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王陽明》背後:200分鐘和500年的“知行合一”

簡介紀錄片導演吳琦選擇了時空交錯的方式去詮釋王陽明這個人物,第一次參演紀錄片的辛柏青出演王陽明,他時而以一個現代人的身份,去追溯、感知、觸控王陽明,時而又扮成古裝去飾演王陽明

夜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錢江晚報

《王陽明》背後:200分鐘和500年的“知行合一”

紀錄片《王陽明》劇照

浙產人文紀錄片《王陽明》自3月22日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以後,迅速掀起了一股“王陽明熱”。這位500多年前的浙江老鄉,這次以全新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紀錄片導演吳琦選擇了時空交錯的方式去詮釋王陽明這個人物,第一次參演紀錄片的辛柏青出演王陽明,他時而以一個現代人的身份,去追溯、感知、觸控王陽明,時而又扮成古裝去飾演王陽明。在歷史的真實之上,《王陽明》以想象的方式,為我們還原了一個更加真實可感的守仁先生。

“今天我們以紀錄片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其實就是隔著時空重構一個關於王陽明的‘複合的完型’。而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距離。距離產生美,距離產生透視,距離產生客觀立場。” 吳琦說。

從浩渺詩文中,尋找真實的王陽明

《王陽明》於2019年11月開始籌備創作,2020年5月3日正式開機,攝製組輾轉北京、浙江、江西、貴州等地,於9月初完成所有拍攝工作。其中大部分古裝場景,是在浙江橫店影視城取景拍攝的。

“現在,我們想了解一個人,就會去翻他的微博或者朋友圈,所以王陽明的詩,就相當於他的朋友圈,是我們去了解和感受他的最好憑藉。這些是他內心最真實的感受,遠比那些道聽途說來的傳說故事更有說服力。好在他在人生的關鍵節點,都創作了大量的詩作。”吳琦說,能夠順利完成文字部分,王陽明的詩文幫了大忙。

“也知世間風波滿,還戀山間木石居。”這是37歲的王陽明被貶至貴州龍場時,面對仕途不順,觸景生情所作。

“自信孤忠懸日月,豈論遺骨葬江魚。百年臣子悲何極?日夜潮聲泣子胥。”這是王陽明被大太監劉瑾刺殺,為“金蟬脫殼”假裝投江時,在牆壁上寫下的《絕命詩》。

“對於詩來說,放在書本上,跟聽人吟誦出來,感受是不一樣的。”吳琦說,辛柏青是話劇演員,臺詞功底也很好,“所以我們讓很多王陽明的詩作經辛柏青的口在片中呈現出來,讓大家可以身臨其境地,和辛柏青一起,踏入另一個人的生命河流。”

從一篇篇詩文中,主創團隊努力地去尋覓著王陽明一生的脈絡。本著這樣的初心,前期的文字研討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導演組不僅與多位研究王陽明的專家一起研究討論,連辛柏青本人,也從那時便參與到了文字創作中來。

“因為這個紀錄片,不是為大家解讀王陽明,而是向大家呈現我們看到的王陽明。這個紀錄片是透過辛柏青這樣一個現代人的角度去詮釋的。所以,有很多地方,需要代入辛柏青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這是我們沒法告訴他的,因此從前期文字創作時就參與進來,後面的表演會順暢很多。”吳琦說。

在堅持既定的美學追求和表達方式前提下,《王陽明》依靠敘事主線的力學結構,以一種“觀念的畫框”,從繁複的時空中框定敘述和畫面的邊界。

“我們以王陽明個體的生命敘事展開敘述空間,但王陽明之所以為王陽明,絕不因為他是一個普通的明代讀書人個案,因此我們不講一個封閉的‘人物故事’,要漏出歷史資訊,漏出知識視窗,漏出人文思辨,點與面形成合理佈局。”吳琦說。

《王陽明》背後:200分鐘和500年的“知行合一”

片中辛柏青飾演王陽明

兩個“辛柏青”,三種探訪之旅

定下來由辛柏青出演王陽明後,創作團隊都對他很滿意。“因為他自己也讀王陽明,他也愛讀書,喜歡傳統文化,不愛社交,扮上古裝很有古意,所以由他來出演非常適合。”吳琦說。

辛柏青接到邀約之初,第一反應卻是拒絕。因為在他的印象中,紀錄片是不用演的,他不知道要自己來做什麼。在辛柏青看來:“紀錄片我覺得就是真實和理性,而我熟悉的戲劇表演就是需要戲劇衝突,這看起來完全是對立的。”

經過後來反覆溝通,辛柏青對片子越來越感興趣——以一個現代人的角度,去重走王陽明走過的路,從詩文和史料中,去還原一個王陽明的形象,這對於辛柏青來說,確實是新的挑戰。

那麼,為什麼辛柏青在扮演王陽明的同時,還以現代裝扮出現?

這正是導演的別具匠心。

“我覺得我們的紀錄片,可以說是剝洋蔥式的片子。最後沒有一個結論,只是呈現我們所瞭解到的。看完之後,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王陽明。所以,我們讓辛柏青以他自己的身份在片子中出現,就是為了提醒大家這一點,同時也有一點讓他‘文責自負’的意思,因為有許多表演,是出自演員自己的感受和邏輯。”

在吳琦看來,辛柏青在片子裡有三重身份:一是作為一名演員,透過已知材料進入角色;二是戲中戲的王陽明本人;三是代表當代公眾去追尋探訪的一個知性個體。“這就需要調動一些演員本身的知識儲備和思考力、感受力。因此,本片的主演任務相對其他影視作品更為複雜,更具布萊希特(德國戲劇家與詩人)式的間離感。但這也是本片的價值點,希望能一起打造一部有意味的探索之作。”

創作團隊對於細節也把握得很到位。拍到王陽明被貶至龍場那一集,他們在當地重新搭建了一個茅草屋,並在片子裡呈現了這一過程,還讓辛柏青參與了搭建。

根據歷史記載,王陽明被貶到龍場後,就是自己搭建了簡陋屋舍。這樣的還原,不僅貼合史實,也讓辛柏青能夠透過這些過程更加貼近他所感受到的王陽明,雖然這棟茅草屋在片中只有一場戲,但吳琦說,劇組仍然“不惜‘斥巨資’打造了這間屋子”。

由“知行合一”,走向更深厚的王陽明

紀錄片《王陽明》共五集,每集40分鐘,依次按“溺”、“困”、“悟”、“功”、“明”五個主題切入。

這個時代再拍王陽明,意義在哪裡?

