了高軌大衛星、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深空探測器三類航天器的發射,成為長征火箭家族中唯一可以勝任三種任務型別的火箭...
長征火箭實現第300次發射 重型火箭型號已在研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航天專家表示,每個100次發射時間間隔的縮短,不僅表明長征火箭高密度發射已實現常態化,而且反映出中國航天的高速發展和中國科技水平、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
盤點長征家族系列運載火箭 其中這款和“導彈”非常類似
長征七號 長征七號也屬於我國新研的新一代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未來將接替長征二號F的“神舟”發射任務,該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高約14噸,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