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老北京人在除夕還有這種講究?春節孩子們最愛的還得是逛廠甸

簡介福滿京城,春賀神州何大齊貼門神、貼掛錢門神是在農曆新年人們貼在門上的守護神畫像,用來驅邪避鬼降吉祥,是中國民間深入人心的神靈

春節前夕是除夕嗎

福滿京城,春賀神州

何大齊

老北京人在除夕還有這種講究?春節孩子們最愛的還得是逛廠甸

貼門神、貼掛錢

門神是在農曆新年人們貼在門上的守護神畫像,用來驅邪避鬼降吉祥,是中國民間深入人心的神靈。按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除夕的傍晚,家家戶戶便會忙著貼春聯、門神、“掛錢”,祈求來年的幸福安康。

相傳最早在周代就已經有了“祀門”的活動,那時人們崇信的門神叫做“神荼”和“鬱壘”,用桃木雕刻立在門上,後來因為雕刻人形太麻煩,改為把門神的名字寫在桃木板上,是為“桃符”,人們認為桃木可以辟邪。宋代詩人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寫的就是這種民俗活動。

今天左敬德右叔寶這種門神樣式的普及是元代之後的事了。尉遲敬德和秦叔寶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武藝超強,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在民間口碑甚佳。傳說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了自己的親兄弟,被鬼魂所擾不能安睡,秦瓊便自告奮勇並推薦尉遲敬德為主公夜裡守門,太宗果然從此可以安然入眠。太宗心疼兩位愛將,就讓人畫了二位的形像貼在門上,擔當守夜的任務,後為民間所效仿,貼二人畫像於門上以驅邪避鬼祟。雕版印刷的門神五彩斑斕虎虎生威,除了辟邪還能點綴節日的氣氛增添吉慶色彩,貼門神這一風俗能夠延續千年,說明箇中自有其深入民心的內在生命力。

“掛錢”是指貼在門楣、房簷上的一種傳統剪紙,也有稱其為“掛籤”“吊錢”等。這種剪紙的外形多為古錢形狀, “掛錢” 因此得名。人們把其貼在大門上方作為新年的點綴,藉以招財進寶。“掛錢”的圖案種類極其豐富,除了直接以銅錢作為紋樣的,還有玉皇大帝、麒麟送子、連年有餘、吉慶豐收等,也有剪字的,以“福”“喜”為多。舊時“掛錢”的貼法是上緣貼在門楣上,下側懸空隨風飄動,“掛錢”和春聯、門神交相輝映,營造出濃厚的辭舊迎新的節日氣氛。

老北京人在除夕還有這種講究?春節孩子們最愛的還得是逛廠甸

逛廠甸

廠甸所在地原是明清兩代燒製琉璃瓦的窯址前的一片空地,民國六年在此地修建了海王村公園,也就是現在琉璃廠十字路口東北角中國書店的所在。

自清乾隆年間始,每年的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廠甸為集市設攤售貨,遊人雲集熱鬧非凡,這裡鱗次櫛比的蓆棚布帳中各種商品堆積如山,孩子們把逛廠甸當成過年最開心的盛事。

廠甸中最吸引人的首先是北京的風味小吃,什麼艾窩窩、驢打滾、豌豆黃、年糕、灌腸、豌豆粥、果仁乳酪、大糖葫蘆……我小的時候逛廠甸,印象最深的是製作艾窩窩的攤商。艾窩窩是用煮熟的江米捏成麵糰中間按下一個凹槽,裡面包上芝麻白糖或豆沙、豌豆黃餡,非常符合兒童的口味。小販當場製作,動作熟練敏捷,包出的艾窩窩大小均勻,放在特製的長形小紙盒內,一盒十個,為了防止互相粘連盒內會先撒一層乾麵粉,因此做艾窩窩的人臉上身上總是一層白霜,連眉毛、眼睫毛上都沾上一層,樣子十分討喜好笑。大糖葫蘆是廠甸的另一種標誌性食品。小販選大個的山裡紅,去核,用一米多長的荊條串起來再在表面刷上白色的糖飴。大糖葫蘆白裡透紅,頂部還插有彩色的小旗迎風招展,我每次一準兒會買上一串扛回家。

除了吃的,廠甸還有許多特色玩具,如風箏、空竹、風車、噗噗噔、氫氣球……我最喜歡的就是放風箏和抖空竹,每年總要買上幾個風箏和空竹帶回家。去一次廠甸必是滿載而歸,想起小時候過年真比現在熱鬧好玩兒多了,尤其對於小孩子而言,每年春節都是一次盡情的狂歡!

(原標題:老北京春節習俗之除夕)

流程編輯:tf0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