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簡介蘇聯也反對伊拉克侵佔科威特,但並不希望自己昔日的盟友在戰爭中被摧毀,因而多次派出特使去海灣地區進行斡旋,然而由於國內局勢日趨動盪,已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第二次入侵怎麼去正門

引言

越南在抗美救國戰爭取得勝利後,立即著手實施建立“印度支那聯邦”的計劃,和當時蘇聯推行的遏制中國的戰略方針不謀而合,雙方開始緊密配合行動。

1978年11月,蘇越兩國簽訂《友好合作條約》,據此蘇聯取得了金蘭灣、峴港和新山等重要軍港的使用權,並可在越南建立情報中心和電子監聽站。越南顯然希望透過該條約以換取蘇聯對中國的牽制,從而達到控制整個印支的目的。1978年12月25日,得到蘇聯大力支援的越南更有恃無恐,悍然出動25萬餘軍隊,在5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下,分兵5路大舉入侵柬埔寨,迅速佔領了金邊和其他許多重要城市。此後在越南的扶植下,在金邊成立了以韓桑林為首的“柬埔寨革命委員會”,同時大批越南軍隊也賴在柬埔寨不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柬埔寨人民奮起抗擊越南的入侵,同時柬埔寨的各派愛國力量也迅速團結起來。1982年7月,以民主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領導的“柬埔寨民族解放運動”和宋雙為首的“高棉人民解放全國陣線”等3支抗越力量聯合組成以西哈努克親王任主席的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此後柬埔寨人民的抗越救國鬥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多次粉碎越南軍隊和金邊政權軍隊的旱季攻勢;1985年夏季,又從邊境基地轉入內地作戰,並在柬埔寨內地建立了大片根據地。

在行武裝鬥爭的同時,柬埔寨人民也努力尋求和平解決的途徑。1986年3月,民柬聯合政府主動提出解決柬埔寨問題的8點建議,主張越南可分階段撤出其在柬埔寨的軍隊,而且在完成第一階段撤軍後,金邊政府既可以與民柬3方談判,以組成4方聯合政府。

柬埔寨人民的正義鬥爭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援

。自1979年以來,每屆聯大都要討論越南入侵柬埔寨的問題,並透過譴責越南侵略和要求越南從柬埔寨撤軍的決議案。中國一貫大力支援柬埔寨人民的反侵略鬥爭,東盟各國也一直強烈譴責越南的侵略行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西歐和日本都中止對越南的經濟援助,而美國則再三聲稱只要越南不撤出柬埔寨,就不會和越南建立外交關係,

並加強其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以和蘇聯在印支的擴張相抗衡

。由於越南連年窮兵黷武,經濟凋敝不堪,全靠蘇聯的“輸血”始能勉強維持;而蘇聯自戈爾巴喬夫上臺後,開始全面調整其外交政策,力圖減輕自身的負擔,因而雙方都希望解決已困擾他們多年的柬埔寨問題。

1989年9月,越南終於撤出它在柬埔寨的全部軍隊,失去越南支援的金邊政府遂開始同意全國和解

。1991年6月24-26日,在西哈努克親王的主持下,民柬3方和金邊政府聯合召開全國最高委員會會議,宣佈自6月24日起實行無限期停火;在全國大選前,最高委員會為全國的最高權力機構,以協調4方的行動,從而為柬埔寨實現全面和平創造了條件。

兩伊矛盾的激化

伊朗和伊拉克雖均系穆斯林國家,但在民族、宗教和領土問題上卻歷來有著不少矛盾。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這些矛盾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日趨激化。1979年後,伊朗國內局勢動盪。

歷來要求自治的庫爾德人增強了離心傾向,開始向伊位克求援,導致兩國關係不和

。從宗教上來說,什葉派在伊朗佔統治地位,而在伊拉克領導權則屬遜尼派,兩種教派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增加了兩國關係中的緊張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此外,兩伊間還長期存在著領土爭端。1975年3月,兩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斡旋下籤訂了邊界協定,伊拉克同意阿拉伯河全線按主航道中心線劃定與伊朗的邊界,從而改變了以往對整個阿拉伯河主航道擁有主權的情況;伊朗則允諾將克爾曼沙赫省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伊拉克。

但此後伊朗依仗著自身強大的實力,卻拒絕交割在協定中同意劃歸伊拉克的那部分土地,使伊拉克大為不滿,因而開始要求修改該協定

。自1979年起,伊拉克官方便公開要求廢除1975年協定,此後兩國間摩擦便頻頻發生,邊界上小規模衝突也連綿不斷。

兩伊戰爭的爆發和程序

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正式宣佈廢除1975年邊界協定,次日伊朗外交部便發表宣告,表示堅決反對。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戰爭伊始,伊拉克即發動大規模進攻,利用伊朗軍隊經革命動盪後戰鬥力下降的情況,