“在我看來,這部紀錄片最關鍵的意義就在於闡述了陽明先生和陽明思想對當下的意義和價值。”浙江大學教授董平是本片的學術顧問,他認為,時至今日,仍需要探尋陽明思想,是因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仍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如何做到這一點,這就需要努力親身實踐,透過自己的行動把真心落實到生活中,這樣才能做到內外一致,發現真理,而這正是‘知行合一’的內在含義。”

而在吳琦看來,“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的世界觀,而“致良知”是他的方法論。“我覺得王陽明這個人非常有意思,如他自己所說人是在世上磨練,他寫的詩文,做的事情,打的仗,都是在磨練他內心的‘良知’的體系。知和行其實是一件事,知道卻不能做到,那不叫知。這些對於今人很有啟示意義。”

而這些就是《王陽明》這部紀錄片想傳達出來的內容。吳琦也坦言,王陽明的一生太豐富,學術體系太博大,所以在創作上,影像表達者無法透過一部片子完整地呈現出來的,因此他們選擇了王陽明心路歷程中幾個大的主題,希望透過這樣的呈現,讓觀眾產生延伸閱讀的興趣。

“我們今人看《史記》,覺得那就是歷史,其實司馬遷寫的很多歷史,距離他自己也過去幾百年了,他怎麼知道當時誰說了什麼話呢?所以很可能也是加了一些自己的演繹和想象。所以我們如今做這樣一部片子也是一樣,我們不知道當時的王陽明某一刻是什麼表情,說了什麼話,但是我們希望透過這樣合理想象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可以走近王陽明,並且願意瞭解他,記住他。”吳琦說。

《王陽明》背後:200分鐘和500年的“知行合一”

紀錄片《王陽明》劇照

影評:

《王陽明》好看嗎?

孫雯

但凡知道王陽明的人,提及這個名字,後面常常不忘跟一句:知行合一。

可是,何謂知行合一?我們又往往止於字面的理解。

王陽明熱不是近年才有。

十多年前,自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對王陽明的書寫開始,我們陸續還讀到陳榮捷的《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錢明的《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餘懷彥的《王陽明的五百年:中國與世界的王陽明》、杜維明的《青年王陽明——行動中的儒家思想》……當然,還有各種版本的《王陽明全集》。

與其中思考嚴謹的學者專著相伴的,還有不同樣式的王陽明通俗傳記,其間,他被稱為“明朝一哥”抑或“神奇聖人”。

但是,在各種形式的研究和演繹之中,多數大眾其實並未真正走近王陽明。

人群中說起王陽明,聽者的腦海不過湧起:嗯,這個人,很厲害。

這一週,五集大型人文紀錄片《王陽明》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演員辛柏青呈現了與王陽明一場場的相遇,從餘姚、杭州、北京、貴州……在歷史的遺蹟和浩繁詩文中,辛柏青穿梭時空,尋找王陽明,並與他進行了一場場“對話”。

因為這部紀錄片,王陽明走入了我們的微信朋友圈,在更廣泛的民間變得生動了起來,他的成長,入仕,遭謫,悟道……無一不在驗證著知行合一。

這部紀錄片也是如此,辛柏青在北京故宮的紅牆下沉思,在大運河上的拱宸橋行走,在錢塘江的貨船上逗留,在餘姚王陽明故居看一滴雨的降落,在龍場照著500年前的樣子搭建一座茅屋並在幽暗的石洞中來一場冥想。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跟隨著辛柏青,進而跟隨著一種當下的思緒和過去的場景,去靠近王陽明,體會他的所思所感,進而體悟他的思想力量。

明朝另一位著名的浙江人張岱曾說:“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之炬。”

王陽明以跌宕人生悟到的真理,承襲了孔孟的儒家,也突破少時所習朱熹之學的固有局面,開拓出更為廣袤的空間。

這種自行而知的獲取,又由他的不斷實踐,抵達經世致用的目的。

所以,王陽明的根基是深在民間的,在一定意義上說,這部紀錄片,將他本來就有的這種深在民間再次喚醒。

在通常的紀錄片創作中,它往往只打開一扇窗,讓觀者由此望進;而紀錄片《王陽明》打開了一扇門,讓觀眾登堂入室,去尋找、相遇、對談,而且,讓所有的情感和故事彼此糾纏,又各有明朗的來處和去向。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紀錄片《王陽明》的細節中,其實已經紮紮實實地融入了王陽明的思想,它的呈現自然值得更多人來看。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紀錄片頻頻湧入了我們的朋友圈。

我們少時曾唸到王陽明的那一句“未看此花,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在汝心中一時明白起來”,到經歷與情感俱豐的中年再看、再想——四季的花兒,確是如此。這因花而起的看與想,也是行與知。

此時,再看他那句“知行合一”,我想起紀錄片中採訪的專家吳光先生曾說過的一句話——

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經在“行”了。

(原標題:《浙產紀錄片《王陽明》背後那些事丨200分鐘和 500年的“知行合一”》。編輯 金卓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