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冶煉術在什麼時候開始從原始社會的茹毛飲血到現代文明的精烹細飪?

簡介陶支腳出現後,支腳與炊具組合使用範圍更廣,目前在山東、河北、浙江、江蘇、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臺灣等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過陶支腳

冶煉術在什麼時候開始

從原始社會的茹毛飲血到現代文明的精烹細飪,中華飲食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傳承千年而形成獨具韻味的文化特色。廚具作為烹飪必不可少的器具,也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斷演變,成為中華飲食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縮影。

陶器時代:火的運用,不僅打破了黑暗,為人類帶來了光明,更改變了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陶器的發明及製陶業興起,使得真正意義上的烹飪器具應運而生。

陶釜,一般具有圜底、夾砂、大口等特徵,有的將其稱之為“圜底罐”。圜底是為了加大受火面積,陶質夾砂或夾炭,是防止陶器在火的燒灼下爆裂,大口則是為了方便取其中的食物。考古材料證明,長江中上游地區使用陶釜已有7000至9000年的歷史。在新石器時代,釜是這一區域內原始居民的主要炊器。

鐵鍋炊具歷史演變

盧氏祖先發明瞭飯器,後演變為鍋。盧:lúˊ。“盧”簡化為“盧”。

《說文解字》:“盧,飯器也。從皿聲”。虎頭圖騰,匕為狩獵,田為耕種,皿為飯器,竹木編制飯器是盧之正規化。盧本義:飯器也。

三足炊具出現之前,為了使圓底或平底炊具能夠置於火堆上炊煮食物,使圈底器固定於地面,古人們想出各種辦法。初始,人們在地上挖坑作灶,灶中裝有爐條堆放燃料,將釜置於坑灶之上便可炊煮食物。稍晚,又出現陶灶,陶灶較之坑灶便於移動,更為先進。不過,無淪坑灶還是陶灶,在整個新石器時代的使用範圍都不大。除使用陶灶、地灶之外,還有一種應用廣泛、延續時間久的方式——用石、陶支腳支墊陶釜進行炊煮。在後李、小荊山、河姆渡等遺址中都發現用於墊支陶釜的天然石塊,這些石塊就是原始的支腳。陶支腳出現後,支腳與炊具組合使用範圍更廣,目前在山東、河北、浙江、江蘇、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臺灣等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過陶支腳。石、陶支腳製造簡易且便於使用,炊煮時將炊具架於支腳上,可使炊具下形成一定燒火空間,平時圓底器也可憑支腳撐立於地面。後來出現的三足器實際上起著把活動支腳固定化的作用。

鐵鍋炊具歷史演變

陶釜,出土於江西仙人洞遺址,距今約一萬年陶鼎:甲骨文中。

“鼎”是象形字,字像三足兩耳碩腹的形狀,寫作。《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鼎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器皿,最早作為炊具出現於中原地區,是農耕文明的代表性器物。

鼎作為炊具,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距今八千年前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出土有斜形足陶鼎。先民活動遺址中均有鼎出現,且多為陶製鼎。陶鼎既為烹製用器,相較於同為炊具的無足的陶釜來說,陶鼎更像是釜與支架的結合體,三足使鼎更具穩定性好且食物受熱均勻,所以使得鼎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成為一種主要炊具廣泛流行。

乳釘紋紅陶鼎,出土於新鄭裴李崗遺址,距今約8000年陶鬲:“鬲”是遠古時代常用的一種炊器,三足中空,由鼎演變而來。

鐵鍋炊具歷史演變

《說文解字》:“鬲,鼎屬也。”北宋科學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寫到:“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鬲作為我國古代主要烹飪食器,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

在使用鼎的過程中,人們發現平底的鼎受熱面積不夠大,特別是四周的火還不能充分利用,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能源。於是人們在製作“鼎”這種炊具的時候,就設法增大受熱面積,並使受熱部位儘量地向下向四方延伸,於是就發明了具有胖胖的中空足的器形——鬲。這種新型炊具與鼎的不同之處在於:鼎足為實心足,較細,鬲足為中空足,足粗呈袋狀,俗稱“袋足鼎”,足內也可容納水與食物,而且還增大了受熱面積,便於煮熟食物。

青銅時代:隨著人類文明發展及生產技術進步,在不斷總結勞動實踐經驗和製陶經驗的基礎上,人類發明了冶煉術,並開始製作銅器。公元前1500年出現的青銅鼎被視為銅烹時代的標誌。作為中國飲饌史上的第二代烹飪器具,青銅器曾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

鐵鍋炊具歷史演變

青銅鼎是一種典型炊具,由陶鼎發展而來。鼎多用於烹煮,亦可油炸。1939年在殷墟出土的“後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帶耳高1。33米,是迄今所知的古代第一大鼎。鼎的受熱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柴火等明火在鼎腹下、鼎足之間燃燒;二是將鼎置於火塘上燃燒。

