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簡介我們只是通過了解父母為何會不合理的對待我們,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內心從痛快的經歷中釋懷,自我救贖,避免我們每一個人在原生家庭受過的傷,在現有家庭依舊在重複這個輪迴

洛洛事件為什麼現在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01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標籤易貼,心結難解

96年出生的杭州女孩洛洛(化名)在杭州工作三年,由於長期疑遭受家裡的索取,承受了較大的心理壓力。2019年10月,她在錢塘江遇到漲潮時意外去世,事後公司對家屬補償了6萬元。

洛洛是因遇上錢塘江漲潮而導致意外,警方已調查清楚並說明,去世原因與工作單位及工作性質並無關聯,但這家公司依舊出於人道精神、對員工及員工家屬的人文關懷的情分,給與家屬撫卹金,也算是良心企業仁至義盡。

但三天後,其父母以因公司方面導致壓力大為由向公司索賠41萬,又被曝出賠償款疑將用於給女孩弟弟購買房產。

“我的女兒就值六萬塊錢?”“25萬”“利益最大化”“我沒有時間精力打官司”

這是父母在向女兒生前所在公司索賠時候說過的話,洛洛沒有想過她這樣後來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困擾和麻煩,她看到這幅場景一定心涼透了吧。

這個堪稱現實版樊勝美的女孩到底經歷過了什麼?

後經瞭解,翻看洛洛生前的社交平臺發言,一直在被原生家庭拖累,只因自己夠努力,被至親的人不斷索取壓榨,直到生命結束都還被當訛錢的籌碼,簡直令人悲痛不已。

父親從3歲就讓她“獨立”,工作後還用媽媽淘汰下來的手機,3個月內兩次自殺未遂……

公司負責人看到了洛洛的微博後表示:

“這個女孩太可憐了,我再賠,我都感覺我對不起她。”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然而逝者已去,我們無能為力,我們只能願她下輩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感受到家人的愛與被愛。

我們需要意識到,現在急切需要關注的是千千萬萬像昔日的洛洛一樣正在承受原生家庭之痛的樊勝美們。

我們要知道其實不只是洛洛,樊勝美們這個群體過得都非常痛苦的,她們也想擺脫原生家庭的控制,但是卻一次又一次被所謂的家人,用情感綁架、用道德綁架、甚至恐嚇威脅,最終自己被迫無奈承擔起照顧家庭裡的其他成員的事情。

很多人說,為什麼不求助於法律?很可惜,

樊勝美現象在現實法律中也是無解的

,例如:

即便雙方達成一致,親子關係也是無法斷絕的。

撫養和贍養義務不掛鉤。即使父母沒盡到撫養義務,女兒仍有贍養義務。

繼承權和贍養義務不掛鉤。即使父母遺囑明確女兒無繼承權,女兒仍有贍養義務。

出現樊勝美現象後,女兒基本沒有法律渠道。

有時候覺得法律是萬能的,但在此刻覺得非常無力。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除了法律上的無解,

還有被道德綁架的生物學上的血緣

。正因為法律方面的無解,無法割捨的微妙血緣,又求助無門,這就讓樊勝美現象的女主角,針對原生家庭的問題,普遍的持消極的態度,認為可能唯一的解決辦法,讓自己成為一個無情的人,與原生家庭徹底的劃清界限,斷絕關係。從此消失在曾經的生活,老死不相往來,從此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人。

然後呢?

在這個過程中,但大部分人終究還是沉浸在陰霾中,心態及生活似乎依舊沒有多大的改善,自我傷害比如抑鬱、自殘依舊不斷重演。最終都無法得到自我救贖,在絕望中獲得新生的終是少數。

然而,揚湯不能止沸。

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像洛洛一樣在社交平臺揭露原生家庭的創傷,宣洩對原生家庭的積壓憤怒,一切也沒有好起來,這個宣洩的過程只是幫助我們看到了受到的不合理對待,也沒有得到預期的自愈和救贖。

如此這樣一番折騰,只能算是揚湯止沸,掩耳盜鈴罷了,非但不能幫助我們徹底救贖自我,還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創傷。

這個新的創傷就像弗蘭克·卡德勒曾說過: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對,是“遺傳”,如果我們不去面對分析這個原生家庭所帶給我們的傷害的根源,我們會在無意間把自己最厭惡的東西無形中帶給我們的孩子,這才是最可怕的。就像有句話說的:

”有的人一生都靠美好的童年治癒,有的人卻要用一生的美好來治癒童年“

我們深陷其中,深知其痛,更不能讓這種“不能承受之痛”繼續傳遞給孩子。既然無法逃避,那我們只能直面應對,讓問題得到正面的對待和解決: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02

真正的療愈是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換位思考

我們與原生家庭和解的真正物件往往是我們的父母,而與父母和解的第一步是瞭解。

當我們揭露父母的對我們的不合理對待時,我們很少去了解父母的成長環境,去了解父母為何為會那樣對待我們。去了解父母為何會重男輕女?為何會對我們控制打罵,漠不關心?為何會偏心偏愛,冥頑不靈?

