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 由 歷史長河裡的一條鹹魚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1-12-21
簡介知識與能力: 瞭解孫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建立興中會、領導武裝起義、成立同盟會和提出三民主義學說的基本史實,思考孫中山成為革命先行者與他一系列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絡,理解他在推動20世紀中國社會鉅變中的歷史作用

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什麼團體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一、內容標準

瞭解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知道孫中山是中國民主國民革命的先行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孫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建立興中會、領導武裝起義、成立同盟會和提出三民主義學說的基本史實,思考孫中山成為革命先行者與他一系列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絡,理解他在推動20世紀中國社會鉅變中的歷史作用。嘗試運用政治狀況、社會意識、時代特徵等視角來解釋與評價孫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動。

2。過程與方法:板塊式教學法,本課內容,從四個子目展開,

少年立志救人夢 棄醫從政革命夢驅除韃虜共和夢復興中華畢生夢

;情境探究發現反思式教學法,適時彰顯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時空觀念、英雄情結、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透過讓學生蒐集資料並提取有效資訊,講述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透過引導學生進行史料閱讀,角色扮演,小組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打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歷史課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人物作主題,通過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以及革命黨人前赴後繼,浴血奮鬥的史實,體會孫中山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他堅持不懈的鬥爭精神,體悟革命黨人的崇高精神和堅定信念。學習以孫中山為代表的的革命志士百折不撓追尋救國之路的探索精神,大無畏的革命勇氣。

注重對學生民族、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等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培養,敬仰不同時代的英雄人物,不斷弘揚民族正能量,樹立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和與時俱進,追求真理,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三、教學內容分析

重點:同盟會與三民主義

難點:如何從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中認識到他的“革命先行”

易錯點:

(1)廣州起義是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反清武裝起義。

(2)興中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

(3)三民主義的核心是民權主義。

(4)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

易混點

:三民主義與同盟會的革命綱領 興中會與同盟會

考點:同盟會、三民主義

四、教學建議

關於匯入:可以從當今比較時尚的“眾籌”來引入。

眾籌達人——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為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無私奉獻的一生。先生是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

同學們,大家都聽過“眾籌”吧?

眾籌

,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它利用網際網路,讓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援,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現在我們接觸的“眾籌”更多是集資救人,然而,當你翻開歷史,你就會發現,其實眾籌古已有之,孫中山本人就是一個眾籌達人 。

教師:廣東,鴉片戰爭在這兒打響。孫中山的足跡也從這兒開始,救死扶傷是他從小的志向,洪秀全是他尊崇的人物,他是醫者,他是革命者,他有另類成就,一生四次橫渡太平洋、四次橫渡印度洋、六次橫渡大西洋、四次到美國、四次到英法、六次到越南、九次到新加坡、四次到馬來西亞、兩次到泰國、十五次到日本……總計行程達二十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五圈。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出示材料一:孫中山曾經多次強調:

"合力籌款以濟革命者,海外同志之任也。"

——《孫中山全集:第1卷》

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故曰:此四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後於我,仿效西方亦後於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孫中山《上李鴻章書》1894年6月

革命為唯一法門,可以拯救中國出於國際交涉之現時危慘地位。。。我們必要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

效法美國選舉總統,廢除專制,實行共和

—孫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釐街戲院的演說》1903年12月

材料二;孫中山及其革命黨人所籌得的款項總額 (包括會員會費 、外國援助、華僑捐助 、貸款)為112。3萬餘港元。

夫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百里土地之饒,固可發奮為雄,無敵以天下。乃以庸奴誤國,塗(荼)毒蒼生,一蹶不興,如斯之極。......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 ——《孫中山全集》

材料三:在1894—1911年17年間,孫中山及其革命黨人的革命活動包括髮動武裝起義、成立革命組織及發行革命報刊等,主要是在海外華僑的財政支援下進行的。

——《辛亥革命與華僑》

孫中山認為“醫亦救人苦難術”,而且“

行醫最能為功於社會

”……所以應該從醫學著手實行救國的活動。——《孫中山圖文全傳》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醫術救人所救有限。政治既可以為大善,也可以為大惡。中國人的苦難均源於不良之政治"。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徵文:繼承孫中山先生的優良品質》

結合材料分析孫中山發動“眾籌”的目的是什麼?

他的“眾籌”在海外的影響力非常大,據說連給別人洗衣服的苦阿姨也要認捐五元來支援他的革命事業。孫中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早年又經歷了什麼?他是怎樣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

2、在講述孫中山早期革命活動中,注意補充孫中山所處時代的背景和孫中山的經歷,結合故事法,引導學生認識到他作為革命先行者的獨特意義。

3、透過補充適當的材料、設計表格,引導學生了解同盟會成立的背景、綱領等細節

4、透過閱讀和分析材料,解讀三民主義的內涵,瞭解三民主義的意義。

(三)學生自主學習梳理知識

閱讀課文,完成助學預習筆記的自查

2、資產階級革命著作有哪些?革命思想是什麼?主要的革命團體有什麼?

