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經常喝酒的人麻藥“麻不透”?這是真的嗎?醫生這麼說……

簡介慢性的酒精中毒可能使中樞神經系統出現脫髓鞘改變,脂溶性的麻醉藥作用會減弱,並且酵素的分泌增加使藥物排洩速率加快,這類患者在麻醉時也要加大劑量

達幾蘇多久麻醉

都市快報訊 “我經常喝酒,每天一斤白酒,手術的時候記得麻藥得給我多打點啊, 不然麻不透!”前不久,73歲的蔣大伯住進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因為第二天要做膽囊手術,麻醉醫生術前訪視患者時,蔣大伯反覆提醒醫生。

酒量與麻醉之間有何關係?酒量大的人做手術真的需要更多的麻醉藥進行麻醉嗎?

市一醫院麻醉科醫生梁銘介紹,酒精本身就是一種麻醉藥,適量飲用能改善外周血液迴圈,並可使精神和軀體得到暫時放鬆,因而早在數千年前就在世界範圍內流行。

但短期內大量飲用或長期大量飲用常可導致急、慢性毒性反應。攝入的酒精主要在肝臟被乙醇脫氫酶代謝為乙醛,其餘5%-10%以原形從呼吸和尿中排出。

普通成人每小時只能代謝10毫升酒精,24小時內可代謝的最大酒精量為450毫升(約50度白酒1斤8兩,38 度的2斤3兩),因而飲酒時血中酒精水平可迅速升至中毒水平:血漿酒精濃度達到25mg/dl可引起意識和運動功能受損。血漿酒精濃度大於100mg/dl 可引起前庭、小腦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血漿酒精濃度大於500mg/dl可產生明顯的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同時,長期飲酒的人會有肝硬化,肝功能異常導致血液中球蛋白增加,很多麻醉藥物會和球蛋白結合而使首劑量的麻醉藥物效能減弱。

另外,慢性酒精中毒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脫髓鞘作用,所以凡是溶於脂肪的麻醉藥物作用都會被減弱;慢性酒精中毒會促進酵素分泌,加速藥物排洩,此時又需要適當增加麻醉藥物。

手術麻醉大多為全身麻醉或區域麻醉。全身麻醉按給藥途徑的不同分為靜脈全身麻醉、吸入麻醉及靜吸複合全身麻醉等,麻醉藥入血使中樞神經系統受抑制;區域麻醉指區域性注射麻藥使支配手術部位的神經、神經叢、神經末梢等發生神經傳導阻滯而達到術區感覺功能暫時缺失,包括神經及神經叢阻滯、椎管內麻醉、區域性浸潤麻醉等。

對於需要區域麻醉的患者來說,麻醉效果不會受到酒量的影響。

若是長期大量飲酒或術前飲酒的患者,麻醉藥的劑量應該加大,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長期大量飲酒者其中樞神經系統已經對靜脈和吸入誘導麻醉建立耐受,這種人一旦被麻醉,復甦時間也會延長;

另一方面酒精吸收入血後人體內環境處於高滲狀態,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減少而迴圈血量增多,導致血液中麻醉藥濃度降低,所以需要更多更大劑量的麻醉藥。

有長期飲酒習慣的人多合併肝功能異常甚至肝硬化,導致血液中球蛋白含量增多,而多數麻醉藥都可以與球蛋白結合,遊離的麻醉藥濃度降低,麻醉效果差,故麻醉藥的使用劑量應酌情增加。

慢性的酒精中毒可能使中樞神經系統出現脫髓鞘改變,脂溶性的麻醉藥作用會減弱,並且酵素的分泌增加使藥物排洩速率加快,這類患者在麻醉時也要加大劑量。

當然,並不是所有飲酒者都需要加大麻醉藥劑量,有些患者結合實際情況必須減少劑量。由於酒精本身就具有麻醉作用,面對酒精中毒的急診患者時,麻醉藥的劑量必須減少,否則兩者麻醉效果疊加很有可能導致中樞抑制,甚至死亡。

肝臟也是麻醉藥的代謝場所,如果酗酒患者合併有肝功能障礙,則麻醉藥的代謝率降低,作用時間延長,因此劑量應減少。

因此長期飲酒患者在術前應如實告知醫生自己的飲酒史,以便麻醉醫生進行全面的麻醉風險評估,並選擇合適的麻醉藥品及劑量,降低圍術期患者麻醉風險及併發症發生。

【來源:都市快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