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三國演義——失街亭究竟是誰的錯?

簡介諸葛亮為什麼要用馬謖

三國演義失街亭第幾集

街亭丟失,上回單就區域性戰爭來說,是馬謖的決策錯誤。而從整個大局來講,則是諸葛亮的錯誤。諸葛亮的錯誤一般有兩種說法:

1。 大軍沒有及時跟進。

2。 用人不當。

三國演義——失街亭究竟是誰的錯?

諸葛亮的大軍為什麼沒有及時跟進?這個原因前面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諸葛亮沒有打關中的計劃,他的目的只是取關西。如果他想打關中的話,就按魏延說的還簡單些,只需費一次力。又何必要捨近求遠,先關西再關中,費兩次力呢?所以,大軍沒有跟進,是符合主戰略的,這沒有什麼錯。錯是錯在“用人不當”上。諸葛亮不該用馬謖這個人。

諸葛亮為什麼要用馬謖?其動機難於猜測,估計還是想提拔這個年輕人的因素多一些,也或許是想建立自己的私黨,說不清楚的。不管他是出於何種動機、何種目的,他都必須“得到關西涼州,守住張郃進攻”。這一點不存在矛盾。諸葛亮在當前形勢下有兩個任務:一是平定涼州,一是阻止張郃。這兩個問題,孰輕孰重?“阻止張郃”應該是排第一位的。因為雙方爭奪的街亭是沒有均衡點的。

1。 能夠阻止張郃,就可以確認得到涼州,

2。 不能阻止張郃,就意味著得不到涼州。

三國演義——失街亭究竟是誰的錯?

雙方在街亭沒有均衡點,也就都沒有讓步的餘地,誰夠硬,誰就有條件搶到。因此,諸葛亮派馬謖去,就軟了,輸在了執行力上。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據點,關係到整個全盤計劃的最終成敗。所以,理論上,在最為要害的地方,就必須押上最重、最大的籌碼,才是最優選的方案!比如職位最高的諸葛亮親自去,或是最厲害的武將魏延去。(趙雲當時不在這邊。)推論:

1。 假如押上最重、最大的籌碼,還是輸了的話,那麼,可以肯定地說:只押小籌碼,就是必輸無疑!

2。 只押上小籌碼,萬一輸了的話,則最重、最大的籌碼都被活活憋死在家裡了,沒有起到作用,從而形成資源浪費。

怎麼算,都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押上最重、最大的籌碼”,才是佔優的。魏延的實戰經驗豐富,比諸葛亮會打仗,他去可能最合適。諸葛亮如果有心提拔栽培馬謖的話,讓馬謖跟著魏延做個副將,馬謖兵法與實戰相結合,或許很快就能超過王平。這樣只會對大家都有好處,諸葛亮、魏延、馬謖都將成為受益者。魏延當時在幹什麼呢?被諸葛亮派去攻打一個小縣城,只給了他極少的兵,就算打贏了,也可以預見得到:沒有多大油水的。這個大將資源就被浪費了。

三國演義——失街亭究竟是誰的錯?

馬謖實際上是有軍事經驗的,他缺陷在於長於籌劃短於用兵,在戰役級別上他是有不錯的表現的,底下有具體的執行者幫他去打就好。但問題是街亭實際上是個戰鬥級別的戰役,他就是直接的執行者,那麼他的短板就暴漏無疑了。何況對手還是在建安亂世中縱橫三十餘載的五子良將中碩果僅存的一人。根本輪不到拼什麼戰術戰略,一個照面直接就被打垮。所以失街亭你說馬謖有錯可以,但他只是錯在不夠強,從具體的戰場態勢看,他並不算無能。

站在諸葛亮的角度,新的荊州系的軍事人才培養是必須提到日程上的。我們看同樣割據的孫家,他們後期的將領全是本地大族出身,這就導致了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局面。偶爾像石亭這樣的大勝,也會因各家的私心而不能擴大戰果,最終也就只能偏安一方。所以站在一心復興漢室的諸葛亮的角度,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能出現的,掌握季漢兵權的一定不能是益州人,而同時為了保障自己身後權力的的延續,也要培養新的接班人。最後最後,為了確保季漢以文御武政策的穩定,一定要從文人士子而不是純粹的武人中選擇軍權接班人,這就是為什麼魏延和吳懿都被排除的原因。

三國演義——失街亭究竟是誰的錯?

