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亦舒《假如西岸陽光充沛》,吾心安處是故鄉

簡介後來,李尚知不肯在家失業,又回香港找了一份工作,宜室帶著兩個女兒我繼續在溫哥華

西岸是哪裡

亦舒《假如西岸陽光充沛》,吾心安處是故鄉

湯宜室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李尚知在大學做副教授,兩個女兒,琴琴13歲長得和宜室一樣秀麗可人,瑟瑟8歲精靈可愛。宜室自己在政府工作,職位不高,壓力也不太大,賺的雖不多,也夠用。家務也會傭人幫手,最重要的是結婚十餘載,夫妻依然很恩愛。

亦舒《假如西岸陽光充沛》,吾心安處是故鄉

宜室有一個一母同胞的妹妹宜家,姐妹倆這宜家宜室的好名字,父母對她們最大的期待就是嫁個好人家吧。宜室同妹妹非常要好,尤其是母親去世以後,她們是彼此唯一的親人。最近姐妹倆的父親去世,多年前母親患癌,父親拋棄母親和姐妹倆,在外面另有家庭和子女。父親死前將遺產一分為三,宜家宜室各得一份,外面生的兒子才得一份。

有了這份遺產的加持,宜室忽然也想趕移民的時髦。香港彈丸之地,生活節奏快,宜室自己這份工作做得也不太開心,沒什麼前途。而彼邦的溫哥華,宜室去過多次,陽光明媚綠草如茵,已經移民的親友發過來的照片無一不是香車別墅、陽光沙灘。多年來在這座城市升學、工作,內心已疲倦不堪。

李尚知並不太想移民,他在香港事業有成,家庭穩定幸福,彼邦再好,終究是異國他鄉,一動不如一靜,況且丟下打拼了多年的一切,重頭開始,不是誰都有這樣的勇氣的。他比較理性,很多移民過去的在彼邦找不到工作、生活又不適應,無奈返回。這一去一返已折騰進去小半身家,元氣大傷。只是看太太興致高,他也不忍心潑宜室的冷水。

從申請移民填寫報名材料開始,宜室就陷入了焦慮。閒暇之餘都是在跟過來人打聽房子、打聽學校、打聽移民面試的細節,參加講座。宜室變得越來越煩躁、越來越焦慮。既有對目前生活的不捨,畢竟打拼多年才有的一切;也有對未知生活的擔憂。而李尚知嘗試在出發前找工作,投遞的那些簡歷猶如泥牛入海。

終於一家人結束了患得患失的生活,順利拿到簽證踏入了加拿大的土地,來到了溫哥華,這個加拿大華人最多的城市。兵荒馬亂折騰了10幾天,終於選到心儀的房子買下,安定了下來。兩個孩子全程參與到買房子、選傢俱的過程中,開心快樂的不得了。

孩子們去上學,李尚知也找到一份短期的大學工作,雖然工資和香港比差了很多,剛來有工作已經不錯了。每天馬不停蹄送走丈夫和兩個孩子,就投入到排山倒海地家務之中。從前有n家務助理,倒也不覺得累,不費力不費心。如今事事親自動手,一件一樁怎麼做也做不完。

亦舒《假如西岸陽光充沛》,吾心安處是故鄉

孩子們逐漸適應彼邦生活,大女兒琴琴貌似還交往了一個華裔男朋友。小女兒瑟瑟在班級裡被白人小孩問為問為什麼你們支那人都喜歡開洗衣店,,你家人也是開洗衣店的嗎?宜室聽說後很氣憤,這分明就是種族歧視,她打算找老師去說道說道。誰知道瑟瑟已經用拳頭教育過了那個小孩,並跟宜室說,下次再敢招惹她這個支那小孩,就讓他鼻子見血,見識下她的厲害。

孩子們適應的這麼好,只有宜室好像融入不進去,每天都是把自己扔在家務中,儘量拖延時間,對孩子、對丈夫都不再關心。一天,情緒糟透了的宜室,把兩個孩子丟給丈夫,自己一個人去市中心閒逛。最失意沮喪、蓬頭垢面的時候,偶遇了自己的初戀情人英世保。

