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無錫錫山:打造“五個圈”抓好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築基”工程

簡介組織青少年學生走近在錫生活、工作、學習的少數民族同胞,瞭解各民族團結一心為建設“美麗錫山”所作出的貢獻,尋訪“最美民族人”,講述“團結小故事”,不斷增強青少年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樹立錫山區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的“品牌圈”

青年如何促進民族團結

為切實抓好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築基”工程,無錫市錫山區委統戰部、區民宗局、區教育局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共同制定出臺《錫山區中小學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檔案,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好,打造“五個圈”,把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做深做細做實。

無錫錫山:打造“五個圈”抓好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築基”工程

“小小石榴籽 濃濃中華情”主題活動

推進專題教育,打造民族團結教育“學習圈”。

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精心打造全區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學習圈”。依託民族團結專題教材,組建優秀思政教師團隊,打通學段壁壘,針對學生興趣,開發民族服飾、民族美食、民族習俗、民族文化等趣味性“民族團結教育精品課”,形成“精品課資源庫”。利用好主題團日、少先隊活動課、道德法治課等課堂主陣地,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以“主題班會課”“專題宣講課”等形式,上好專題教育課,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系統性、連續性和實效性。

開展結對活動,共建民族團結教育“朋友圈”。

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立志成才”理念,深入推進“‘三同三微’手拉手 ”結對行動,共建民族團結教育“朋友圈”。引導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結對,廣泛開展“同讀一本課外書,同講一個愛國故事,同學一個新本領”的“三同”行動。深化和民族地區的“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活動,利用支教資源優勢開展“三微”行動,鼓勵每個學生結對一個少數民族小夥伴,寫一封信為民族團結貢獻“微力量”,贈一本書為民族團結點亮“微光芒”,出一點力幫小夥伴圓一個“微心願”。透過開展“成長展示”活動,設立“同心夥伴獎”等,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引導青少年自覺地把個人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

無錫錫山:打造“五個圈”抓好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築基”工程

“民族團結一家親”合唱比賽

利用雙線宣傳,形成民族團結教育“輻射圈”。

鼓勵各校努力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路徑,透過資源共享、陣地共建、活動共辦,打造全方位、立體化、多渠道的民族團結教育輻射圈。推出 “民族團結教育精品課”,透過“鋒鈴叮噹”進行線上宣傳發布,充分利用晨會、夕會、課間午後、假日小隊、課後延時服務活動等時間,組織學生收看。每次聚焦一個民族的風俗特點、典型人物、特色文化等,透過閱讀書籍、校園廣播、櫥窗宣傳等,選擇典型內容、採用多種形式、運用不同視角講述民族團結故事,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民族一體多元格局”,瞭解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樹立民族平等共生意識,築牢民族團結思想根基。

無錫錫山:打造“五個圈”抓好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築基”工程

民族團結展板

深化文化浸潤,拓寬民族團結教育“體驗圈”。

堅持每年選定一箇中華民族文化主題,舉行“錫山區‘最炫中華民族風’文化節”啟動儀式,積極開展民族體育運動表演、民族傳統歌曲大賽、民族傳統美食節、民族歌舞晚會等,促進各民族人士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幫助青少年學生透過共享視覺、嗅覺、味覺、聽覺“交織”一體的文化盛宴,體驗民族文化。指導學校挖掘各民族文化共有的文化符號,在重大節日、紀念日等時間節點,以儀式和典禮的文化活動形式,組織青少年學生在共學共樂中增進民族團結意識,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精神基因。

尋訪基地場館,樹立民族團結教育“品牌圈”。

創新開展“民族團結在錫山”尋訪活動,走進具有民族特色的景區、場館、“紅石榴家園”等民族教育場館,促進民族文化認同,使之成為具有共同理想、價值、情感的,共有共享的心靈歸依之所。組織青少年學生走近在錫生活、工作、學習的少數民族同胞,瞭解各民族團結一心為建設“美麗錫山”所作出的貢獻,尋訪“最美民族人”,講述“團結小故事”,不斷增強青少年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樹立錫山區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的“品牌圈”。

【來源:中國江蘇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