西周時期曾形成一套完整的飲食禮器的制度,用鼎制度是其核心。商周時期,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物質資料的豐富使炊具不斷向專用化發展,在此期間,青銅鼎已經有了不同功能的分化,出現了烹煮肉食、實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種用途。與此同時,還出現了許多形體巨大的青銅鼎,多作為禮器使用。鼎的功能,由炊器逐漸發展成為最重要的禮器,成為王權政治的象徵。

青銅鬲由陶鬲演化而來。陶鬲通常無耳或單耳,而青銅鬲多數有兩耳。商代早期的青銅鬲,是仿陶鬲製成,“其形似鼎,圓腹,兩耳或無耳,三足。足中空”,因為有三個袋足,炊煮時易於受熱。西周時的青銅兩有做成方形四足的,並有連爐兩的特殊形制。商、周兩朝除使用青銅鬲外,兼用陶鬲。因青銅器多為貴族使用,陶鬲乃為當時老百姓及農民、奴隸都常用的炊器和食具,幾乎“人手一鬲”。鬲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步衰落,被其他炊具所取代。

“鑊”在殷商時期就已出現,殷墟小屯村遺址曾出土有鑊。《淮南子·說山》:“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注:“有足為鼎,無足為鑊”。

鐵鍋炊具歷史演變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更有利於保溫的“灶”出現之後,炊具不需要用足支撐,所以無足的“鑊”成了常用的炊具。上古鼎鑊相配,主要用鑊燒煮,煮熟後盛在鼎中調味而食。《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鄭玄注:“鑊,所以煮肉及魚臘之器,既孰,乃脀(升)於鼎。”《儀禮·士冠禮》:“載合升。”鄭玄注:“煮於鑊曰亨,在鼎曰升。”可見,當時商周時代的青銅鼎,多數不是直接的烹煮器,而是由“鑊”燒煮,煮熟後再倒入“鼎”中。漢代甚至有鑊烹之刑。《漢書·刑法志》:“有鑿顛抽肋鑊享之刑。”顏師古注:“鼎大而無足日鑊,以鬻人也。”

釜是古代民間使用最廣的烹飪器,以至於逃亡避難時也必負攜而行。周太王亶父初居邠,“狄人攻之,仗策而去,百姓負釜、甑,逾梁山而國乎岐”(據李昉《太平御覽》卷七五七引《淮南子》)。

鐵鍋炊具歷史演變

周代有了銅釜,春秋戰國時代流行於秦國、齊國。出土戰國時的陶釜禾子釜、陳純釜,都做壇形,小口大腹,有兩耳。戰國以後,銅釜出現頗多,其形態的發展日趨鼓圓。有的銅釜形制已演化得近乎今日的鐵鍋了,由此可見:釜是鍋的前身。

鐵器時代:隨著青銅器的大量使用,人們發現其作食器具有一定的毒性,對人體健康有害。同時,人們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鐵的高硬度,高熔點與鐵礦的高蘊含量,使鐵迅速在烹飪領域裡取代青銅並普及。鐵器的廣泛使用,使人類的工具製造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

秦漢時期,隨著商周禮制的衰落以及人們生活居住方式的改變,有足式的鼎類炊具逐漸退出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足釜與固定的灶臺搭配逐漸成為當時的主流。

釜是烹煮食物沿用最久的炊具之一,秦漢時期非常盛行,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東漢人範冉,字史雲,桓帝時曾被任命為萊蕪縣長。他生活很貧困,經常斷炊,鄉里歌之曰:“甑中生塵範史雲,釜中生魚範萊蕪。”項羽與秦軍戰於鉅鹿,“乃悉兵渡河,皆沉船,破釜“,以示必勝之心。從此“破釜沉舟”的成語流傳下來。

“鍋”一般認為即釜,明代《正字通》:“俗謂釜為鍋。”在民間,“鍋”成了炊具的名稱。‘

隋唐以後,各類烹飪鐵器有了明顯改進,加熱器具由厚變薄,形制不斷推陳出新。元明清時期,各種鐵製烹飪器具的製作技術更加先進,樣式更加繁多。直到今天,鐵器仍是烹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烹飪器具。中國烹飪能走向繁榮,與鐵製烹飪器具的使用密切相關的。

早在西漢中期就出現了雙耳、細脖、敞口、大肚等多種造型鐵鍋。

明代初期,鐵鍋生產有較大發展,如:廣東佛山、河南郟縣、山西晉城生產的鐵鍋享有盛名,運銷長江流域和北方諸省。

鐵鍋炊具歷史演變

清朝初年,外國商船到中國,大都要購幾百口或上千口鐵鍋回國。在廣東陽江海面,打撈出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在左右船舷內,清理出大批出口的鐵鍋。鑄鐵鍋作為家家必備的國民用品,自誕生之日起在國人的廚房裡始終佔據著一席之地,千百年來經久不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