當年17歲的湯宜室和17歲的英世保少男少女一對璧人,愛的情真意切,宜室的母親棒打鴛鴦,兩人曾一度商議私奔。如今英世保在溫哥華已功成名就是著名建築師有自己的事務所。早在宜室準備移民時,世保就從宜家口中得到訊息,曾經寫信給宜室希望他們一家到溫哥華後能聯絡他。又打過一次電話,宜室假裝想不起他是誰。

如今異鄉重逢,世保還是那麼年輕英俊,而且更加成熟有魅力,宜室自己覺得已經年老色衰。世保可不這麼想,宜室和記憶中的那個小女孩一般無二,彷彿昨天還見過宜室。二人吃了頓飯,宜室心情好了很多,她也明白自己必須回到現實中面對生活中的難題,而世保卻仍沉浸在昔日的回憶中。宜室越發明白,當年即使和英世保私奔,如今二人也早就離婚了。世保太主觀,又理想主義,宜室已經長大開始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世保卻依舊是個大男孩。

回到家的宜室依舊不能適應溫埠的生活,越發想念香港的一切。留下吧,不喜歡;回香港吧怎麼回呢?矛盾、糾結讓她連家務都無心操持,丈夫和孩子找不到乾淨衣服,碗池裡碟子堆積如山,孩子們回家都是找速凍食品。鄰居太太在花園遇到她幾次要跟她攀談都被她無數拒絕,時間一長人家也不理她了,她存心封閉自己。琴琴、瑟瑟和李尚知都不敢惹她,因為她隨時會爆發。

李尚知的專案老闆提前結束,給了他遣散費,失業中的他本來心情就不好,又看到傷春悲秋的妻子,對他這麼冷漠,一氣之下搬到車庫和她分居。當初一意孤行非要移民到這裡來的是她,如今想念香港死活不肯融入異國生活的也是她。

又一次機緣巧合遇到世保,他約她到自己到遊艇上玩,世保再次提出和宜室私奔,宜室拒絕了。世保愛的是17歲的湯宜室,這一點她非常清楚。何況生活中的雞零狗碎不會隨著你換一個男人就消失。

後來,李尚知不肯在家失業,又回香港找了一份工作,宜室帶著兩個女兒我繼續在溫哥華。宜家也從英國飛到溫哥華陪了姐姐一段時間,開導她。而她也和鄰居幾家華人太太有了接觸。早就辦好移民的同事賈姬和原來的上司也回到溫哥華定居,圈子一大,宜室的心情就好了很多。

鄰居何太太先生在香港,只留下身懷六甲的妻子和大女兒。這一日何太太早產,宜室鎮定指揮大女兒帶著小女兒和何太太的女兒,五人在宜室半生不熟的車技下,順利到達醫院生下孩子。也就在這一日,宜室忘記了和世保有約,回到家時世保已經在門外等了她幾個小時了。世保也終於明白,宜室永遠不可能再屬於他。後來宜室把自己的好同事賈姬介紹給了世保,兩人開始約會。

這一日,瑟瑟跟隔壁鄰居家白人小男孩隔著籬笆用英文互罵,宜室喝止住女兒。原來隔壁小男孩弄壞瑟瑟的腳踏車不肯道歉也不肯修理。宜室表示要睦鄰友好,自己會替瑟瑟修好的。九歲的瑟瑟比母親清醒,瑟瑟不答應,說母親總是息事寧人,一再退讓,這裡不是中國沒必要大事化小。還把這種不良觀念強加給孩子讓她也跟著退讓。如果母親不去為她出頭,她自己上門理論,只是多方恐怕會以為她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

宜室受到震動,開啟門帶著瑟瑟去隔壁興師問罪。隔壁婦人一開口帶著濃濃的蘇格蘭口音。宜室用純正英文,有理有據說的她啞口無言,她無禮強辯三分:“這位太太,你不要看我丈夫不在家就上門欺負我!”宜室大笑:“住口吧你,請你正視問題,不要逃避!我先生不在家已經幾個月了!”處理起這種問題,宜室一個職業女性確實比這種家庭主婦有優勢。連女兒都為母親驕傲。晚上隔壁先生回家後帶著兒子登門道歉,臨走時不懷好意地問宜室:“這位太太這麼好的英文哪裡學來的?宜室沒好氣地回他:“反正不是蘇格蘭!”

