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醫療援建 醫者仁心顯大愛 授人以漁傳幫帶

簡介傳幫帶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10年對口援建、幫扶,除了全心全意守護當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德陽醫生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透過日常查房帶教、疑難病例討論、簡單手術放手及疑難手術搭手等方式,毫無藏私地傳授醫技,幫助當地年輕醫師快速成長

索郎益西哪裡人

開展遠端會診294次, 組織各類學術講座培訓626次,教學查房、疑難病討論1649次,開展新技術新專案182次;德陽41家醫療衛生機構與阿壩縣、若爾蓋縣全面建立了結對幫扶關係,簽訂幫扶協議247份;德陽累計免費接收阿壩縣和若爾蓋縣共計50多名衛生技術人員到德陽醫療機構進行專業進修學習……對口幫扶以來,德陽搭建的平臺不斷促進當地醫院學科建設。

醫療援建 醫者仁心顯大愛 授人以漁傳幫帶

組建“範天勇醫療服務隊”,累計遴選派出325名醫務人員分赴阿壩縣和若爾蓋縣開展巡迴醫療活動,累計行程28500餘公里,共為當地4萬餘名農牧民群眾進行義診義檢,免費為85名患者施行白內障復明手術,為40名重型精神病患者進行篩查,免費發放藥品,捐贈醫療裝置儀器累計價值95餘萬元……10年來,德陽援藏醫生立足本職,始終把服務當地群眾放在第一位。

醫者仁心顯大愛,授人以漁傳幫帶。在德陽10年傾力對口援建幫扶下,阿壩縣、若爾蓋縣在醫療基礎設施、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得到長足發展,健康之花在雪域高原迎風盛開。

講奉獻

用心用情救死扶傷

“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援藏就意味著挑戰、付出、奉獻。”這是德陽援藏醫務工作者們的共同心聲,他們在雪域高原克服工作、生活方面的諸多困難,用真情和汗水澆築德陽和阿壩、若爾蓋兩縣的深切情誼。

2016年9月,為響應省、市開展新一輪對口幫扶涉藏地區貧困縣工作的號召,德陽市人民醫院大外科副主任、骨科副主任陳曦,來到離家500多公里、海拔3290米的川甘青三省交界的阿壩縣,掛職擔任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德陽醫生,我們院裡發生一個緊急情況,需要你們幫助!”在到達阿壩縣不久的一個夜裡,陳曦和同批掛職同事劉海龍,“範天勇援藏醫療隊”巡診隊員劉躍洪正在宿舍探討工作,阿壩縣人民醫院索郎院長匆忙趕來,說有個8歲的藏族小姑娘從高處摔傷導致右上肢粉碎性骨折。

陳曦等人立刻趕到醫院,為小姑娘固定好骨折的手臂,完善相關檢查,將檢查結果傳回德陽,與德陽市人民醫院的同事共同討論制定手術方案。第三天,在德陽專家遠端協助指導下,陳曦和劉海龍開始了阿壩縣第一例兒童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術治療。克服裝置、工具不足等困難,憑著豐富的經驗,他們順利完成了手術,術後患兒恢復良好,手術部位腫脹消退,右上肢感覺功能及運動功能良好。

“我們當地沒有足夠條件、經驗開展這項手術,以前都要轉往成都去,像小妹妹這種情況,在成都做手術至少要花費4-5萬元,本來就是貧困家庭,這樣的花費對她家更是雪上加霜。”

仁厚朴實的索郎院長連說感謝,說德陽市人民醫院的專家是小女孩一家的恩人。

何友坤是德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一名男護士。2016年,他來到若爾蓋縣,投身援藏事業,繼續工作在臨床一線。在這個平凡卻神聖的崗位上,每日做著服務病患的工作,他始終積極主動,任勞任怨,以提高服務質量為初心,被當地群眾稱讚為“一位具有良好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的護士”。

2017年,緊鄰若爾蓋的九寨溝縣突發7。0級地震。何友坤第一時間報名,要求參與前線醫療救援。深夜12點,何友坤跟隨若爾蓋第一批醫療救援隊正式出發,一路披星戴月,疾馳奔赴災區,在距九寨溝溝口27公里處嚴重塌方,他又同其他成員一起負重徒步近13公里的山路後抵達了災區開展救援。看到被困遊客恐慌的眼神,他知道此刻肩上的擔子重,任務大,立即投入到了救治傷員的工作中。近兩天的救援,他所在的醫療隊一共救治傷員66人,危重4人,轉運傷員11人,另轉運遊客7人,圓滿地完成了救援工作。

