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簡介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說卻是跟儒家學說並駕齊驅的顯學

象棋裡面的馬能過河嗎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

十多年前,隨著一部熱門動漫《秦時明月》的熱播,一個被人們遺忘了2000多年的先秦諸子百家學派墨家,逐漸變得家喻戶曉。前些年,我國發射的第一顆暗物質衛星探測器,更是以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命名。

然而事實上,墨家學派逐漸為人所知只不過是近兩百年來的事情。

在清朝後期之前的2000多年時間裡,墨家學派一直都是冷門的野狐禪。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墨家學派甚至一度銷聲匿跡。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直到清朝時期,才有文學家從散佚的古代典籍中,把墨子這本書給整理出來。

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說卻是跟儒家學說並駕齊驅的顯學。儒家學說代表人物孟子甚至曾經說過:天下誰說非楊即墨。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雖然說對諸子百家學說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但並不是說這些學說全部消失了,從此以後就無人問津了。

比如道家學說,雖然被踢出了官方學說的範疇,但是從此以後,它紮根民間,擁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甚至在東漢末年,還有張角藉助道家學說掀起黃巾起義,可見影響力著實不小。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法家學說雖然由於功利性太強,很多東西不能拿出來光明正大地說,可它2000多年來一直都是官方統治思想的靈魂。至於儒家學說,不過就是他的遮羞布而已。

甚至連縱橫家、鬼谷子這些東西,都是各路陰謀家夜深人靜時的必修課。為什麼偏偏是這個墨家從上到下徹底絕種無人問津?

墨家站隊平民

這跟墨家學說本身的特點有很大關係。諸子百家的每一種學說,其實都代表著不同的立場。

比如說,儒家學說提倡克己復禮,回到西周時期,那麼西周時期又是誰的天下呢?是貴族階級的天下。孔子奔走一生,就是在呼籲大家回到西周時期,那個禮樂征伐自天子處,層層分封的封建社會。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天子不要想著把貴族怎麼樣,貴族也不要天天想著往上爬。總之一句話,你的上級做什麼都是對的,你為他死是天經地義的。大家要各安本分,站好自己的位置,不然就是禮崩樂壞。

只要大家認命,遵循孔子這一套,天下怎麼會亂呢?

法家學說則是為君王服務,提倡的是聖人執要,四方來效。用具備統一標準的律法取代原來的貴族承包管理制,用法律把上到貴族下到平民全部串聯在一起,通通扒拉到皇帝的碗裡來。這種學說皇帝們當然喜歡。

自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基本上奠定了之後2000多年的權力格局,首先是開天闢地的創造了皇帝這個新生物種,然後就是用行政官僚,徹底取代了以前的貴族承包商。

只要皇帝這個物種依然存在,那麼它就必須要依靠法家學說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而行政官僚取代了貴族之後,其實他們只是變相地成為了另外一種形式的新貴族,貴族這個物種依然存在依然要與皇帝共治天下。

所以,儒家學說更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他們的利益,只不過在西周時期,整個社會完全是由貴族說了算,儒家學說是一家獨大。而隨著秦始皇統一天下,變成了皇帝與新貴族共治天下。

那就必須要給以前毫無話語權的法家,讓渡一些權利。這才有了我們所看到的西漢時期的“霸王道雜之”,以及後來的“外儒內法,濟之以道”。

故而,儒家和法家無論怎麼變化,說到底都是人民內部的矛盾,只要上層統治階級依然存在,那麼它們就會永垂不朽。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但是墨家學說卻很特別,它代表的是底層的中下平民。比如說墨家非樂節葬這些主張,就是要求貴族階級停止那些奢靡浪費的、毫無意義的禮樂,也不要搞那些表面工夫的厚葬,來彰顯自己的孝心。有這個閒錢為什麼不用在貧民的身上呢?

這種過於超前的思想,之所以能夠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到普及,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那個時期鐵器、牛耕得到普及,很多的貧苦農民因為生產力的發展,獲得了讀書的機會。

剛剛從無產階級蛻變為有產階級,聯絡到自己之前的苦難生活,自然就很容易接受墨家的這種思想。但是後來的幾千年,再也沒有鐵器牛耕這種生產力大爆發,利益格局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墨家學說的受眾也就逐漸消失了。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戰國去,墨家亡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墨家學說本身有很大的侷限性。

比如說他們的非攻學說吧,墨子主張“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子”。反對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切不正義戰爭,這些說法在當時很容易就會獲得飽受戰爭折磨的底層平民,以及魯國、宋國這些經常被欺負的小國家的共鳴。

而且春秋戰國時期強國大國的處境也不是永恆不變的,說不定你今天欺負別人,明天就要被別人欺負。所以,就算對於當時的那些大國來說,他們也願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非攻學說。

但是秦朝一統天下之後,統一變成了常態,戰國式的分裂反而變成了變態。往往分裂幾十年之後,就能夠獲得數百年的統一。統一之後沒有了戰亂,非公邪說自然就沒有了立足之地。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兼愛天下,不合人性

還有就是墨家的兼愛學說也相當不靠譜。

兼愛學術主張“兼相愛,交相利”。墨子認為,愛別人的父母就應該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愛別人的孩子,就應該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沒有了差別心自然就沒有了紛爭,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這種思想太過於理想主義,嚴重脫離了現實。

所以最後,墨家的兼愛還是輸給了儒家的仁愛。儒家的仁愛主張,愛是有等差的。愛父母就應該勝過愛兄弟,愛兄弟就應該勝過愛朋友,愛朋友就應該勝過愛普通人。

顯赫一時的墨家學說,為什麼會消失?

當然了,儒家的這套邏輯也是有致命缺點的,因為按照這個邏輯推演下去,那一定會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愛自己就應該勝過愛父母。這不就是成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

但無論怎麼說,儒家的這套仁愛總是比墨家的兼愛,更切合於現實的。

用莊子的話說,墨家的這套學者就是“離於天下,其去王也遠矣”。非樂節葬得罪上層,兼愛學說不為下層所接受,非攻學說失去亂世土壤。墨者安能存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