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簡介一、《來自俄亥俄的獲獎者》的故事背景發生上個世紀60年代前後的美國,丈夫瑞安在工廠工作,微薄的收入滿足不了全家12口的支出,主婦伊芙琳經常會交不出給孩子買牛奶的錢

家族之苦一共有幾部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身為女性,是否要為了家庭而放棄自我,又或者為了實現夢想犧牲家庭?我們或許可以在《來自俄亥俄的獲獎者》,這部由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中,找到答案。

如果你還在糾結於自己所處的環境、身份角色,那麼這部影片一定會給你啟發,以及重新出發的力量。

作者:蠍子號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高學歷女性該不該當家庭主婦”,這個話題一直有爭議。有人認為浪費了教育資源,有人認為女性有選擇家庭還是事業的權利,這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體現。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電影《來自俄亥俄的獲獎者》的女主角叫伊芙琳·瑞安,是一名受過教育的女性,結婚前她在雜誌社做專欄作家。婚後,伊芙琳生育了10個孩子,成為全職主婦。

伊芙琳的生活被做不完的家務,哄不完的孩子包圍,她的丈夫還是一個盡添亂的巨嬰。這樣的生活她應該後悔死了吧?!

伊芙琳用她獨特方法,把這一手爛牌打出了溫馨的結局。也讓我們意識到,

幸福不是你身處怎樣的環境,擁有怎樣的身份,而是你的思考方式,是否讓你擁有了幸福的能力。

一、

《來自俄亥俄的獲獎者》的故事背景發生上個世紀60年代前後的美國,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丈夫瑞安在工廠工作,微薄的收入滿足不了全家12口的支出,主婦伊芙琳經常會交不出給孩子買牛奶的錢。

不過好在憑藉自己出色的文字天賦,伊芙琳常常在電視廣告詞競賽中獲獎。家裡的洗衣機、彩電、腳踏車、金錶、購物券、汽車、冰櫃,乃至不少現金等等,都是她的戰利品。

電影剛開始,伊芙琳剛從6500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在這場獎品豐厚的比賽中,她贏得了5000美金,解除了家庭財務危機。

伊芙琳的臉上帶著治癒人的微笑,溫柔得對待孩子和丈夫。家裡只要有她在,天就不會塌下來。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飯後全家在一起思考廣告詞的小點子,伊芙琳還用孩子們的名字反覆填寫,以提高獲獎成功率。

雖然家境貧寒,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溫暖。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二、

面對優秀的妻子,丈夫瑞安卻有著強烈的自卑。

其實,家裡最不懂事的“孩子”就是伊芙琳的丈夫——他有酗酒的惡習,如果不是他每次拿到錢就去買酒,家裡不至於那麼拮据。

更可怕的是,每次瑞安醉醺醺地回來,就會情緒失控到處找茬。看著妻子贏回來的冰櫃不順眼,劈頭蓋臉地就砸,酒醒了之後又完全忘記昨晚的行為,裝作沒事人一樣。

孩子們都看不下去,幾個大男孩看著親爹的眼神有著不屑,連年幼女兒都質疑他:為什麼你不付賬單?

伊芙琳很少與丈夫起正面衝突,唯一的一次是當她好不容易向賣牛奶的賒了十幾瓶牛奶,而瑞安卻又喝醉酒與她無理取鬧。

伊芙琳在氣頭上,終於忍不住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

撐起這個家的是我。

這句話立刻把這位大丈夫點著了,他推了伊芙琳一把。伊芙琳沒站穩摔倒在地,牛奶瓶全都碎了。鏡頭裡,她的血混合著牛奶流了一地。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瑞安對家庭的破壞力還不止於此。

在電影中,這家人曾面臨破產,始作俑者就是瑞安。他把伊芙琳用獎金買來的房子抵押給了銀行,眼看這個家庭就要分崩離析。

最後關頭,又是伊芙琳的獎金拯救了大家。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連孩子都覺得不值得。四女兒塔芙問媽媽:你有沒有後悔嫁給他?

面對這樣一個丈夫,伊芙琳依然是搖搖頭說:不,沒有後悔過。

嫁給他,生了10個孩子,原本可以在大城市寫雜誌,過上精緻的生活,現在被整個家庭拖累。但她卻說:

“如果我這樣想,這對我沒有好處。我可以去參加聚會也可以不去,但此刻,我能有機會和我的女兒說說心裡話,這對我來說是極高的享受。我希望你以後也能替你的美好著想。”

她還勸慰女兒原諒她的父親。

“原諒他,我們就能擁有著卓越的一天。”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伊芙琳的處事哲學是:

憎恨很容易,但卻毫無用處。只要開動腦筋,就不會成為犧牲者。

其實,丈夫瑞安並不是一個天生的混球,結婚前他是一名頗有才華的演唱家,一場車禍令他失去了天籟之聲。

為了家庭,瑞安只能去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他的痛苦在於他的遭遇和懦弱的性格。知道自己犯錯後,他會像孩子一樣端上熱茶跟妻子道歉。

“他失去了他的才華,但我還擁有我的寫作能力。”就憑藉這一點,伊芙琳無數次地共情丈夫,並原諒他。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伊芙琳是一個生活的藝術家,她選擇了愛,即便是為了孩子,也要與孩子的父親和睦共處。

