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百城百藝 非遺名錄 | 根根藤條編織出古鎮致富路

簡介從此以後當地人繼承馬氏藤編的技法把它作為家庭副業,在風景秀麗的懷遠鎮,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農家小院時,常可以見到藤編藝人坐在小板凳上編織的情景,一代又一代的藤編手藝人在老街上續寫這項工藝的傳奇

藤籃是非遺嗎

藤,又叫藤篾,本為藤本植物,氣味清香,輕巧堅韌,是一種天然的編織材料,跟木相比,藤的韌性要比木強上百倍千倍。

四川崇州人對藤器的喜愛不止在於歷史的渲染,還在於文化的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藤編(懷遠藤編)就誕生於崇州市西北部的懷遠古鎮。

被譽為“藤編之鄉”的懷遠古鎮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這裡位居平壩和山地交界處,有著豐富的野生藤條資源,這裡是都江堰、崇州、大邑三地交通樞紐,自古商貿發達非常有利於藤編技術的推廣和藤編商品的交易。

百城百藝 非遺名錄 | 根根藤條編織出古鎮致富路

從建鎮起,懷遠旁邛崍山脈中纏繞的青藤就成為當地人編制器物的好材料,懷遠藤編就在這座川西古鎮裡伴著漫漫時光成熟,從簡單變得繁複;從粗糙轉為精緻;從鄉野走向世界。

懷遠藤編起源於三國時期,根據晉代崇州籍的著名史學家常璩在《華陽國志》中記載,說是三國時期,懷遠鎮有一個姓馬的工匠,心靈手巧,善於手工製作各種器具。有一次他上山打柴,發現山上的野生藤條特別光滑堅韌,很適合編織東西。於是他就砍了很多藤條回家,嘗試編織各種各樣的器具。經過反覆實驗,他發現使用曬乾的藤條來編織器物效果不佳,於是發明了水泡藤條法。他手工編織成形的第一件產品,是一件龍塌式的座具,裡面的支架使用的是高山翠竹,外面則是細密而纏繞有方的藤條。這個座具經過馬氏燻蒸,顏色變得金黃透亮,就跟宮廷裡皇帝用的黃金製作的龍塌差不多。

從此以後當地人繼承馬氏藤編的技法把它作為家庭副業,在風景秀麗的懷遠鎮,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農家小院時,常可以見到藤編藝人坐在小板凳上編織的情景,一代又一代的藤編手藝人在老街上續寫這項工藝的傳奇。

百城百藝 非遺名錄 | 根根藤條編織出古鎮致富路

長期以來,懷遠藤編一直以農民家庭副業的形式出現,產品多是筐兜、提籃等一些家用小器具,主要滿足自用和就近交換,沒有形成有規模的產業。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懷遠藤編開始了飛速的發展。懷遠鎮的藤編已逐漸走向產業化、規模化。

百城百藝 非遺名錄 | 根根藤條編織出古鎮致富路

根根藤條相互交織,縱橫交錯纏繞,千年百鍊藤編終成器,每個得來不易的懷遠藤編制品,從自然而來,經過藤編手藝人的打磨又與使用者融為一體,續寫一段又一段美好的故事。懷遠藤編具有濃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反應了川西本土的鄉土文化,展現了川西地區古蜀文化風采,不僅是目前川西地區儲存時間最長的藤編工藝,還成為了當地一項重要產業。其對於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妥善儲存民族文化遺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絡刪除)

記者:楊曉君

責編:勾曉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