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簡介12名“陪審團成員”被安排在了學校的體育館裡,其中十一人認為不過是為了孩子補考走個形式,在看似“鐵證如山”和社會普遍輿論導向下,他們投了嫌疑人“有罪”,唯有8號“陪審團成員”認為“無罪”

何冰主演的電影十二公民

文|白茅如玉

偶然間翻到這部2015年的電影——《十二公民》,由徐昂導演,翻拍自美國1957年的老片《十二怒漢》,豆瓣評分8。4。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就一部翻拍電影來說,《十二公民》交出了相當漂亮的“示範卷”。影片主演是何冰、韓童生、錢波、趙龍豪等實力派演員,可能不少人對他們的名字印象不深,但他們的角色大多深入人心。

在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十二公民》憑藉其出色品質一舉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男配角等獎項。

這部電影被歸類為犯罪懸疑片,講述了當代中國一個由富二代“殺人案”引發的激烈的法庭辯論故事。

12個人,一間房,針鋒相對地辯論了近兩個小時,一個人證、物證俱全的“殺人案”,是如何被成功翻案的?

01

證據確鑿,是否就是萬無一失?“殺人案”成功被翻案

在中國某政法大學內,西法考試掛科的幾個學生正在補考,補考的形式是模擬西方法庭進行雙方辯論,以社會上真實的“富二代弒父案”為討論案件。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為了幫助孩子透過補考,12個家長及學校員工組成了當場模擬法庭的陪審團。現場辯論結束後,學校老師要求陪審團獨立討論,必須得出12票全票透過的結論,否則一票否決,還得繼續討論。

12名“陪審團成員”被安排在了學校的體育館裡,其中十一人認為不過是為了孩子補考走個形式,在看似“鐵證如山”和社會普遍輿論導向下,他們投了嫌疑人“有罪”,唯有8號“陪審團成員”認為“無罪”。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投“無罪”,8號的理由是但凡看起來太絕對的事情,一定是不合理的,有漏洞的,他純粹是想和大家討論一下,而不是在意識上就“草菅人命”。

由於8號的不同意見,其餘十一人不得不“滿腹怨言”地強行進入討論中。

隨著討論艱難而又深入地進行,看似完美的人證和物證被逐一證明存在瑕疵,在人們不斷地嚴謹求證下,嫌疑人成功被翻案了。

在討論過程中,眾人各自身上揹負的創傷和壓力也被釋放了出來。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4號陪審員感嘆:向真理低頭是個幸福的事情。

其實比之更幸福的,是拋開執念和偏見,洞見真理。

02

屁股決定立場,人物爭論的背後是偏見

在12個陪審員的爭論中,不難發現最吸引人的是爭論中體現出的偏見和對偏見的深入挖掘及偏見給人帶來的痛苦經歷。

1、對“父子綱倫”的偏見

3號陪審員是最難被說服的,因為他執著地認為“兒子和老子吵架就是兒子不對,兒子有罪”。

在他的思想下,由於嫌疑人曾經和父親爭吵,還喊著要“殺死你”,這樣的兒子大逆不道,就是罪大惡極的壞人,肯定是有罪的。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他不是對嫌疑人“弒父”定罪,而是在潛意識中對嫌疑人以往的行為定罪。

2、對“外地人進京”的偏見

10號陪審員對外地人,尤其是河南籍的外地人有很深的偏見,認為他們素質不高,對孩子肯定品德教育不當,甚至有仇恨河南人的傾向。在此基礎上,他的“有罪”判定,其實是對嫌疑人的“河南籍”定罪。

3、對“大款和女大學生”的偏見

4號陪審員是偏見的受害者。他是一位成功的房地產富商,當他承認自己和參加補考的女大學生是戀愛關係時,立刻引來了在場其他幾位陪審員的意味深長的側目。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4號憤而陳詞,痛斥人們心中“骯髒”的猜想,不是所有的“大款和女大學生”都是包養,他們是奔著結婚去的正經的戀人。

在4號身上的另一個偏見來自於7號。7號是學校的小商販,透過籠絡學校領導為自己爭取到在校園開小鋪的權利。在他眼中,掙了錢的人都是有門路的,越有錢,越懂得花錢平事。

4、對“從良社會青年”的偏見

和4號一樣,5號陪審員也是一位偏見的受害者。他蹲過冤獄,雖然得以平反出獄,但周圍的人仍然是以有色眼光看他。在他們眼中,他就是一個蹲過監y的人,不管冤不冤。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他揹負著沉重的“有罪”偏見,體會了世態炎涼,艱難求生。