3、繪製表格比較:興中會/同盟會:時間 地點 綱領 性質 意義

4、三民主義:內涵 、 意義

(四)教師引領、拓展,學生展示、識記

1、簡介孫中山

(一)簡介

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出生於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一個農民家庭。他在從事革命活動的時候,曾用過中山樵的名字,後來人們都叫他孫中山。孫中山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操勞一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遺體暫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1929年安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園。

(二)少年志向

1875年(清光緒元年),孫中山得以入村塾讀書,接受傳統教育。當時,村中有個太平天國遺兵馮爽觀,時常向孩子們講述太平軍反清的故事,孫中山對此很感興趣,對洪秀全等反清人士亦有了崇拜。他稱讚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並自命為洪秀全第二。他常常思考著消除天下的不平事,太平天國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三)上述改革

1894年(光緒二十年),孫中山上書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但未被接受。

這次求見李鴻章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使孫中山對改良救國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從此踏上了資產階級救國的道路。

然則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2、思考問題:孫中山早年的人生規劃有何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一變化?

老師展示材料:

幼年的孫中山很聰慧,博聞強識。崇拜英雄,四處學習。後來在哥哥的幫助下到檀香山、香港和廣東等地學習,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教育。在校學習期間,萌發了“改良祖國,拯救同群”的願望。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孫中山認為“醫國”比“醫人”更重要,便“借醫術為入世之媒”尋求救國途徑。

依據材料,請回答:孫中山為什麼會從“醫人”轉變為“醫國”?

學生可以透過材料歸納出來——西方思想的影響、愛國心的驅使、民族危機的加重

3、學生歸納孫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活動有哪些,教師指導歸納力求概括準確。

4、討論為什麼說他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

(1)最早成立革命團體,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

展示材料:“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興中會入會誓詞

孫逸仙者,近今談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認...孫逸仙者,非一氏之私號,乃新中國新發現之名詞也。有孫逸仙,而中國始可為... ——李大釗《孫逸仙•自序》

提問:從興中會的入會誓詞可以看出孫中山的革命物件是什麼?

師:孫中山是最早意識到中國問題癥結並矢志革命的人,他當之無愧是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他的號召下,很快招募了二十多名華僑作為會員。甚至先前極端謹慎的孫眉也不再反對他這個弟弟從事這項危險事業,拿出一部分家產作為革命經費。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孫中山語錄:

"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

"和平、奮鬥、救中國。"

"天下為公""國家之本,在於人民"。

"民生為社會進化的重心。"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故事:共和革命犧牲第一人

陸皓東,是孫中山的同鄉、幼年的同學。他曾把父親的遺產來資助在海外活動的孫中山。1895年他協助孫中山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並決定武裝起義襲取廣州為革命根據地。他親手繪製青天白日旗,作為起義旗幟,起義訊息暴露後,陸皓東怕被清政府發現,一個人回去銷燬相關資料,結果被清政府逮捕並殺害了。孫中山後來稱他為“共和革命犧牲第一人”。廣州起義失敗, 並沒有嚇退他的革命熱情,就在陸皓東被殺害的第7天,孫中山憤然地剪去了自己的髮辮,脫下長袍,以示自己與清政府鬥爭到底的決心。

故事:廣州起義失敗後,他又去檀香山、美國、英國進行革命活動。清政府把他看作叛徒要犯,透過駐各國使館設法逮捕他。1896年10月11日上午,他剛從倫敦一家旅店走出,即有三名使館人員將他纏住。忽然,孫中山被左右兩人挾持,強行綁架到波蘭德廣場的清政府駐英公使館。清政府駐英公使用七千英鎊的高價,向格萊輪船公司租了一艘兩千噸的輪船,造了一隻木箱,陰謀把孫中山裝在箱內,秘密運回國內殺害,孫中山生命危在旦夕。

他老師康德黎和孟生四處奔走,積極設法營救。康德黎找到報社,《地球報》首先發表了這則訊息,各報接連刊載。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清使館不得不於23日釋放被囚禁了12天的孫中山。從此,孫中山成為世界級政治流亡人士,他的名字傳遍全世界,受到被壓迫民族和主持正義的人崇敬。孫中山更藉此機會撰文發到外國報紙上宣揚他的政治主張,從此國際間對中國革命有了一定的認識。