三、

伊芙琳的10個孩子都非常乖巧,幾乎從不讓她操心。大孩子會幫忙照顧小的,女孩子幫媽媽做家務。這井然有序的大家庭,離不開伊芙琳的言傳身教。

伊芙琳的情緒控制能力,在面臨難題時的樂觀態度,

是我認為她能傳遞給孩子們最棒的教育。

即便有很大的生活壓力,做不完的家務,付不出的賬單,伊芙琳幾乎不會對孩子們發脾氣。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失控,並不是孩子行為造成的,而是他們在宣洩自己對生活不滿的情緒,孩子是不會反抗的弱者。

伊芙琳從來不會對她的十個孩子說:我現在糟糕的生活都是因為你。相反,她總是告訴他們,擁有你們令我如此幸福。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所謂父母教育,並不是說教孩子多少知識,讓他們上多少補習班,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給孩子們看。

即便是再省心的孩子,也會有令人鬧心的時候。

電影裡有一個情節是,伊芙琳獲得了一個出門旅遊的機會,這是她20多年來第一次出門遠行。已經坐上車了鄰居卻來告狀了,原來她的一個兒子把鄰居家的花園都破壞了。

期待已久的旅行泡湯了。伊芙琳下車向鄰居道歉,詢問兒子為何要這樣做。兒子害怕媽媽生氣,怯生生地說:這是送給媽媽的臨別禮物。

沒有生氣,沒有埋冤。伊芙琳抱著兒子的腦袋說:“它們真的很美。”

還有一次,小女兒幫忙給嬰兒換尿布,她笨手笨腳把爽身粉撒了一地,伊芙琳收拾了殘局時。還安慰女兒:如果不是你們幫忙,耽誤了時間,我就不會晚一點去給送牛奶的開門,也就不會剛剛好收到獎金付了牛奶錢。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伊芙琳是一個“樂觀到無可救藥的人”,她從不會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

雖然一家人物質方面很匱乏,但在精神方面孩子們卻很富足,伊芙琳從不把孩子當成她的情緒垃圾桶,她身體力行地向孩子們展示,該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的坎坷。

這已經不是十全主婦了,這是神奇女俠。

生活已經耗費了她幾乎所有精力,把力氣用在沒有意義的抱怨上沒有一點好處。

孩子們從伊芙琳的樂觀中汲取了充分的養料。她的大女兒考進了護士學校,兩個兒子加入了棒球隊,也離開了家。她的第三個女兒塔芙最像媽媽,她成了一名作家,出版了好幾本書。

四、

如果這僅是一部講完美主婦的電影,那真就是聖母心氾濫。伊芙琳最值得我們欽佩的是,

在生活壓力之下,她依然能最大限度保有自己的夢想。

蔣佩蓉曾經說過:

空杯子裡倒不出水,媽媽們請先善待自己。

伊芙琳要給這個家庭很多很多的能量,她也沒有忘記善待自己。

她所謂的善待自己,並不是指給自己買了多少好東西,而是在創作廣告詞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託。

孩子們在回憶媽媽時是這樣說的:

她的快樂都反映在她的詩作和參賽作品中了,快樂每天和她一起起床,這是爸爸唯一不能“喝走”的一件東西。

伊芙琳也從不會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別人身上,即便那個人是她的丈夫。一次丈夫酒醒後,對自己的所做所為萬分愧疚,他問伊芙琳:我能做什麼讓你高興的事情?

伊芙琳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我不需要你做什麼讓我高興,只希望你在我做自己的時候,不要管我。

誰說家庭主婦不是獨立女性呢?

做母親有時候的確會陷入某種自怨自艾的情緒,自己的時間都被家庭佔滿,自己的人生彷彿都是為了別人而活。

母親的這種情緒,對孩子來說其實是有毒的。

因此我們可以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看到種種控訴,無非就是父母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失去了自我的父母,也不允許孩子自由。

家庭之外,伊芙琳還有自己的社交圈,這是她平凡生活的英雄夢想。一群跟她一樣靠寫廣告詞補貼家用的婦女,是她另一處心靈的歸依。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結語

影片的結局很溫暖,伊芙琳和丈夫看著十個孩子一個個離家。成為護士、棒球選手、還有作家……

伊芙琳從來沒有走出過俄亥俄州,但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

大房子變得冷清,最後只剩下伊芙琳和丈夫。經歷了破產驚魂,瑞安有所改變,此後他開始攢錢,並在去世前為伊芙琳攢了一筆足夠養老的基金,讓她安享晚年。

電影的最後一個畫面,是伊芙琳的離開。十個人到中年的“孩子”回到了老房子,他們收拾了母親留下的遺物——這些畫面中的中老年人是真實故事中伊芙琳的子女。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他們安靜地回憶著母親,伊芙琳第四個女兒塔芙繼承了她的打字機,並把媽媽的一生寫了下來。

十個孩子和“巨嬰”老公:這部15年前的電影,至今催淚

如果伊芙琳生活在現代,她的故事上了微博,我想點贊最高的評論應該會這樣寫:這樣一個豬隊友,不出錢還添亂,不離婚還等著過年嗎?那麼窮為什麼要生那麼多孩子?

選擇家庭,並不代表女性失格。

在鼓勵女性獨立的今天,似乎為家庭付出是“政治不正確”。但我要說的是並非“出走”才是獨立女性的標杆,那些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家庭過好這一生的女性,她們也有選擇家庭的自由。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

人生不應受限於角色,家庭主婦依然可以活得很成功。

不管生活如何雞飛狗跳,在自己的人生能掌握主動權,依靠自己獲得幸福的女性,在任何時代,都是我們的偶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