迅速佔領了伊朗近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到該年年底因兵力不足,無法再擴大戰果,此後戰爭進人長期拉鋸狀態

。1981年9月,伊朗在積蓄力量後轉入反攻,逐漸收復失地。1982年中,伊拉克雖又宣佈承認1975年邊界協定,並呼籲停火,然而卻遭到伊朗的斷然拒絕。1982年7月,伊朗軍隊大舉攻入伊拉克境內,但未獲全勝。

1984年4月,伊朗集結50萬重兵,連續發動4次猛攻,然而也未能達到摧毀伊拉克防務能力的目的。自1985年起,兩伊把戰爭擴大到空中和海上,相互進行轟炸和導彈襲擊,同時實行海上封鎖,盲目攻擊來往於海灣的各國油輪,造成巨大損失。1986和1987年兩伊仍激烈交戰,互有勝負,

但顯然任何一方都無法在短期內取得最終勝利。兩伊戰爭爆發後,美蘇兩大國都貌似公允,宣佈中立

。但美國卻暗中和伊朗做交易,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以換取扣押在黎巴嫩的人質,並將所得款項提供給尼加拉瓜的反政府軍,導致1986年“伊朗門”醜聞的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蘇聯則根據情勢的變化,不斷向交戰的雙方出售軍火。

兩伊戰爭惡化了伊朗和其他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係,導致海灣地區局勢的空前緊張,引起了整個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

。聯合國曾多次出面調停,伊斯蘭會議組織、不結盟國家會議以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等都呼籲兩伊儘早結束戰爭。經過多方努力,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透過要求兩伊立即停戰談判的598號決議,伊拉克迅即表示贊同,而伊朗則只有到1988年7月18日才正式宣佈接受。8月20日,兩伊停火;8月25日,兩國外長在日內瓦開始直接談判。至此,死亡人數逾百萬,物資耗費達數千億美元的長達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才告結束。

伊拉克人入侵科威特

1990年7月15日,伊拉克外交部突然向阿盟秘書長卡利比遞交一份措辭強硬的備忘錄,指責科威特和阿聯酋違章超產石油,致使伊拉克蒙受巨大損失,並要求賠償。接著7月18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又發表內容相同、但語氣卻更為強硬的講話,致使三國關係頓趨緊張。

此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約旦國王侯賽因對伊拉克和科威特進行閃電式的訪問,大力進行斡旋,局勢始稍有緩和

。7月26日起,3國停止相互指責。31日,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高階代表又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舉行會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表明兩國之間依然存在著嚴重分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間的爭端歸納起來大約有以下3個方面:第一,到了80年代,由於石油在界範圍內供大於求,因此油價也逐漸下跌。

伊拉克指責科威特和阿聯酋違反歐佩克制訂的限價保產政策,大量生產石油,致使伊拉克蒙受140億美元的損失

。科威特則反駁說,兩伊戰爭期間,科威特確曾超過規定限額開採石油,但將其所得的大部分利潤均用於援助伊拉克和巴勒斯坦解放運動,兩伊戰爭一經結束,即嚴格遵守歐佩克制定的限額,為限價保產作出了犧牲。

第二,伊拉克指責科威特在兩伊戰爭期間,利用伊拉克無暇他顧之際,蠶食伊拉克領土,

並在伊拉克的魯邁拉油田南部偷採屬於伊拉克的石油,獲利24億美元

。科威特則強調魯邁拉油田南部延伸至科威特境內,因此在此開採石油完全合法,並建議兩國可就140公里長的邊界線成立仲裁委員會來加以最終劃定。事實上,伊拉克長期認為科威特系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兩國領土爭端早就存在。1961年科威特宣佈獨立,伊拉克遲至1963年始予以承認。此後雙方便長期就邊界問題爭論不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第三,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期間大舉借外債,累計達800億美元左右,其中欠沙烏地阿拉伯及科威特即達300億美元。身負重債的伊拉克在談判中提出兩伊戰爭中,伊拉克人民用鮮血保衛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利益,因此所欠科威特的債務應一筆勾銷,但科威特則認為債務問題涉及雙方,不能由伊拉克單方面來作出決定,而應透過協商來解決。自7月中旬開始,伊拉克一方面氣勢洶洶,在科伊邊境集結重兵,另一方面又表示將透過談判來解決問題。正當世界對海灣緊張局勢的緩和還抱有很大希望時,8月2日清晨,伊拉克突然出動數萬大軍在350輛坦克掩護下,大舉入侵科威特,並迅速佔領了這一彈丸小國。此後科威特政府和軍隊不得不轉移到國外,繼續進行鬥爭。