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雖然沒能成功,但卻開革命黨人武裝推翻滿清政府之先河。從此以後,革命黨人就沒有停止過戰鬥,直至專制打倒,共和締造。

材料一:廣州起義(1895)失敗後,孫中山說:“當初次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咀謾罵之聲,不絕於耳。吾人足跡所到,凡認識者,幾視為毒蛇猛獸,而莫敢與吾人交遊也。”

材料二:

惟庚子(1900)失敗之後,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後相較,差若天淵。

——孫中山《建國方略》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中,正是這種意識使我們能夠作為一個國家而被儲存下來,儘管它過去遇到了許多破壞的力量。”

——- 1922年8月,孫中山《統一宣言》

問題設計:是什麼導致國民對廣州起義失敗和孫中山看法的不同?

(學生: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簽訂了《辛丑條約》,清廷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師:清成為洋人的朝廷,政府與人民的矛盾、對立已達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朝廷腐敗、社會動盪、民生凋敝、列強環飼。越來越多的人覺醒,越來越多的人宣傳革命的思想。

學生: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

更多的革命團體的建立:光復會、華興會……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小結:國內形勢的變化,使更多人理解革命;著作的流行,不斷激勵更多人投身革命事業;革命團體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說明已經越來越多的人追隨著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凝聚一切分散的革命力量,同盟會就應運而生了。

最早成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展示圖表:同盟會,對比興中會認識同盟會的歷史意義。

(3)首創三民主義,為革命繪製美好藍圖。

①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清朝統治

材料一:驅除韃虜: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 屢為邊患⋯⋯滿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 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其滿洲,漢軍人等,如悔悟來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殺無赦!

材料二:恢復中華: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後,光復我民族的國家。

問題探討:你怎麼看待孫中山的“民族主義”?

(學生:明確提出推翻清朝統治; 但把滿族等同於清政府,是一種狹隘的民族意識)

②民權主義:創立民國——推翻君主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材料三:創立民國: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問題探討:

革命的目標是什麼?這個“民國”與之前的國家體制有什麼不一樣?

(學生:創立民國,推翻君主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學生:實行總統制而非帝制,國民一律平等,總統和議員都是由國民選舉產生的。)

③民生主義:平均地權——解決土地問題

材料四:平均地權: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屬原主所有;其革命後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加,則歸於國家,為國民所共享。肇造社會的國家,俾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敢有壟斷以制國民之生命者,與眾棄之!

問題探討:“平均地權”,有利於爭取哪個階級支援革命?

(學生:農民階級)

師:農民是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力軍,不發動農民參加鬥爭就不會有強大的民族民主運動。如何評價三民主義:

材料五:

孫中山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既考慮革命的首要目標,也兼顧各派的主要利益,……使各派勢力能夠在共同的目標下協調行動,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整體的鬥爭力量。

——《試析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歷史意義》

材料六:三民主義就是針對著當時中國所面臨急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提出了革命主張。……在三民主義這一革命綱領的指導下,孫中山和一批批愛國志士進行了多次武裝起義,並最終成功領導了改變中國歷史程序的辛亥革命。

——《復興之路》解說詞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提問:根據材料,說說三民主義的歷史意義。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孫中山革命理想的體現,由於孫中山的認識和受時代限制的原因,三民主義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作為一種相對前人來說更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的革命理論來說,它為世人描繪了一幅革命後的宏美藍圖,是非常難得的。

如何認識同盟會綱領與三民主義的關係?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對同盟會革命綱領的闡述和完善,也是同盟會革命綱領的另外一種表述方式。

在同盟會的領導下,在三民主義的思想指導下,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開始了一次又一次地武裝鬥爭,結果如何呢?下節課繼續探討。

小結:古語有曰:“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在那個年代,孫中山站在時代的尖端,以愛國為己任,無畏地站出來倡導推翻清朝統治、推翻帝制,實屬革命的先行者,聖人也!

第8課“覺醒年代”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五)達標訓練歸納方法

完成課後活動

精選中考試題

完成助學對應的達標訓練

五、教學資源拓展建議

1、

概念解析: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屬於“舊民主主義革命”,指資產階級領導或參與的,以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為目的的民主革命。

中華民國:1912——1949,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

學術動態

:興中會成立之前孫中山先生的主導思想

關於興中會成立前孫中山思想的基本傾向,一種意見認為,興中會成立前的孫中山基本上是一個改良主義者;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那時孫中山雖有改良思想,但革命思想居主導地位。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在人們頭腦裡的反映。孫中山的早期思想,正是由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及政治條件等社會存在所決定的。

時政

孫中山先生是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在我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在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三十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緬懷他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勳,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