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蘇軾婉約詞經典之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簡介一池萍碎:蘇軾自注:“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

次韻是什麼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婉約詞經典之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註釋】

次韻

:用原作之韻,並按照原作用韻次序進行創作,稱為次韻。

章質夫

章楶

(jié),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時任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常與蘇軾詩詞酬唱。

楊花

:柳絮。古人一般稱柳樹為楊柳,故柳絮也常被稱為楊花。

“似花”二句

:說柳絮既像花又不像花,也無人憐惜,任其飄落。從教墜,任憑飄落。

“拋街”三句

:說楊花落在路旁,想起來它看似無情之物,卻蘊有真情。

無情有思(sì),言楊花看似無情,卻自有它的愁思。用唐

韓愈

晚春

》詩:“楊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這裡反用其意。思,心緒,情思。

“縈損”三句

:把楊花比擬為一個愁腸百結的美人,愁得懨懨欲睡,連眼睛也睜不開。

縈,縈繞、牽念。柔腸,柳枝細長柔軟,故以柔腸為喻。用唐

白居易

楊柳枝

》詩:“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如柳枝。”困酣,睏倦之極。嬌眼,美人嬌媚的眼睛,比喻柳葉。古人詩賦中常稱初生的柳葉為柳眼。

“夢隨”三句

:用唐

金昌緒

春怨

》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鶯呼起,被鶯聲叫醒。

:連繫。此指落花難以復歸故枝。

遺蹤

:指雨後楊花的蹤跡。

一池萍碎

:蘇軾自注:“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自古以來就有楊花落水會變成浮萍的說法,所以蘇軾說,雨後找不到地上的楊花蹤跡,原來是飄入池塘,化作了許多細碎的浮萍。

“春色”三句

:說楊花三分之二墜入塵土,三分之一飄入流水,三分春色全喪失了。

“細看來”二句

:說點點落絮,細看上去哪裡是楊花,簡直是離人眼中的淚珠。

蘇軾婉約詞經典之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評析】

蘇詞以豪放著稱,但也有婉約之作,

這首《水龍吟》就是蘇軾婉約詞中的經典之作。

此詞約作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時為蘇軾因“

烏臺詩案

”被貶謫黃州的第二年。章

質夫

,是蘇軾的同僚兼好友。他作有詠楊花的《

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

》: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楊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青衣,雪沾瓊綴。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黏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章質夫的這首詞將楊花的神態描摹得很是精妙,成為當時傳誦的名作。蘇軾也很喜歡這首詞,

他‬在給章質夫的信中說:“《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雲,亦告以不示人也。”

他用章質夫原詞的韻和了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寄給章質夫,並特意告訴他不要給別人看。但章質夫對這首和詞讚賞不已,不顧蘇軾的囑咐,趕快送給他人欣賞,於是蘇軾這首詠楊花佳作才得以傳世。

蘇軾婉約詞經典之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這兩句道出了楊花的性質和際遇。楊花其實就是柳絮,它並不是人們普遍認知裡的花,它無色無香,隨風飄零,所以任憑它怎樣飄零墜落也沒有人在意。但在詩人的眼裡,楊花是飄零離散的象徵,生來就是流落人間的命運,卻得不到世人絲毫的憐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楊花隨風飄零,離開家園,最後零落在路旁。這並不是楊花的無義,而是風的無情。楊花對家園也是戀戀不捨、不肯離去的,只是楊花的命運如此,這實在是無可奈何的事呀。楊花的這種命運,又何嘗不是那些宦遊在外的人的命運呢?

如果說楊花有思,那麼它的情思應該是和遊子一樣,思念自己的家。對楊花來說,它的家就是它離開的那棵柳樹。如果楊花是遊子,那麼柳樹就是思婦。“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那纖柔的柳枝,就像思婦滿腹思緒的柔腸。那嫩綠的柳葉,猶如它的嬌媚眼眸。它好像是春困未消,欲開還閉。

蘇軾婉約詞經典之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化用的是唐朝詩人金昌緒的《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三句化用《春怨》詩的意境,把柳樹比喻成思婦,把楊花比喻成遊子。遊子在外漂游,家中的思婦懷人不歸,以致思夢綿綿。柳樹的情思大概也如此吧。她在夢中追尋千里萬里,好像找到了心上人——那遊子一樣的楊花,可是剛要相逢,又被早起黃鶯的啼叫聲驚醒。女子“思君不見倍思君”的無限幽怨之情,不正如那楊柳對楊花的思念嗎?楊花隨風飛舞,卻欲起旋落、似去又還,它又何嘗捨得離開柳樹?漂泊在外的遊子,對故鄉的眷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纏纏綿綿,欲去還回,卻又不得不離。

詞的上闋將楊花比喻成人,寫出了楊花的特質情態,下闋與上闋呼應,主要是寫楊花的最後歸宿,感情色彩更加濃厚。

蘇軾婉約詞經典之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以落紅陪襯楊花,抒發了對楊花的憐惜。

面對落花,人們總是感傷春的易逝,但楊花不被人重視,所以即便它飛盡,也不會引起人傷春的愁緒。既然楊花飛盡,那麼它到底到哪去了呢?詞人告訴我們“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原來早晨下了一場雨,楊花已經化作一池浮萍。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塵土,一份墜入流水了無蹤影。

“二分塵土”是落花零落成泥,“一分流水”是指楊花落水化萍。此處

數字的妙用傳達出詞人的一番惜花傷春之情。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落紅不是無情物,楊花也不是無情物,楊花的離去,並不是去追逐庸俗的物質享受,而是命運的安排,無可奈何。它眷戀它的家園,卻無法抗拒現實。風將它吹落,流水將它送走,可是楊花分明萬般眷戀楊柳枝頭。所以,那水中飄零的不是楊花,而是離人眼中的傷心淚。這一句與上闋的尾句相呼應。上闋的尾句寫離人的相思,這一句寫離人的眼淚。

蘇軾婉約詞經典之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從飛離樹枝的那刻起,楊花才算有了自己的生命,可它掌握不了自己生命的行程。它可以隨風飛揚,卻也難逃被雨水澆成“一池萍碎”。所以流落的文人和薄命的紅顏,才會在楊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命運。他寫楊花就是寫宦海漂泊的章質夫,更是寫他自己。他一生漂泊,或貶謫,或宦遊,“身行萬里半天下”,自從出了故鄉眉山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所以他對此有著真切而深刻的體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蘇東坡說:“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蘇軾這首和詞的境界比章質夫的原詞更高一層,因為他在楊花裡傾注了自己的真摯情感,賦予了楊花“人”的思想感情,給了這首詞永恆的藝術生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