伊拉克侵佔科威特震動了整個世界

。8月2日當天,安理會召開了緊急會議,一致透過要求伊拉克立即撤軍的660號決議。

“沙漠盾牌”和多國部隊

伊拉克不僅無視聯合國660號決議,反於8月8日宣佈吞併科威特,

並在那裡成立以阿里上校為首的軍政府

。針對安理會於9月透過的宣佈吞併無效的決議,薩達姆遂於12日提出伊拉克自科威特撤軍的3個條件,即以色列撤出被佔領土、敘利亞撤出黎巴嫩和美國撤出沙烏地阿拉伯。

當上述條件遭到拒絕後,伊拉克又下令扣留所有西方國家在科威特及伊拉克的公民作為人質,從而使海灣局勢進一步白熱化。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對伊拉克侵佔科威特一事立即作出了強烈的反應,

其主要原因是盛產石油的海灣地區早已成為西方世界經濟發展的命脈

。世界石油總儲量的65%、總產量的25%和總出口量的40%均在海灣地區。即以1990年第一季度為例,美國、日本和西歐石油總進口量的26。9%、64。4%和51。9%均來自海灣各國,因此不難設想,如果西方世界一旦失去海灣地區,將會產生怎樣的後果?為此,自8月7日起,美國便開始實施代號為“沙漠盾牌”的計劃,在海灣地區迅速集結重兵。

蘇聯也反對伊拉克侵佔科威特,但並不希望自己昔日的盟友在戰爭中被摧毀,因而多次派出特使去海灣地區進行斡旋,然而由於國內局勢日趨動盪,已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10月6日,

美國已完成“沙漠盾牌”的計劃,在海灣地區共集中兵力20餘萬人,作戰飛機400餘架和艦艇80餘艘

。他們和英軍12000餘人、法軍13000餘人,以及埃及、敘利亞、摩洛哥等阿拉伯國家的50000餘人,共同組成由美國施瓦茲科普夫將軍統一指揮的多國部隊,總人數逾30餘萬。一時海灣地區戰雲密佈,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此後,伊拉克雖作出某些和解姿態,如表示歡迎法國總統密特朗提出的解決海灣衝突的建議,並於12月4日釋放所有人質,但局勢並未真正緩解。11月29日,安理會便透過678號決議,

確定1991年1月15日為伊拉克自科威特撤軍的最後期

。11月,美國務卿貝克出訪中東和歐洲,和西方盟國以及阿拉伯各國進行廣泛的磋商,完成了外交上的準備工作。12月上旬,擬議中的美國和伊拉克外長的會晤,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期舉行,至此戰爭已無法避免。

“沙漠風暴”和伊拉克的失敗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時40分(當地時間),多國部隊開始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出動大批飛機對伊拉克進行空襲;此後便不分晝夜,連續對伊拉克的重要軍事設施、交通樞紐實施空中打擊。

伊拉克從一開始便無法進行有效的防禦,始終處於捱打的局面

。這種大規模的空襲一直持續到地面進攻開始前,期間多國部隊共出動11萬架次作戰飛機,摧毀了許多重要目標,嚴重削弱了伊拉克軍隊的作戰能力,使伊拉克整個作戰系統都陷於癱瘓狀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2月24日凌晨,代號為“沙漠軍刀”的軍事行動開始,多國部隊轉入地面進攻。交戰雙方當時均擁有大量兵力和技術裝備:多國部隊共73萬人(其中美軍53萬人),擁有坦克4300餘輛、飛機2000餘架、火炮2300餘門和各種艦艇400餘艘;伊軍共有120餘萬人(其中在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為54。5萬人),擁有坦克5600餘輛、飛機774架、火炮6000餘門和艦艇60餘艘。這是自越戰後,世界上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戰爭。多國部隊以沙烏地阿拉伯為基地,

一路經海上攻入科威特的東部,另兩路均自陸上向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猛攻,第四路則直接進入伊拉克本土

