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簡介35倍,六年後的2021年,美的就是格力的兩倍多了

去美的工廠上班怎麼樣

我們今天又來說家電企業,這兩年最牛的三家無法就是美的、海爾和格力,特別是他們在空調上的戰爭,弄得很熱鬧。這方面的情況我們上次已經說過了,今天說一下為什麼美的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董明珠卻承諾絕不裁員,真是人品更好嗎?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我個人不太相信這種說法,畢竟兩家都是數千億級別的大企業,怎麼可能像雜貨店一樣隨老闆的心情來管理呢,一定是有更加客觀的原因。於是,我們查看了其年報中員工的相關資料,整理整理,或許就會有部分答案了。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2016年時,美的集團的員工是格力電器的1。35倍,六年後的2021年,美的就是格力的兩倍多了。兩家公司在管理模式上也有較大的區別,美的的業務範圍很廣,但母公司的員工數量卻僅佔1。4%,而格力接近30%。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美的業務太廣,就只有被迫放權到事業部或者子公司,而格力業務相對單一,反而可能把重大的決策都集中到母公司也就是總部。

哪種模式更好呢?應該說沒有絕對的好壞?過度的集權可能短期內會取得較快的發展,也利於集中資源取得事先定好的目標。但是,這種模式的缺點也突出,比如,如果目標就出問題了,集中的資源也就大量浪費了,後果就會很嚴重。

其實,相對分權的業務模式的好處就是便於分拆和出售,畢竟事業部或者子公司的班子幾乎是齊的,不需要事事請示母公司,買家當然要有興趣一些,不然誰想買一個只有廠房的空殼子過來呢?

躲在圖下面的還有兩家都有不少的退休人員,這確實超出了我們的研究範圍,由於這些資料影響有限,我們就不專門研究了。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兩家公司都是以生產為主的企業,雖然兩家的生產人員五年來佔比均有所下降,但美的的生產人員佔比一直都要高於格力,銷售人員方面也是美的高。而格力主要高在技術人員和行政人員佔比方面。兩家都用不到多少財務人員,2021年佔比均為1。3%,難得一致一回。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五年來,美的的員工數增長了6。9萬人,增長率達到了72%,遠高於格力的1萬人和14。3%的增長率。

美的增長最快的是銷售人員、技術人員和行政人員,都超過了一倍的增長,財務人員的增長也超過了平均增長水平,增長最少的就是佔多最多的生產人員。格力也是佔比最多的生產人員增長最慢,僅為2。8%,幾乎沒怎麼增長;而增長最快的是財務人員、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

看來,典型的製造業,也在減少對生產人員的使用,年輕人不願意到工廠也是有道理的,實際上需求的增長也並不多。我也查了,他們的財報中均不承認自己使用勞務外包的用工模式。

我們都知道,

美的

近來看著營收增長比格力快,甚至連格力的核心業務——空調,美的都已經超過了,那麼從相對數來看,誰的做法更“划算”呢?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2016年時,格力的人均營收為165。7萬元,高於格力的153。7萬元;五年後,

美的

的人均營收增長了25%,達到了207。1萬元,而格力卻增長了50。7%,達到了231。7萬元,美的反而大大落後于格力的表現。

什麼原因?美的新增長的營收,要麼面臨重大競爭,比如要靠低價搶奪空調等市場;要麼就是新的成長期的產品或業務,也要相對有吸引力的價格來培育市場,總之,其效率提升反而不如格力。當然格力的也不見得有多高,實際上平均下來,美的和格力的人均營收增長也就是4。6%和8。5%,扣除通貨膨脹後,剩不了多少。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2016年時,美的的人工支出,差不多要佔到營收的7。3%,高於格力的5。1%,而2021年時,美的已經達到了9。3%,遠高於格力的5。2%。其實人均營收和支出方面,格力的增長率指標是靠在一起的,美的卻分化嚴重,也是這個理。

來都來了,不看看高管和員工的薪酬對比,很多人會不滿意的。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這方面

美的

一直堅持高管的收入是員工22倍左右的水平,格力是五年前高管的平均收入高於美的,但增長速度卻慢於美的。但是格力的高管平均收入倍數一直都要高於美的不少。2021年格力不含獨立董事的高管為9位(離職和新任職的兩位算作1位),最高的是總裁的稅前報酬收入1098萬元;2021年美的不含獨立董事的高管為19位,最高的是總裁的稅前報酬收入1106萬元,兩位老大是比著來的。

顯然這些高管的收入對員工來們來說還是太遠了,但是由於其人數不是太多,對平均工資的提升效果不是太明顯。美的的人均收入比格力高出很多,甚至2021年格力才達到美的五年前的水平。

為什麼美的就要砍業務和裁員,而格力就沒有這種打算呢?

兩家公司在學歷的構成上分段有所區別,不太好直接比較。總體來看,格力的人員學歷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而美的的情況是兩頭突出,大專和中專的比例在壓縮,分給了碩士以上和其他學歷的員工,這就不能說美的員工學歷情況在提升了。

其實我們已經發現,主要就是美的的人均效率提升較慢,甚至人工支出的增長遠高於人均營收,給其後續發展埋下了隱患,特別是受大環境影響,如果發生營收下降時,其業績變臉的風險很高。其次相對分權式的管理模式和較多的業務板塊,也方便砍掉一些業務和人員,不致於對核心業務造成嚴重影響。

另外,美的的員工收入相對要高一些,如果後續發生業務發展很快的“意外”情況,要再招工也不會太困難,而格力的管理團隊對現在的分配模式很“滿意”,基本沒得調整的需求。當然還會有其他的原因,我們對比格力就只發現了這兩項,其他的還需要網友們去發現。

兩位家電行業的大佬,各有各的高招,究竟誰更牛一些,可能過完這個經濟轉型期就會有答案吧。

以上資料來自公開財報,相關人均收入按現金流量表的資料計算,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