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董元奔|道、藩鎮、藩鎮割據:唐代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是歷史的必然

  • 由 董元奔古典情懷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1-12-17
簡介(唐代前期皇帝太宗李世民) 一、道的虛設時期(618-712)藩鎮下轄一州、數州,最多可達二三十州,它帶有軍事性質,是軍政一體化的地方機構,其長官稱為節度使或防禦使

藩鎮割據是什麼意思

原創文/董元奔

董元奔|道、藩鎮、藩鎮割據:唐代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是歷史的必然

(唐高祖李淵時期的長安建築)

藩鎮割據、宦官干政和牛李黨爭是勒在中晚期唐帝國脖子上的三條絞索,在這三條絞索的共同發力下,帝國逐漸斷氣。但是在這三條絞索中,牛李黨爭只持續了四十來年;宦官干政現象從唐代中期開始出現之後,其破壞性基本上限於宮廷;而藩鎮割據的萌芽從帝國前期就已經出現,它貫穿了帝國全過程,而且其破壞力逐漸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從地方延伸到朝廷,加之牛李黨爭取勝者牛黨的骨幹也都兼任藩鎮,因而藩鎮割據對帝國的滅亡所起到的作用是致命性的。當然,本文談藩鎮割據,並非要弱化宦官干政和牛李黨爭對帝國的破壞作用,正是宦官干政和牛李黨爭在客觀上推動了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和發展。

縱觀唐代近三百年的統治時期,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因循自身發展邏輯,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規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唐初至唐睿宗時期(618-712),道的虛設時期,道管不了轄區內的州郡事務;唐玄宗至唐代宗初期(713-764),道的實權化使藩鎮在全國普遍設定;唐代宗永泰元年至唐滅亡時期(765-907),藩鎮從割據,到透過黨爭控制朝廷,最終引發帝國滅亡。

董元奔|道、藩鎮、藩鎮割據:唐代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是歷史的必然

(唐代前期皇帝太宗李世民)

一、道的虛設時期(618-712)

藩鎮下轄一州、數州,最多可達二三十州,它帶有軍事性質,是軍政一體化的地方機構,其長官稱為節度使或防禦使。

唐代藩鎮割據現象有其先天“基因”,開國皇帝李淵本身就是隋代的藩鎮,只不過那時候尚無藩鎮這一名稱。隋煬帝晚期,天下反隋勢力此起彼伏,而東突厥又屢屢南犯,大業十三年(617),李淵被隋煬帝任命為太原留守兼晉陽宮監,作為河東諸郡(大約相當於今山西全境)的軍政長官,獨立自主抵禦突厥人。李淵在河東的地位已非一郡或數郡太守可以相提並論的了,儼然就是後來的藩鎮長官節度使。隋煬帝為隋代的滅亡找到了掘墓人!

唐朝前期,全國實行州(郡)、縣兩級地方行政區劃制度,到開元二十八年(758),全國設有三百二十八個州,一千五百七十三個縣。由於唐代的統治區域非常廣闊,為了便於管理,唐朝前期把全國劃分為十道,數十州為一道,道的長官稱觀察使,所謂觀察使,無非就是監督轄區內各州行政,是皇帝的耳目,道並不能直接干預各州事務,道其實是虛設的。道的轄區之大相當於當年李淵在隋朝後期的轄區,李淵父子深知道擁有實權的危險性,所以虛設了道,這有利於中央集權,但是,虛設的道卻也為日後藩鎮割據埋下了隱患。

在軍事上,唐初以州為單位,實行府兵制,士兵戰時為兵,休戰時為民。府兵制使州的軍事長官不能長期接觸軍隊,加之州的區域不大,道又不能直接過問州務,藩鎮形成的條件也就並不具備。

唐朝前期在土地制度上實行均田制,土地為國有,國家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實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這種模式是府兵制能夠實行的基礎。但是到了開元初,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民逐漸可以從土地上有限解放出來,從事手工業或商業活動,魏晉南北朝時期存在的土地兼併現象遂死灰復燃,且愈演愈烈,均田制走向瓦解。均田制的瓦解宣告府兵制難以實行,唐玄宗遂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即軍人職業化。募兵制有助於提高軍隊戰鬥力,但是固定的軍事組織客觀上使州郡長官成為地方軍政集權者,這是藩鎮能夠登上歷史舞臺的軍事組織基礎。