伊拉克軍隊在進行零星抵抗後,即告全線崩潰

。26日,科威特宣告解放。27日,伊拉克政府致函安理會,宣佈接受安理會有關科伊衝突的全部決議。當晚9時,美國總統布什宣佈自美國東部時間28日零時起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海灣戰爭至此遂告結束。伊拉克在為時6周的戰爭中共有42個師遭重創,並損失坦克3700餘輛、裝甲車2100餘輛和火炮2200餘門。多國部隊則僅有600餘名官兵的傷亡,損失裝甲車1輛、火炮1門和飛機51架,其中還有不少是誤傷造成的。

海灣戰爭是一次高科技的較量,伊拉克自然不敵西方大國,只得敗下陣來。美國在此次戰爭中雖仍充當主力,但資金和技術卻大部是由日本和德國等國提供的,反映了美國實力的下降。阿拉伯各國由於在科伊衝突問題上看法不一,因而分成兩個敵對的營壘,

從而加深了阿拉伯世界的矛盾。透過海灣戰爭,西方大國保持住了它們在海灣地區的地位,然而並沒有能達到一舉推翻薩達姆總統的目的

。波蘭政局的動盪和劇變:經濟建設的受挫1970年開始執政的蓋萊克為扭轉局勢,決定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1971年召開的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提出了龐大的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5),它規定國民收入在此期間將增長38%至39%,而工業和農業增長的指標則分別為48%至50%和18%至2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場知名的侵略戰爭使世界格局動盪不安

由於頭兩年計劃執行的情況比較順利,於是在1973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上,波黨領導宣佈波蘭正在向“建設發達社會主義階段過渡”,

並且提出高速度、高積累、高消費的所謂“三高”方針

斷言循此即可達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水平。

到1975年,波蘭政府宣佈第四個五年計劃已超額完成:國民收入增加62%,工業生產增加73%,農業生產則增加22%。但就在高速發展經濟的同時,已經出現了不少隱患。在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過高的投資已超過最大投資可能性的2。3倍,因而整個國民經濟都處於超負荷運轉之中。

而更為嚴重的則是波蘭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西方的資本和市場,蓋萊克最初的設想是從西方引進先進技術,在波蘭製成工業品後,再返銷西方,

所以當1973年西方大國困於能源危機,經濟十分不景氣時,波蘭的經濟也蒙受重大損失

。但是,波蘭黨的領導人卻都陶醉在一時所取得的成就中,不僅沒有及時糾偏,反而在1975年的七大上繼續提出高速度發展的第五個五年計劃(1976-1980),它規定總投資比第四個五年計劃還要增加37%至40%,國民收入則將增長40%至42%,而工業和農業的增長則分別為48%至50%和15%至16%。

如果說在第四個五年計劃中,

波蘭經濟發展中出現的還僅是某些隱患的話,那麼到了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那些隱患都已演變成為嚴重的困難

。波蘭的出口計劃屢屢受挫,由於產品質量低和西方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1979年波蘭約12%的出口商品均被退回,造成產品積壓,影響了生產的正常執行。而外債則從1971年的11億美元上升到1975年的80億美元,1980年時竟高達230億美元。1975年時支付外債本息費用已佔出口收入的31。2%,而1974-1975年又連續兩年出現外貿逆差,更加重了波蘭在償還外債時的困難。從1975年起,波蘭繼續大借外債,此時已全然不是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是迫於彌補外貿逆差和償還債務。

從1974年起,連續5年的農業歉收更是雪上加霜,使波蘭的經濟每況愈下。為擺脫困境,

波蘭政府曾於1976年6月大幅度提高物價,後懾於全國各地爆發的抗議活動,才宣佈取消提價

。但到1980年7月1日,政府出於無奈,只得將肉類價格一下子提高了40-60%,於是全國各大城市相繼爆發罷工。8月中旬在波羅的海沿岸城市舉行的罷工明顯帶有政治色彩,出現了組織得很好的罷工委員會。不久又成立了以瓦文薩為首的格但斯克-格丁尼亞-索波特“三聯城廠際罷工委員會”。

結語

隨後罷工浪潮便波及西里西亞,使整個國家經濟生活陷於癱瘓。驚慌失措的波蘭政府一方面更換人事,進行改組,另一方面又和“三聯城廠際罷工委員會”舉行談判,幾經周折,才在8月31日達成協議。政府不僅基本上滿足了工人的經濟要求,而且還允許成立獨立的工會。

廠際罷工委員會則表示遵守憲法,承認統一工人黨對國家的領導,並於8月31日開始復工

。連續兩週之久的“八月事件”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卻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9月5日召開的波黨八屆六中全會上,卡尼亞取代蓋萊克出任第一書記。

參考資料:

《戰後世界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