12個陪審員中,6個與偏見有關,可以說偏見普遍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並會影響到人的行為。偏見的產生背後,又是一段段耐人尋味的故事,一些發人深省的社會現象。

03

人物設定的意義:一個人物一個故事一種社會現象

影片中的12個陪審員,每一位角色設定都有其背後的深意:

8號是檢察官,代表了公正,是無罪辯護的主張者。正是在8號的堅持下,討論才能深入進行,並最終在他的引導和舉證下,為嫌疑人翻案。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1號是主持人,觀點偏理性、中立。在看似合理的證據下判定有罪,又能在8號舉證下認可無罪判定。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2號和9號陪審員角色設定的意義是輔佐8號舉證。

2號是數學教授,透過計算,為8號證明了案發時地鐵正透過,噪音很大,實際獨居老人是無法聽到樓上的動靜的。

同時2號也是一個老好人,與人為善,在爭論中是“和稀泥”的角色。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9號是獨居老人,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向人們解釋為何明明聽不到動靜,樓下的獨居老人還要指證嫌疑人“有罪”——是為了引起人們對他的關注和重視。

同時,9號也從自身感同身受出發,成為第一個維護8號無罪辯護的人,認為困境中的孩子,需要有人拉一把。

3號是堅持到最後一個被說服“無罪”判定的。人物設定的意義在於闡釋親子矛盾的社會現象,及偏見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3號由於自己的兒子青春叛逆,與他激烈爭執,甚至離家出走,斷絕關係,從而對叛逆的兒子都存有偏見。

他是底層勞動者,一個普通的計程車司機,思想傳統,對孩子的教育簡單粗暴,只會用“父權”強行讓孩子聽話。

在他的強壓下,兒子激烈反抗,最終父子關係徹底破裂,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其實3號的家庭並不是個例。青春期叛逆是每個孩子身上都會出現的現象,只是有些孩子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叛逆得沒那麼厲害,而遇到“思想頑固,守舊”的家長,孩子的叛逆則會顯得更誇張一些。

4號和7號角色的設立是為了體現對“大款和女大學生”關係揣測和“有錢能使鬼推磨”觀念的偏見。

誠然社會上存在拿錢平事,找關係辦事的現象——7號,但也不能否認有不少人是透過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來獲取成功的。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可以說4號是對7號偏見及未來行為的糾正——花錢平事,託關係只能掙點小錢,還得費力氣討好別人;只有踏踏實實努力,把同樣的力氣放在正道上才能有大的成就,成為被人尊重的人。

5號角色是偏見的受害者,從社會普遍現象闡述一個錯誤的判決對年輕人的影響。

5號曾是社會混混,坐過冤獄,承受著不該揹負的偏見,生存艱難。5號從感同身受和同理心上考慮,轉而支援8號。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其實和5號一樣,9號在年輕時也曾是偏見的受害者。少年時,他因社會原因被批鬥,一度想輕生,是有人在關鍵時刻拉了他一把,給了他希望。

5號和9號對自己經歷和感受的陳述,引發了其他陪審員在“同理心”上進行思考。

6號陪審員是一個外科醫生,引導人們從“尊重生命”的角度重新思考“無罪判定”,給了8號的觀點另一個方向的支援。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10號和11號角色又是一對偏見和對偏見的糾正。

10號對外地人,尤其是河南人有很深的偏見,認為他們導致“北京城亂了”,是城市的不安定因素,素質低下。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11號正是河南人,是政法大學的保安。10號認為的不安定因素,卻在保護著大學校園的安全。

10號認為外地人佔用了招生指標,導致他的孩子上不了大學,前途盡毀。11號一邊兼職一邊努力考政法大學,他證明了外地人為了上學也是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也未必成功,同時也說明了上大學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

12號陪審員是一個“牆頭草”,圓滑,不堅定。

這個角色的設立,豐富了爭論中的人物型別,為爭論緊張的氛圍起到調節輕鬆的作用。

在本片中的12個角色,雖然分量各有輕重,但角色性格鮮明,人物背景豐滿,都有其獨特的角色魅力。

04

影片的色彩和光影運用:隨著辯論氛圍而變化的天氣和光影

天氣變化對應場內辯論進度

影片中,體育場內12位陪審員在進行著激烈的辯論,體育場外也在醞釀著一場暴風雨。

影片開始,場外天氣是暴風雨前奏,沉悶,場內光線陰暗,正如場內案件真相不明,人心浮躁。

隨著場內爭論越來越激烈,場外天氣暗如黑夜,在場內每每有證據被辨明及人物對抗激烈時,有閃電劃過,增加場內緊張感。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最終,場內所有人的心結開啟,偏見被刨除,12人同意“無罪”判定,場外雨過天晴,陽光普照。

