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簡介【考點】分子熱運動例:“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於前一句,從物理學的角度理解為花朵分泌芳香是 擴散 現象,當週邊的氣溫突然 升高 (選填“升高”或“降低”)時分子運動加快

霜的物理現象是什麼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出自清代詩人徐駿的《清風詩》

【分析】風吹過書頁的上表面時,使書表面上方空氣流動速度增大,導致書頁上表面壓強減小,而書頁下表面的壓強不變,在壓強差的作用下,書頁會向上翻,故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之說。

【考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例:“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所述清風能翻書,是風使書本上表面空氣流動速度變大,導致書本上表面壓強 減小 (選填“增大”或“減小”);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是在 大氣壓 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潭清疑水淺。

——出自唐代詩人儲光羲的《釣魚灣》

【分析】清澈的池底,看起來變淺了,是因為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使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順著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潭底變淺了。這屬於光的折射現象。

【考點】光的折射

例:儲光羲的名句“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其中“潭清疑水淺”是說從平靜清澈的水面向下看到的潭底比實際深度要淺些,引起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C )

A。 光的直線傳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出自唐代詩人高駢的《山亭夏日》

【分析】“綠樹濃蔭”中“濃萌”是樹木的影子,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光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在不透明物體後面形成影子。“樓臺倒影”屬於平面鏡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其實質是光的反射。

【考點】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

例:晚唐詩人高駢在《山亭夏日》中的詩句“綠樹濃萌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描寫了酷夏特有的情趣,並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情。從物理學的角度,詩句中“濃萌”的形成說明了 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而“樓臺倒影”則是 光的反射 現象,所成的像是 正 立的 虛 像。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出自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分析】鐘聲是由於鍾受到鍾錘撞擊時振動產生的,透過空氣傳入人耳。因為不同的發聲體結構不同,所以客人是透過聲音的音色來辨別鐘聲的。

【考點】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音色

例: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楓橋邊客船裡的人藉著漁火光源發出的光看到周圍的事物,聽到了寒山寺的鐘聲,是因為大鐘 振動 而發出的,鐘聲透過 空氣 傳入人耳,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傳來的是“鐘聲”而不是“鼓聲”或其他聲音,他是根據聲音的 音色 來判別的。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分析】水的質量不變,“飛流直下”說明速度增大,動能增大;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考點】機械能及其轉化

例: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一詩中寫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飛流直下”時( D )

A。 水的動能在變大

B。 水的重力勢能在變小

C。 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D。 以上說法都正確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

【分析】“兩岸青山相對出”描述的青山是運動的,參照物選擇的是行駛的船,青山和船之間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所以青山是運動的;“孤帆一片日邊來”描述的船是運動的,參照物選擇的是太陽、青山或江岸等,船和太陽、青山或江岸之間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所以船是運動的。

【考點】運動與靜止的判斷

例: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中,前半句說青山以 船 為參照物是 運動 的,後半句說孤帆“日邊來”是以 太陽 為參照物。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出自南宋詩人陸游的《村居書喜》

【分析】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花香分子在空氣中做無規則運動越快,人們聞到的花香味越濃烈。

【考點】分子熱運動

例:“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於前一句,從物理學的角度理解為花朵分泌芳香是 擴散 現象,當週邊的氣溫突然 升高 (選填“升高”或“降低”)時分子運動加快。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分析】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形成的。

【考點】物態變化

例:《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讓國人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涵養智慧心靈。“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露”的形成是 液化 現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霜”形成的過程是 放熱 (選填“吸熱”或“放熱”)的。

古詩中的物理現象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出自南宋詩人文天祥的《揚子江》

【分析】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周圍存在著地磁場,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磁針石就像指南針,指向南方的應是磁針石的S極,不是N極。

【考點】地磁場、磁現象

例:“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達了文天祥強烈的愛國精神。地磁場的 N(北) 極在地球的南極附近,詩句中指向南方的應是磁針石的 S(南) 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