就當宜室在溫哥華的生活漸入佳境時,李尚知在多倫多大學找到一份工作,簽約了兩年。李尚知從香港到多倫多後,就開始催著宜室帶孩子們過去和他團聚。宜室實在不願意也也沒有勇氣去面對新環境。孩子們趕去和父親過聖誕節,宜室一個人留在溫哥華磨磨蹭蹭不肯走,連鄰居何太太都回來勸宜室賣租掉房子跟丈夫去多倫多團聚。

最後李尚知親自過來押送妻子和她回了多倫多。在多倫多他們一家住在大學附近的花園別墅,宜室在大學找到兼職的菲傭幫助料理家務。同父的弟弟也被她申請來多倫多讀大學。妹妹宜家也決定定居多倫多。生活又回到了在香港的節奏。

這就是亦舒定居加拿大後的作品《西岸陽光充沛》沒有什麼狗血的感情起伏,有的都是家長裡短,生活瑣碎的細節。主角也不再是單身妙齡女主角,而是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媽媽。丈夫也沒有出軌也沒有變心,讓湯宜室演繹《我的前半生》。可是這個作品才是大多數已婚女性的真實寫照。

宜室和宜家十幾歲時父親移情別戀,為外室生的兒子起名湯震魁,當時宜室非常憤怒,認為父親重男輕女,對女兒們的期待就是宜家宜室嫁個好人家,對兒子就希望他建功立業威震八方。可是輪到宜室自己做母親時,還不是兩個女兒取名琴琴、瑟瑟,不也是希望這倆小公主長大後遇到好男人成立幸福家庭夫妻恩愛、琴瑟和鳴嗎?父親去世後,把遺產一分為三,兩個女兒得到的和兒子得到的遺產一樣多,可見名字只是父母對子女不同期待的對映。

亦舒《假如西岸陽光充沛》,吾心安處是故鄉

湯宜室、湯宜家年少時最恨爸爸和外面的那個女人和兒子。這是她們心中永遠的痛!可是隨著母親和父親的相繼離世,雖然只在父親葬禮上匆匆見了這個同父半弟一面,宜室已經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她在移民表格裡把這個弟弟也作為家庭成員寫入表格,為以後弟弟移民去國外升學鋪路。弟弟和他的母親來宜室家致謝時,宜室非常緊張,她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眼前的這個女人。反而是這個女人恭敬嫡稱呼她“大小姐”,又詢問她忙完工作,又要忙活著一大家的生活,一定很辛苦吧?宜室這麼多年為自己的家庭操持,就連恩愛的丈夫也沒有問過自己辛苦不辛苦,累不累。只有眼前的這個搶了母親丈夫的女人,明白自己的不容易。

結婚前希望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甚至刻意強調女權,刻意強調獨立。結婚後尤其是做了母親後會發現,只要男人沒有子宮不會孕育孩子,那為這個為這個家庭做出犧牲和奉獻的大多還是母親。母親在工作和家庭中合理傾斜向家庭不但是生理的選擇也是感情的選擇。好多人都會問,既然註定要回歸家庭,讀那麼多書,職場拼搏那麼多年多麼的浪費。可是正因為她要回歸家庭要教育子女,她的受教育水平和素質教養才更應該被提升河培養。一個有文化有素質受過高等教育的母親才能更好養育下一代。一個母親的素質直接決定一個民族的素質。而對於一個母親一個妻子來說,她才是家庭的核心。這個社會,對女人要求太高,外面要獨當一面有自己的工作,回家要能操持家務安排好丈夫孩子的生活。當家庭利益和工作有衝突時也要選擇犧牲掉自己的工作。不是我們終於妥協了,而是跟孩子們比,工作還是要讓道的

融入不進去的是他鄉,回不去的是故鄉。我們華人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視子女教育問題的民族之一,為了子女讀書多少媽媽遠離家鄉,遠離故土,帶著子女異地求學甚至是異國求學。對子女來說,媽媽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擁有變異鄉為故鄉的本領,無其他原因,只因“吾心安處是故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