傳幫帶

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10年對口援建、幫扶,除了全心全意守護當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德陽醫生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透過日常查房帶教、疑難病例討論、簡單手術放手及疑難手術搭手等方式,毫無藏私地傳授醫技,幫助當地年輕醫師快速成長。一大批本地醫生開始成為各個科室業務的骨幹,為當地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這邊我帶了3個徒弟,每天指導他們換藥,帶他們手術。”在若爾蓋縣人民醫院開展援藏工作的陳莉,是德陽市人民醫院整形美容面板科的醫生,除了日常門診、手術,她一直堅持手把手指導當地年輕醫生。

由於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生產生活特點,動物咬傷、牛頂傷,以及砸傷、燙傷的患者特別多,針對這種情況,陳莉反覆講解處理傷口部位的程式及要領,以及後期需要留意的事項。

“陳老師對我們的幫助太大了。”作為陳莉的學生,若爾蓋縣人民醫院外科醫生嘉央益西言語中滿是欽佩,“陳老師在帶教過程中都是親力親為,大到手術、小到換藥,她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和技術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讓我們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阿壩縣,掛職擔任縣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的德陽市人民醫院援藏醫生張仕勇,在當地醫院的支援下,把業務學習進行了制度化。

“我們每週四組織科室員工一起學習,學習前一週,會把要講的內容提前告知,讓大家進行預習,講解完以後再對所講的重點內容進行抽問,這樣提高大家的參與性。”張仕勇說,這種科室學習制度目前已經實施了幾個月,組織當地醫護人員完成了40餘種疾病處理的學習。“下一步,我們準備在科室建立影像診斷病例庫,爭取覆蓋常見疾病、急診疾病以及地方疾病和重要的少見疾病,供大家長期學習借鑑參考。”

“德陽來的醫生很負責,這幾個月學到了很多。”當地醫院的醫生紛紛表示,“以前我們對一些病例掌握得不是很好,透過德陽醫生的講解和指導,現在我們已經能夠對一些複雜病例作出準確診斷。”

謀福祉

傾力改善醫衛條件

走進正在加緊建設中的若爾蓋縣唐克鎮遊客高壓氧艙應急救援點專案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若爾蓋縣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氣溫1。3℃,屬高原寒帶季風氣候,常年旅遊量達10萬餘人次。遊客因高原性缺氧反應、腦外傷現象十分普遍,搶救不及時,會給病人帶來後遺症甚至生命危險。隨著若爾蓋縣旅遊業的迅速發展,遊客數量的大幅度提高,遊客應急救援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德陽投入援建資金近200萬元,在唐克鎮建設近300平方米的高壓氧艙應急救援點。目前該專案已完成基礎、承臺混凝土澆灌工作,預計2023年上半年能夠建成投入使用。

專案負責人表示,專案建成後將大大提高若爾蓋縣衛生應急救援能力和服務水平,增強現場危重疑難病搶救診治能力,提高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和治癒好轉率,更好地為廣大遊客和農牧民群眾提供衛生應急保障,滿足旅客和群眾就近醫療及保健的需求。

10年時間,為提升若爾蓋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德陽先後投入資金實施若爾蓋縣醫院總坪工程及急救中心建設專案、若爾蓋縣包蟲病防控實驗室、阿壩縣藏醫院、阿壩州首個遠端病理會診系統等建設專案,當地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10年時間,兩個受扶縣在醫療基礎設施、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得到長足進步。如今,藉助德陽醫院醫療資源優勢,“縣醫院+德陽市遠端醫療中心+華西醫院”三級遠端診療系統、遠端重症監護中心、大骨節病診治中心等投入執行,實現了常態化開展遠端聯合會診,讓當地群眾能同步享受到德陽的醫療服務。

“德陽卡卓(感謝德陽),這一切都離不開德陽的援建,離不開德陽醫生的奉獻。”在採訪中,前來看病的群眾紛紛告訴記者。10年時間,這是一批批德陽醫務工作者的傾情付出,讓健康之花正在雪域高原絢麗綻放。

記者 | 張嶸 付帥 編輯 | 劉俊宏

責編 | 汪巧 值班編委 | 劉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