人物著裝對應角色特徵

影片中,人物著裝也頗有講究,非常鮮明地反映了人物的角色特徵。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1號是主持人,校方代表,是會議程序的引導者。穿著黑色的衣服,仿似在這場辯論中的法官。

2號是數學教授,穿著西裝,領口的襯衣紐扣都扣上了,代表了其嚴謹的思路。和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因而會做不得罪人的“老好人”。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3號穿著黃色的短袖,代表了其內心固守的傳統、封建的“父權”思想——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黃色代表了權力,同時也代表了中國人的膚色。

4號是穿著最複雜講究的,對應其儒商身份——他不是思想膚淺的“土大款”、“暴發戶”,他是有思想有品位的,以正道取財的生意人。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5號也穿著西裝,黑色的西裝在他的身上代表了揹負的沉重的過去和別人對他的偏見。當他改變立場,表述自己的經歷時,他脫去了外套,只穿白色的襯衫,代表他正式拋棄過去,擺脫偏見。

6號是外科大夫,穿著綠色的衣服。綠色代表了生命,也代表了無害、善良,這正體現出了人物倡導的“尊重生命”的觀點。

7號是學校小鋪老闆,穿著花色的衣服,既符合7號的身份,也代表了7號在人際關係中思想活泛,愛耍小聰明。

8號是檢察官,是“無罪辯護”主導者,對案件存疑。他穿著黑西服搭配白襯衣,在他的身上體現的是其追求事物黑白分明和公正的觀點。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9號是一位獨居老人,穿著陳舊但整潔,他是案件中人證之一——獨居老人的代言人,所以著裝上和證人有相似之處。

10號是老北京人,穿著傳統中國式衣服,家裡有房出租,靠收租生活,在形象上和傳統地主形象較接近。

11號是來自河南的保安,穿著是保安制服,符合其職業特徵。

12號是一位保險推銷員,性格圓滑,穿著西服還戴上了紅色的領帶,這既符合他的職業著裝特徵,紅色還代表了他性格上的樂與人打交道,積極主動——在爭論中愛符合插嘴又沒主見。

05

現實意義:放下偏見,是和自己的和解

看完電影,雖然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中透露出的種種偏見,以及人們在偏見的影響下行為和判斷會產生偏差,但不難發現其實在一些偏見的背後隱藏的是愛。

1、偏見的底色是愛

最固執的3號的偏見來自於“父權”思想,可在爭論過程中,他時常會拿出和兒子的合影來看——他隨身帶著和兒子的合影。

兒子對他的反抗和離家出走使得3號內心充滿憤怒,他將這份憤怒投射到了嫌疑人身上,但在憤怒背後還是他對兒子的愛。

兒子雖然離家出走了,他仍在努力工作,希望為孩子多掙點錢,他對孩子有深深的愛與思念。

豆瓣8.4十二公民:一部沒有現場的犯罪片,憑一己之力的完美翻案

10號的偏見同樣也來自於對孩子的愛,他對外地人的偏見實際上是來自對兒子未來的擔憂。

他其實知道河南人也是好的,但因為過於愛自己的孩子,將孩子沒考上大學歸責於外地人,因而產生了怨恨。

2、因個例而產生廣泛的偏見——草率而不客觀

在影片討論的開始,8號由於持不同意見而被其他人詬病,其他評審員有感而發:

看見沒?這就是中國人,不團結。

這個論斷也是一個偏見,因1個個例就廣泛認為整體就是這樣,這實在是很草率。況且他們當時並沒有聽8號的理由,8號只是為了更嚴謹,反而其他人下“有罪判定”才是草率的。

偏見雖然只是個人意見,但卻會影響我們每個人的行為,甚至命運。避免偏見,就要避免草率下定論,不能將個人情緒移情,更不可以個例形成對群體的意見。

影片的最後,表面上是透過爭論,嫌疑人洗脫了冤屈,但實際上是參與爭論的人,透過剖析自己的內心,拋下偏見,放下過去,最終完成了與自己的和解。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創,轉載請聯絡作者,歡迎轉發。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路,如涉侵權,聯絡即刪。)

白茅如玉,80後創業者,願意和你們一起分享身邊的故事,探討生活的奧秘。關注兩性話題、婆媳關係、婚姻生活,喜歡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動,你們的轉發和關注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