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創作計劃大家談丨《回到土地》:人與土地的共生之旅

簡介它發生在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農產品基地肇慶,這個故事,關乎中國南部的一種獨有作物“德慶貢柑”,關乎現代化學對土地帶來的改變,有主人公陳樸的命運抉擇,也有農民觀念的轉變,年輕人是否願意回農村

自己直播帶貨怎麼做

“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的選題徵集,聚焦“新時代中國故事”主題,在眾多提案中,

《回到土地》

入選紀錄片單元“最佳提案”,有什麼獨特之處?本期“創作計劃大家談”,解讀中國工作室邀請到《回到土地》

導演喻峰

,來談談選題的初衷,以及入選後的期待。

創作計劃大家談丨《回到土地》:人與土地的共生之旅

△喻峰導演

這是一箇中國故事 也是一個世界議題

問:

從選題來看,《

回到土地

》是一個關於土地的故事,請問選擇這個故事的契機或者初衷是什麼?

喻峰:

從2017年開始,我們團隊就一直在關注鄉村振興題材。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風土、經濟、人文條件不同,發生在鄉土的故事也大有不同。

當我們在廣東肇慶發現這個題材的時候,覺得這個故事非常獨特,它的一切都是“必須在此時、此地,由此人來推動才會發生的”。它發生在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農產品基地肇慶,這個故事,關乎中國南部的一種獨有作物“德慶貢柑”,關乎現代化學對土地帶來的改變,有主人公陳樸的命運抉擇,也有農民觀念的轉變,年輕人是否願意回農村……因此我們想,這或許是一個呈現當代中國的非常好的小切面。

用一句話來總結這個故事,那就是:二十多年前,陳樸從事的化工行業深刻影響並改變了中國土地的狀況和農民的命運。如今,陳樸與妻子女兒賣掉家產,在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承包了一片瀕臨病死的貢柑園,與農民一起開始了一場人生與土地的互助共生之旅。

在一次討論會上,我們的製片人杜馬斯然談到:這是歷經數十年人生積累與社會變化後,中國農民——或者現在該稱他們為新農人——對腳下土地產生了全新理解,也折射著他們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思考,因為土地即是他們生存的空間,他們耕種於斯、起居於斯,並且透過作物將觀念傳播給更多人。從這個層面上去想,這其實不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嗎?從主觀上來講,每個人都和故事主人公一樣,在時代的潮流中創造與改變自己的生活;從客觀上來講,土壤變化帶來的系列問題,譬如食物安全、環保生態,也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對這個故事迸發了強烈的興趣,進而決定去記錄它。

創作計劃大家談丨《回到土地》:人與土地的共生之旅

團隊開專案討論會

問:

這個故事和人物最打動您的地方是什麼?最終希望紀錄片傳遞給受眾什麼樣的感受?

喻峰:

這是一箇中國故事,也是一個世界議題。

故事的主人公——陳樸,賣掉了城市的房子,帶著妻子女兒,來到了一個已經衰落的果園,用十餘年時間,開展著一場改良土地的行動。我們的另一位導演王綺嫻曾聊過她對陳樸的感受:他的堅持和執著,不是天降的英雄主義,而是一場“自我救贖”。他見證甚至親歷過破壞生態的反噬,從而意識到,儘管他過去所從事的化肥行業對解決溫飽問題有重要貢獻,但對於土地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或許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羈絆,讓陳樸產生了使命感。因此在他的身上,我們總能感受到一種想要改變的力量。而這也促使我們想要更深入瞭解他,跟隨著他的腳步去觀察事態的持續發展。

創作計劃大家談丨《回到土地》:人與土地的共生之旅

導演喻峰(左一)、王綺嫻(左二)、陳綺楓(左三)在現場調研主人公陳樸(右一)的故事

而且,除了主人公陳樸,他的家人、合作的農戶、當地政府,都參與到這場共生之旅中。實際上,這是發生在中國南方農村裡的一次社會行動。陳樸的女兒陳慧,在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在廣州的工作,來到了德慶和父親一起攻克土壤問題;德慶縣政府為了復興貢柑產業,引進了大量技術人員推行改土工作,並建立種植技術的系統指引,鼓勵果農複種;以胡益波為代表的技術人員,經常下鄉給果農做培訓,預防果子開裂及果樹遭遇蟲害,但這個過程也遭到了不少果農的質疑;由於貢柑一年一收,對於以種植貢柑為唯一經濟來源的果農嚴錫強來說,這次的改土測試,無疑是一次冒險。儘管有時候大家會有爭議、會不理解,但始終一起前行。

這是發生在中國的故事,也是一個世界性的議題。在印度,

環境保護主義者

薩古魯也在進行著土地改良;在美國,農場主們也在反思自己對待土地的方式;聯合國釋出《氣候變化與土地特別報告》,指出土地退化會加劇氣候變化,呼籲各國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利用土地。我們在土地上建起家園,我們的生命經歷,是我們自己造就的,我們的一思一念,都在創造著未來。最富有力量的是“當下”,不是過去或將來。因此,製作這樣一部紀錄片,我們希望它能讓更多人產生一些思考,並且能夠參與進來,一起用更多實際的行動,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美好。

如何平衡故事的本土化和國際化表達

問:

回到土地

》的拍攝地是在廣東肇慶,本土化題材,可以說是南派紀錄片的一個特點。此次拍攝是否有鮮明的南派紀錄片視角和風格?