不開上帝視角的話,諸葛亮並不很確定的知道魏軍援軍的情況,包括主將和進軍速度,所以馬謖在當時承擔的軍事任務並不算多麼困難。諸葛亮也是知道馬謖的缺陷的,所以有意讓他獨立領兵鍛鍊,培養獨當一面的能力。誰會知道孟達敗的那麼幹脆,居然把荊州軍區的張合放了出來。所以最後要殺馬謖,要自貶三級,這都是給益州人必須的交待,甚至也包括了給魏延這種純武人的交待。幾個荊州人過來保馬謖,向朗甚至還試圖放了他,但最終為了整個統治結構的穩固,諸葛亮只能下了狠手。其實讓我說的話,還是諸葛亮的問題,遊楚都把話說的那麼明白了,葛公還是不敢冒險把後背漏給態度可疑的這群地頭蛇們。倘若葛公以大軍出街亭能決定性的擊退張郃,那麼隴西未必不能拿下。不過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諸葛亮後來的表現是悔。怎麼叫悔?曾經有過好的選擇,卻錯誤的失去了,所以才悔。如果本身沒有好的選擇,打敗了也不會失悔的。丟失街亭的根本原因:諸葛亮的執行力度不夠。當馬謖遇到張郃的時候,馬謖就是個軟的。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這和馬謖失街亭沒有必然聯絡。因為馬謖就算當時是言過其實的人,也不能證明他將來不進步、不變化。哪說得準呢?無論看人看的多準,將來的因素總是不確定的。劉備之所以要在那個時候說那番話,不是在說馬謖,馬謖低微,不值一提,而是在警告諸葛亮!諸葛亮和馬謖一個型別的:兵書讀的多,用的少。奉勸諸葛亮不要做言過其實的事,要實在。後來又恰被劉備言中。所以許多人相信,失街亭,是因為馬謖沒有真本事,不能用造成的。這樣理解也可以。但從“博弈”的角度來講,這樣理解或許更好。

三國演義——失街亭究竟是誰的錯?

失街亭,是因為諸葛亮“沒有押上最重、最大的籌碼”造成的。也就是說,無論馬謖有沒有真本事,此時都不該押他。因為此時的馬謖還不是最重、最大的籌碼。街亭丟失後,張郃守住了險要據點。諸葛亮不容易立足,也沒有和張郃火拼決戰,就主動撤軍退回漢中。臨走的時候,席捲一空,擄走當地百姓富戶一千餘家。煮熟的鴨子又飛了。諸葛亮出現了預算上最倒黴的情況:敵人防守到位,我方沒有搶到涼州。而敵人不至於反撲。平。事實上,張郃沒有反撲到蜀國來。因為魏國沒有反撲蜀國的預算。

其實更好的說法是責任是雙方的。但對個人覺得,一向謹慎的諸葛,在明知道馬謖並無太多實戰經驗的前提下派馬謖去街亭,其實是重在提攜馬謖。 想要提高馬謖的作戰經驗,因為怕馬謖紙上談兵,所以在臨行還特地部署好作戰方案讓馬謖執行。可惜馬謖剛愎自用,導致大敗 。此戰如勝, 馬謖可謂一戰功成。 蜀國又出一良將 。若敗。 一死而已 。況且 ,如按照部署 ,雖然此戰未必一定會勝 ,但絕不至於大敗 。諸葛亮會激而不會斬 。所以此戰,諸葛亮無大錯。如果說錯那就是錯在作為一個指揮者不能知人善用。但又回想一下在當時環境,蜀國無良將王平,廖化無法獨當一面!所以無論是為了國家利益,還是諸葛的自身利益,馬謖都是不得不殺。

三國演義——失街亭究竟是誰的錯?

黑鍋和責任都在一瞬間,事成和事敗都在行事過程之中,人心向背也就自然而然地決定了。頂住壓力是好事,但是最後頂不住了這個就是壞事。現在頂不住可能是壞事,但是放在長遠看可能又是好事。無論如何,整個人類團體還是靠輸贏定天下,區別在於什麼時候贏,在誰的頭上贏,什麼時候敗,在誰的頭上敗。連張獻忠的沉銀被發現了都會有人給他洗地。可見財富即正義,功績即真理。帶隊伍打仗這個事情這麼複雜,唯一有點激勵作用的自然還是功績和金錢。現代比起過去好的一點,就是技術手段很多,發展了,但是別人的技術手段也發展了呀,所以,一樣一樣。

這一戰,諸葛亮最大的損失,是失去了割涼州的最佳時機。因為驚動了魏國,後面無論怎麼打,都已談不上偷襲了。魏國又派出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坐鎮關中、關西,對付諸葛亮。諸葛亮就更加莫想得到關西之地了。諸葛亮該怎麼辦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