唐朝前期,中原地區統治穩定,但是不斷進行的擴邊戰爭使邊疆地區相對動盪。為了加強邊疆防務,唐朝前期,在府兵制尚未瓦解的前提下,皇帝除了派朝廷直接控制的衛軍輪流駐防邊境,還允許邊境州郡設立規模不大的常駐軍。唐睿宗景雲二年(711),為防範吐蕃入侵,朝廷設立涼州都督(治所在今甘肅武威),也稱河西幕府,這是唐朝的第一個幕府(藩鎮)。數月後又設定幽州(范陽)藩鎮。這些都為日後北方邊疆藩鎮首先起兵作亂創造了條件。

總之,唐玄宗開元時期之前,無論各州郡行政長官是否擁有或擁有多大軍事管理權,由於道是虛設的,各州郡轄區狹小,力量薄弱,不足以抗衡朝廷直接指揮的總數一度達六七十萬的皇家禁軍、京師戍軍和派駐地方的衛軍,因而藩鎮割據現象還只是處於早期醞釀之中。

董元奔|道、藩鎮、藩鎮割據:唐代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是歷史的必然

(唐玄宗像)

二、藩鎮成制時期(713-764)

藩鎮的大量出現和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跟邊疆防務和道由虛設轉為正式一級地方機構有著密切的關係。唐玄宗開元年間,帝國經濟空前繁榮,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水平都遠遠超過前朝,人口近五千萬,是唐初的兩倍以上,疆域也達到最大,唐帝國有必要強化地方政府的權力,以有效治理各地。

鑑於唐朝前期邊疆州郡的軍政有限一體化措施在穩定邊疆統治方面所產生的明顯效果,開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把原來的十道改為十五道,道的長官由觀察使改為採訪處置使(後稱觀察處置使),觀察處置使不再是虛職,它擁有對轄區內所有州縣長官的行政處理權,可以直接對政績不佳的州縣長官予以免職。一道的轄區少則數州、十數州,多則二三十州,範圍非常廣闊。而隨著募兵制同時取代府兵制,各州所擁有的固定的軍隊也就逐漸由道的觀察處置使統一掌控。藩鎮出現的條件已經具備。

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在北方邊境和南方邊境廣泛設立藩鎮(節度使),到“安史之亂”前,北方已經有十個節度使:河西節度使、范陽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劍南節度使、安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北庭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和嶺南節度使。

為了整合邊境力量以抵禦突厥和吐蕃的內侵,唐玄宗還常常委派一人兼任數個藩鎮的節度使,比如安祿山就兼任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管轄範圍包括今山西、京津冀及遼寧南部,跨長城南北,直接威脅到長安、洛陽等帝國京畿地區兩大政治中心的安全。地方軍政權力的集中勢必引起野心家的鋌而走險,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舉兵叛唐。

“安史之亂”前期,叛軍進軍順利,為了抵抗叛軍,朝廷在叛軍佔領區和進攻區陝西、河南、山東、安徽、湖北等地廣泛設定節度使、防禦使等大小藩鎮,後來又進一步放手在全國各地設立藩鎮,授予各個地方以軍政自決權。由於安祿山叛軍席捲了半個天下,早先的一些道的界限被打破,在朝廷新設的藩鎮中,早先擁有對轄區內州縣長官管轄權的道的觀察處置使自然就成為大的藩鎮,而中小規模的藩鎮達到數十個。

歷經八年戰爭,唐肅宗寶應二年(763),“安史之亂”總算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帝國的國勢也一落千丈。為了迅速平息戰亂之後的全國混亂局面,寶應二年唐代宗繼位後,即對尚有一定軍事實力的投降的原叛軍將領採取安撫措施,把早先安祿山三個藩鎮轄區分為大約十塊,任命他們分別做節度使,當然,朝廷這樣做,另一原因是朝廷已經精疲力竭,無力解除這些叛將的武裝。同時,對其他在鎮壓叛亂過程中有功的將軍,朝廷也大多任命他們為節度使。至此,全國被分割成一個又一個大小藩鎮。大唐帝國似乎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由於北方是“安史之亂”的策源地,中原地區一度是叛軍的佔領區,叛軍將領戰後又都回到這些地方任節度使,因此,唐代宗時期,北方和中原地區的節度使大多不完全服從朝廷管理;而原安祿山轄區的節度使甚至世襲化,還拒絕繳納朝廷賦稅,儼然就是獨立王國。當然,南方節度使在這一時期大多還是接受朝廷管理的。

董元奔|道、藩鎮、藩鎮割據:唐代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是歷史的必然

(風雨飄搖的中晚唐)

三、藩鎮割據時期(765-907)

“安史之亂”因藩鎮而起,戰後卻全國藩鎮化。由於朝廷對藩鎮的控制力南北有別,而藩鎮又有大有小,所以唐代宗中後期,北方藩鎮陸續背叛朝廷,並進行兼併戰爭。在此後上百年時間裡,這種趨勢逐步由北向南擴充套件,帝國像垂死的龐然大物一樣逐步走向死亡。