喻峰:

這個故事發生在廣東肇慶市德慶縣,德慶縣本身就是嶺南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現在又是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示範縣,從地域文化上來說,《回到土地》無疑天然具有南派紀錄片特點。

但是怎麼呈現?可以宏大,也可以微觀。我們選擇了關注個體,也就是人,這是南派紀錄片一直以來的特點。因為個體的抉擇裡折射一個時代的走向,個體的命運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個體的喜怒哀樂體現著一個時代的情緒。這些立體的人物呈現了一個真實的當下的中國。在敘事風格上,我們會更側重以平實的視角、細膩的描述,貼近生活,力求表現更多的生命個體和生活質感。

不過我們也面臨一個挑戰。因為這次是中外聯合制作,如何在Discovery的傳播和南派紀錄片特點兩者間取得平衡,是接下來的創作中我們要面臨的考驗。

問:

這部紀錄片的創作風格比較鮮明,會不會擔心本土化元素的呈現,比如一些習俗,會給受眾帶來

理解

門檻?

喻峰:

為文化差異,在創作過程中我們確實會考慮本土化元素的呈現會給受眾理解帶來門檻,例如德慶的龍母文化、貢柑發展的歷史等等。因此我們和Discovery團隊進行了一輪一輪的交流探討,他們也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很好的視角和想法。

Discovery探索頻道的魏克然先生提出,可以嘗試讓陳朴父女與國外的環境保護主義者進行跨國交流,共同探討保護土地的問題,以此增強影片的國際化表達。這是非常好的創意。

體現在敘事的方法上,我們會強化人物行動的推進感,用更多的衝突和行為去推進故事。

同時,與Discovery團隊交流過程,我們也發現,要讓全球的觀眾更好地去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一些人文的聯絡尤其重要,這樣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包括父親陳樸與女兒陳慧的情感、陳樸與土地的情感以及父女兩人對貢柑的情感。我們需要找到這其中的故事,採取一個很好的角度去陳述它,以此引起情感

共鳴。

此外,我們力求破除大家對於中國傳統鄉村的刻板印象,把直播帶貨、農產品海外銷售等新的元素融入到故事當中,凸顯新時代中國農村、新農人的時代面貌。

創作計劃大家談丨《回到土地》:人與土地的共生之旅

製片人杜馬斯然(左)和攝影師陳浩然(右)在現場拍攝

創作計劃大家談丨《回到土地》:人與土地的共生之旅

攝影師郭威宏(左一)、錄音師許銘萱(左二)在現場拍攝

用紀錄片的方式 開拓更多可能

問:

對參加此次

“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您和團隊有什麼樣的期待?

喻峰:參加這次“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毫無疑問給我們紀錄片創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合作平臺,也給予我們一個向國際講好中國故事的機會。

鄉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搖籃,農耕文明是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脈絡的主要構成部分,我們希望透過《回到土地》,向國際展示中國新農人的自信、堅強、善良,他們憑藉著自己的智慧與汗水,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為中國注入了蓬勃的生機活力。同時也希望透過紀錄片的國際交流合作,彼此挖掘不同文化的內涵,在差異中尋求文化的交匯,讓全球的人們感受中國鄉村的變遷與發展,感受到這些年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

2012年,在中國紀錄片發展年會上,我曾經提到“關注當下,紀錄現實”。現實題材是我和團隊在紀錄片創作上的一個方向,近幾年陸續製作了《中國工廠》《回到圍屋》等紀錄片。對於現實題材的選擇,我的原則是,“人”第一位的。首先是這個人能不能打動我,如果我自己都沒感覺,拍出來估計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其次,人的命運、情感,是全世界共通的,它不僅可以跨越文化的屏障,還能抵禦時間的流逝。

再者,考量它是不是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好故事可以呈現多個主題,而非單一主題。比如《回到土地》,既是鄉村振興,也是生態環保,同時又和農業有關,它有很多的面向,但所有這些,都需要講一個好故事。又比如,我們過去五年在跟蹤拍攝的《人生實驗》,到廣東佛山三水的一個農場,杜邊疆和馬蕙菁夫婦帶著一群人,保護山林和水源,透過勞動嘗試自制、再現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質,從建房子到農作,從花道茶道香道到禪樂……將藝術、生態、生活融為一體,探索人們在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新模式。這個題材獲得許多海外製作人的興趣。為什麼他們會對這樣的題材感興趣?因為一個好的故事,是國際共通的準則。

新時代十年,中國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有非常多值得記錄和書寫的人和事。對於我們創作者來說,需要的是發現的目光。我們在辦公室進門的地方,用投影燈投射了“看見中國”四個字。這其實是我們的一個願景:用紀錄片的方式,開拓更多可能,把一個個故事送到更廣闊的疆域,做時代的見證者、紀錄的執筆人。

作者:解讀中國工作室製片人張向陽

感謝喻峰導演及團隊對本文的貢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