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古代軍隊平日裡也要吃飯,為何一到戰時就開始缺糧了呢?

簡介一、至關重要的糧草運輸線戰爭中,容易缺糧的是那些出征的部隊,守城之軍因為有糧食儲備,短時間內是不會缺糧的

唐朝甲冑是私人的嗎

提到古代史,除了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以及科技,還有一樣不能忽略,那就是戰爭。戰爭的起因有很多,結局只有兩種,不是勝就是敗。但要如何打贏一場戰爭可就要複雜得多了,其中後勤補給就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不少戰役就是因為缺糧而失敗的。

古代軍隊平日裡也要吃飯,為何一到戰時就開始缺糧了呢?

這時問題來了,古代軍人平日訓練時也是需要吃飯的,為何一到了打仗就開始缺糧呢?

一、至關重要的糧草運輸線

戰爭中,容易缺糧的是那些出征的部隊,守城之軍因為有糧食儲備,短時間內是不會缺糧的。既然部隊出征,糧草就必須隨軍出行,如何保障糧食運輸就非常重要了。

古代歷朝一旦打仗都設立專門的糧草運輸機構,糧草運輸也大都使用最為便利的漕運,如果沒有河流只能採用車載和人畜馱運。當年秦軍進攻匈奴,就曾利用烏加河轉運糧草。

古代軍隊平日裡也要吃飯,為何一到戰時就開始缺糧了呢?

可見出征部隊的糧草供給受限於運輸條件,一旦沒有方便順達的運輸線,那就要經過不容易通行的山路,被山體滑坡阻斷的山路,被洪水沖毀的橋樑,一旦糧草供應不及時,就很容易造成部隊缺糧。

二、戰時的糧食消耗量過於驚人

既然進入戰時,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好不容易運來的糧草遭遇敵軍偷襲,被焚燬,也是極可能發生的事。著名的官渡之戰,不就是曹操派兵偷襲了袁紹位於烏巢的糧倉,致使其軍心大亂,最終擊潰袁軍主力,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

古代軍隊平日裡也要吃飯,為何一到戰時就開始缺糧了呢?

除了己方糧草被敵人劫毀,就是糧草在運輸環節的消耗也是驚人的。因為古代運輸能力有限,很多時候只能走陸運。運送一萬軍隊需要的糧草,就可能需要上千人,再加上路途遙遠,很大一部分都在運輸途中被運糧隊消耗了。

如果途中遭遇惡劣天氣,人畜得病不說,可能很多糧食也會遇潮黴變,直接無法食用了。據史料記載,秦漢時期從關中向河套地區運糧,前方需要一石,後方就需要供給30石,可見其巨大的運輸消耗成本。

三、其他原因

1、原本產糧能力的下降

正因為巨大的運輸消耗,古代一直實行屯田制。邊塞駐守部隊在沒有戰事的時候,自力更生,耕田種糧,保證自己的需求。一旦爆發戰爭,這些士兵就要上前線打仗,就沒人種地,或者曾經的屯田變成了戰場,就需要從後方調集糧草,一旦有差錯,缺糧是非常有可能的。

2、軍糧徵集遭遇困難

一旦國家爆發戰爭,為了逃避戰亂,周圍的老百姓就會逃亡,或者一些壯年男子被徵入軍隊,這樣無人種田或勞動力缺乏,糧食徵收就會遭遇困難。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就是糧食的集中除了在政府手中,就是在貴族大地主那裡,甘願捐獻和低價出售不多,更多的是想趁機發國難財,哄抬糧價,囤積居奇,也會造成徵糧不利。

古代軍隊平日裡也要吃飯,為何一到戰時就開始缺糧了呢?

3、糧道被斷,糧草被截

雖然前面也提到了,但這還是要專門提一下,畢竟歷史上很多重要戰爭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失敗的。

總結

總之古代打仗期間,發生缺糧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原因繁多,歸根到底還是古代科技水平的落後。如今科技發達的今天,無論是鐵路、公路四通八達,運輸量和速度都是古代無法比擬的,也基本杜絕戰時軍隊缺糧的現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