換位思考,父母也有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我們嘗試著去了解他們的成長環境和時代背景,或許我們就會找到父母為何會那樣對待我們的答案,然後理解他們為什麼那樣對待或者影響我們,父母那樣對待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本身不好,而是因為父母原生家庭教養方式的代際傳遞,就是上文我所說的可怕的“遺傳”。

其實我們一直忽略,成長也是需要資源,需要能力的。愛也是一種能力,顯然這種能力他們沒有具備,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沒有賦予他們這種能力,後天環境也沒有早就愛的資源。

父母也有自己的父母,他們往往復制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對待我們身上。即便這些方式在我們看來幾乎絕望,但在在父母看來,他們完全合乎情理的。他們從小就是這樣被對待,這樣的環境情境下長大的,甚至他們覺得相比較他們的父母自己做的已經很好了,已經手下留情了,他們還覺得我們是幸運的。

當我們越瞭解的父母的原生家庭成長曆程,當我們瞭解到父母對待我們的不合理方式並不是因為我們本身的原因時,我們就越能理解父母,當我們越能理解父母的時候,和解就開始了。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2、少計較

我們之所以心生怨懟,只不過期待太多,計較太多。

有時候會認為父母不夠愛我?為什麼不理解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我身上等等諸多的不滿。

是的,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父母是超人,成為我們理想中的父母,但是親子關係畢竟是兩代人,我們與父母在經歷,學識,對問題的看法以及理解必然存在差異,更何況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能力還受到他們的父母所侷限的。

或許當我們更深入的去追索父母與他們的父母不同點時,也許會發現父母已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超越了他們的父母,只是沒走出那個侷限罷了,雖然可悲,但也是已經成長了,只是依舊沒有成為我們理想中的父母。

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和我們一樣,並沒有任何的經驗,都是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中。父母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孩子只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的人生。他們也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

世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父母,或許父母在有些事情上做的不夠好,但這並不能成為孩子叛逆或者走上不歸道路的理由。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3、提升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見識越廣,計較越少,經歷越多,抱怨越少,越閒,越矯情。

我們只有全方位提升自己,才能真正獲得主動權掌控生活,逃離包括原生家庭在內的一切外在影響。

就像張德芬說的: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有很多人對父母都有怨懟,因為他們認為父母“應該”要如何如何。問題是,父母已經無法提供你想要的那種支援和愛,父母思維方式和行為能力已經固化,你還在堅持,還在很尋求父母的認同,那你永遠都不會是自己內心平靜下來。

不讓自己的精神完全被私人瑣事和無意義的煩惱所佔據,不要沉浸在們沉陷在這個“他們不愛我”“他們不會教育我”“他們不能為我提供支援”這些無法改變或並不真實存在的負面思維,對我們毫無益處。

要從自己思維的桎梏牢籠裡掙扎出來,做自己可以做的,多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中,學習,運動,有意義的人際交往中等。放棄無用的努力,專注有用的改變。

你努力提高內心境界,提升內心格局,加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內心就會發生改變,就不會渴求被愛,被肯定,被支援,而是會主動去愛,自己支援自己,肯定自己,久而久之內心會有一種平靜從心底流出。

生命是可以變化的。不要再拿原生家庭當藉口,要去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強大。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4、接納

心理學作家武志紅老師在他的著作《為何家會傷人》中寫過一段話: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價值就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納彼此的感受。”

一段好的親密關係,彼此都需要被看見,被聽見,被懂得,懂得全身心尊重和接納對方,而不是選擇性忽視,或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認識自己的原生家庭,正視原生家庭的不足,接納自己和原生家庭。

父母因為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成長過程缺少愛的滋養,父母也是需要愛的,也許我們感受到父母的壓力,但也要理解,父母何嘗不是和我們一樣的感受呢?

慶幸的是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去學習、去自我成長,而父母的時間還剩下多少呢?與父母和解就是放過自己。

選擇與原生家庭和解,選擇與自己和解。實現自我就讀,終究靠自己。真正的療愈是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03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尋求與原生家庭的和解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與原生家庭和解,和解更多的是與我們心目中的父母和解,並不是不代表強迫去原諒父母的行為,不代表硬性的強迫大家在現實世界與父母相親相愛。

他們需要為自己的不合理行為承擔所有的責任,包括由此產生的我們對他們的怨恨與疏離。

我們只是通過了解父母為何會不合理的對待我們,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內心從痛快的經歷中釋懷,自我救贖,避免我們每一個人在原生家庭受過的傷,在現有家庭依舊在重複這個輪迴。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原生家庭裡出生,成長,不管這個過程如何,最後我們終究離開原生家庭進入社會。一個原生家庭出現問題,永遠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在原生家庭中有疼愛,也有傷害,有關心,也有忽視,有幸福,也有虐待……

如果我們盲目的對原生家庭進行全盤否定時,就會一起否定掉我們從原生家庭中獲得的一切,包括我們本身,那樣就容易導致更低的價值感與存在感,彷彿我們從來沒有被愛過,從沒被善待過,從沒被呵護過,一路走來定會只有滿目蒼夷,一片荒涼。

洛洛事件現實版樊勝美,實現自我救贖,治癒從與原生家庭和解開始

同時也希望我們的千千萬萬的父母學會“斷”“舍”“離”,就如龍應臺在《目送》中說的那樣: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實現自我就讀,終究靠自己。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尋求與原生家庭的和解。

或許探尋內心的路遠比走向外界的路更艱難,但我們都需要多一些勇氣,穿越原生家庭中的愛與痛,與原生家庭和解,與自己和解。

人生並不都是美好,也要學會面對挫折和困難。

往事不可諫,來者尤可期,努力追求,重塑自己的人生。

學會與原生家庭和解,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元說傾聽各元聲音,關注二元說,成為你們內心的朋友~對這一問題,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