藩鎮割據促使唐王朝滅亡,經歷了三個階段。

首先是個別藩鎮“試水”階段。

“安史之亂”後第一個叛唐的藩鎮是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永泰元年(765),僕固懷恩突然率領勾結吐蕃、回紇、党項等少數民族武裝約三十萬人發動叛亂,不久,叛亂為大將郭子儀平定。

接著是相對嚴重的“建中之亂”。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病死,其子李惟嶽宣佈世襲,唐德宗組織周邊節度使發兵征討,李惟嶽被殺。朝廷宣佈把成德藩鎮領地瓜分給參與鎮壓造反的各節度使,但在瓜分過程中出現糾紛,引發涇源節度使朱泚叛亂並稱帝。叛亂雖被平息,但是藩鎮世襲現象卻為全國各地節度使垂涎,此後,藩鎮叛亂遂不分北方和南方,且成為常態。

其次是藩鎮借牛李黨爭頻繁叛亂階段。

元和元年(806)唐憲宗正式繼位後,大規模討伐擁兵自重的藩鎮,數年間先後討伐了西川節度使劉朋、鎮海節度使李琦、魏博節度使田興規、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算是成就了“元和中興”。

唐憲宗平定藩鎮的戰爭雖然打擊了一批藩鎮的野心,但是卻也使藩鎮割據理念深入人心。唐憲宗死後,從唐穆宗至唐懿武時期(821-846)這五十多年中,藩鎮造反事件從未絕跡,大的事件有:長慶元年(821)盧龍兵變,唐武宗會昌四年(844)澤路之變,等。而這一時期也是牛李黨爭時期,牛李黨爭實質是藩鎮之間爭奪勢力範圍的一種形式。各藩鎮跟牛李集團既相互鬥爭又相互利用,藩鎮呈現出進入朝廷主持朝政的趨勢。

最後是割據藩鎮控制朝廷階段。

地方藩鎮和牛李集團的鬥爭和勾結大大削弱了皇帝對朝廷的控制能力,而隨著牛李黨爭在唐武宗(840-846年在位)末期的結束,牛黨骨幹不僅做地方節度使,還控制了朝廷。為了平衡朝廷,唐代後期的幾位皇帝加大了唐德宗時期就開始的對宦官的重用力度,宦官直接進入朝廷中樞。唐宣宗以宦官為館驛使,取代監察御史行使最高監察權;唐僖宗任用宦官田令孜代理自己批閱卷宗,任免官吏,權力儼然超越了宰相。唐宣宗之後,南方各主要藩鎮效仿北方藩鎮,紛紛自立,楊行密、董昌、錢繆等相繼成為南方的割據政權,而朝廷幾乎無兵可以圍剿。

天下實質上已經解體了的局面使老百姓受到的傷害最大,從而引發了黃巢農民大起義。廣明元年(881)冬,黃巢攻破長安,唐朝中央政權瓦解。黃巢起義軍因部將朱溫降唐而失敗,朱溫成為宣武軍節度使,控制了中原地區,後來又控制了朝廷。但那時候,唐朝皇帝所能控制的版圖已經有限,天佑四年(907),朱溫乾脆代唐稱帝,建立後梁。唐朝的藩鎮割據局面終結,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董元奔|道、藩鎮、藩鎮割據:唐代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是歷史的必然

(唐帝國走向滅亡)

細察唐代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史,其起源於唐代的藩鎮“基因”——開國皇帝李淵為隋代藩鎮。開元盛世麻痺了唐玄宗,他沒有吸取李淵滅亡隋朝的歷史教訓,也忽視了繁榮的面紗下所潛伏著的巨大的社會危機,盲目發展藩鎮政治,親手斷送了大唐盛世。號稱三百年國祚的大唐,其藩鎮紛爭和藩鎮割據時期就佔了近三分之二。導致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原因固然是藩鎮割據、宦官干政和牛李黨爭,但是其標誌性事件無疑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不僅使大唐帝國由盛轉衰,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有漢唐宏闊開放時期走向宋代以後逼仄內斂時期的轉折點。藩鎮割據是“安史之亂”的起因和結果,藩鎮割據看似緩慢的發展程序其實是“安史之亂”醞釀、發生和後續效應的過程,可以說,藩鎮割據和“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一個大事件的兩種表現形態。

董元奔|道、藩鎮、藩鎮割據:唐代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是歷史的必然

(作者攝於2019年8月書齋)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生於蘇北,傳統文化學者,網路知名作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知名輔導工作者。學業主攻唐宋文學,兼涉文史哲諸領域。

【說明】正文插圖來自頭條免費相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