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簡介京東全渠道生態參與雙11電商巨頭為線下實體門店突圍雙11添了一把火

餓了嗎半日達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京東全渠道生態參與雙11

電商巨頭為線下實體門店突圍雙11添了一把火。

全渠道生態佈局都參與進來,是京東今年雙11的一大亮點。

包括數萬家京東自營或管理的門店如京東MALL、京東新百貨、七鮮超市、京東養車、京東大藥房等,以及京東供應鏈接入的全國數百萬家線下合作門店。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其中,“京東藥急送”合作的6萬家線下門店,還可以為400多個城市的消費者提供快至28分鐘的送藥上門服務。

這已經不是京東第一次聯合線下實體門店參與雙11了。

2020年雙11,京東全渠道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這一年參與京東雙11線下門店的數量超過320萬家。

憑藉線上線下同價甚至熱賣商品更便宜的價格優勢,不少實體門店實現了生意爆發。

2021年,京東雙11僅全品類實體零售門店就有10萬家加入,迎來商家和商品最多的一屆。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作為新興實體企業,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京東都培養出了出色的零售基因。電商和實體零售一起發力,讓京東在雙11有了更多的底氣。

實際上,不少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加速擁抱實體化大潮。

“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實體經濟一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兩年來,實體經濟也已經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重要訊號。

很早以前,京東便開始佈局實體零售。推進全渠道建設以來,京東更是加快了向實體化轉向的步伐。

財報資料顯示,

京東對於實體經濟的相關投入已超過2萬億元。

今年雙11,京東小時購、京東到家已經覆蓋全國20萬家線下實體門店。

此外,雙11前夜,京東正式釋出了“百大產業帶扶持計劃”,陸續向全國267個產業帶招募新商家,並出臺10大扶持舉措,以助力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

京東之外,阿里也開始從線上走向線下。

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曾經表示,“

阿里巴巴做盒馬的出發點是做具有實體店的電商,一切圍繞流量來經營。”

時至今日,阿里已經建立了以盒馬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日前,餓了麼還推出了新業務“全能超市”,主打半日達的本地商超業務。

此外,早在2016年,淘寶就開始嘗試開設線下服裝店。接連失利後,淘寶依然沒有放下對線下門店的渴望。

今年8月份,淘寶上海線下時尚集合店“iFashion”已重新開始經營。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位元組跳動則是在房產、醫療、教育、汽車等多個領域試水實體店。

例如,日前位元組跳動旗下的線下房屋中介品牌“小麥房產”,已經在福建福州開設了多個線下門店。

當巨頭們集體卷向線下,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平臺定位,一個新的增長引擎也隨之而來。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實體門店反攻線上,雙11不再只是電商的狂歡

如果說電商上半場是流量獲取能力之間的比拼,那麼下半場比拼的重點便聚焦在了供應鏈能力上。

隨著線上流量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巨頭們早已遇到了流量和使用者瓶頸。

電商發展已經到了不得不擁抱供應鏈的時候。入局實體,也是為了開拓更大的零售市場。

因此,雙11不再只是停留在線上,更是對電商巨頭實體深入程度的一次大考。

國內電商發展早期,消費者的線上購物還沒有完全建立,線下銷售渠道佔據主流位置。

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轉移到線上來消費,電商行業不得不打造了以低價為噱頭的雙11。

雙11誕生以來的這十幾年裡,實體零售和電商零售的關係也一次次發生微妙的變化。

實體門店從冷眼旁觀到悄悄滲透,直至今日,已經大規模地主動參與到雙11中來。

流量困境下,線下實體門店也不得不向線上要增長。線下商超開始反攻線上,雙11不再只是電商的遊戲,也變成了實體門店的一次狂歡。

憑藉獨特的線下優勢,實體門店在雙11中的表現越來越亮眼。

首先,在實體門店現場的購物體驗是電商所無法比擬的。

在實體店購物時,消費者對“逛”的需求得到無限滿足,幾乎所有的商品都看得見摸得著,可以先體驗之後再付款。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其次,實體門店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

雖然近兩年來電商平臺的送達時間一再縮短,但是依然很難達到即時滿足的地步。加上預售期和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消費者的收貨週期被一再拉長。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最後,現實環境下,產品的品質一覽無餘。電商經常出現的虛假宣傳、過度包裝等問題在實體門店中無所遁形。

但同時,這場反攻戰中,實體門店同樣會遇到亟待解決的困難。

長久以來,受價格戰的影響,電商低價逐漸常態化。人們對“實體門店商品價格比線上渠道昂貴”的印象,已經先入為主。

實現提前引流獲客,成為實體門店能不能在雙11大爆發的關鍵。

實際上,實體店和電商從來都不是對立的。

藉助電商公私域聯動的流量分發機制,線下門店也可以實現精準營銷。同樣,實體門店的加入,也會倒逼電商在消費者體驗和產品品質等方面的又一次變革。

面對雙11,電商攜手線下實體門店可以創造一場共贏。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即時零售,線上和線下渠道融合的產物

2012年,馬雲和王健林曾經就“2022年電商市場佔國內零售市場的比重能不能超過50%”立下了一億元的賭約。

資料顯示,去年網上零售總額達到12萬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4萬億,電商企業的市場份額僅為25%左右。這場賭注的結果不言而喻。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事實上,2016年,馬雲就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雖然電商沒有淘汰實體店,但是確實有新的商業模式產生。

此後,無論是京東的“無界零售”,還是蘇寧易購的“智慧零售”,都是在說這一個問題。

時代趨勢下,線上和線下渠道走向融合。即時零售就是電商和實體門店融合的產物。

目前,即時零售已經成為企業佈局全渠道零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許即時零售才是未來商業的最終形態。

兩個渠道走向融合,可以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合力,釋放出新的行業紅利。

現在,越來越多的線下門店接入網際網路,大量的線下網點成為即時零售的第三方前置倉,即時零售模式走向爆發。

資料顯示,預計到2025年,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將達到1。2萬億元,突破萬億市場規模。

雙11的戰火燒到了實體店

阿里、美團、京東、順豐等等早已入局,一場新的資源爭奪戰,開始打響。

作者 | 月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