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濱州名門望族」博興蓋家:標誌性人物蓋方泌兩任臺灣府知府,其子與帝師杜受田是發小

簡介蓋家的標誌性人物是嘉慶年間曾經擔任過臺灣府知府的蓋方泌,因此民間又稱這裡是“老臺灣家”或者“臺灣家”

嘉慶年間雲騎尉有幾個

今天的博興縣喬莊鎮蓋家村是民間俗稱的蒲臺蓋家,即原來的蒲臺縣蓋家村。蓋家村舊有雅稱“蓋家樓”,大約是清朝嘉慶年間,蓋家發達,在村中建設有樓。蓋家的標誌性人物是嘉慶年間曾經擔任過臺灣府知府的蓋方泌,因此民間又稱這裡是“老臺灣家”或者“臺灣家”。

「濱州名門望族」博興蓋家:標誌性人物蓋方泌兩任臺灣府知府,其子與帝師杜受田是發小

(蒲臺縣城方點陣圖)

蓋家先祖是明朝初年大移民時,由直隸棗強縣遷居而來的,到清朝乾隆初年,蓋家達到較為富裕計程車紳階層。其標誌是蓋方泌的曾祖父蓋越、祖父蓋國傑均考取秀才,這在偏僻的鄉村就是豪門了。蓋方泌的父親官至安徽司獄,即管理監獄的小官,雖然品級或許是八品、九品,但畢竟是官員了。

蓋家富裕的另一個標誌就是家裡聘請了濱州杜家知名的杜堮為家庭教師。杜堮帶著兒子杜受田在蓋家教學,由此,杜受田與蓋方泌之子蓋鈺成為好朋友,兩家世代友好。

咸豐年間是蓋家最輝煌的時候,也是敗落的開始。這個時候,蓋家男丁眾多,村裡人口旺盛,主要人員居住在蒲臺縣城。咸豐十一年(1861年)適逢戰亂,捻軍在黃河南岸縱橫馳騁,而蓋家作為知名家族擔當了辦團練的重任,不僅出人出力更捐出財產。在與捻軍的對陣中,蓋家損失慘重,僅在八月的一次戰鬥中,蓋家就有7名帶頭人戰死。

「濱州名門望族」博興蓋家:標誌性人物蓋方泌兩任臺灣府知府,其子與帝師杜受田是發小

光緒《蒲臺縣誌》有《咸豐辛酉蒲邑殉難諸君記略》一文,文中記載:“各縣奉旨辦鄉團,郡庠生蓋鏻,恩貢生、候選訓導蓋綸之,從九品蓋秉鑑、蓋秉鈐,同理團務,聯百十村為一團,捐制錢四千餘貫,製造槍炮火藥,捐谷二百餘石,以充公費。”由此觀之,蒲臺縣團練實際就是由縣內最具威望的蓋家來操辦。蓋家負責籌辦團練的四名負責人,“同時遇害。事聞,賜卹四君,並蒙恩賞雲騎尉世職,奉旨崇祀忠義祠。”另外,戰死的還有蓋洞之、蓋志潤以及秀才蓋志湘等。

經過咸豐末年到光緒年間的戰亂,蓋家的文秀才、武秀才損失殆盡,其村莊也被攻破,家財也幾乎耗盡。後來,蒲臺縣城命運多舛,最終沉沒在黃河河底,蓋家後人星散四方,漸漸被人們遺忘。蓋家村鄰近黃河,屢受水災,日漸貧困,當年的蓋家樓坍塌了,留下了令人唏噓的故事,成了當地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

蓋家合計有兩名進士,分別是:蓋鈺,道光二年(1822年)進士,曾任石泉縣知縣,漢中府知府。蓋星階,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四川廣元、仁壽、儀隴等縣知縣。蓋家另有一名舉人:蓋方琦,嘉慶十三年(1808年)舉人。

蓋家代表性人物蓋方泌是貢生出身。蓋方泌,字季源,又字春舫,號碧軒,貢生。曾任周至縣知縣、順慶府知府、臺灣府知府、臺灣道兼提督學政等職。蓋方泌能詩,有《春舫詩抄》傳世。

附《濱州百名歷史人物》中的蓋方泌傳記

兩任臺灣知府蓋方泌

蓋方泌,字季源,又字碧軒,蒲臺縣人,即今天的博興縣人,出生於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蓋方泌被選拔為貢生,嘉慶初年,再被選拔到陝西省候補州判,先任漢陰廳通判,再任石泉縣知縣。嘉慶三年(1798年)任商州同知,同知的治所在商州城東面百里之遙叫作龍駒寨的地方。龍駒寨的東面連線河南省,南面過武關就是湖北省,處於幾省的交界地帶,道路四通八達,是各地客商來往的必經之地,此處又山高林密,道路曲折,很容易藏匿劫匪。

蓋方泌擔任商州同知時,適逢四川、湖北一帶的白蓮教教徒舉行起義,他們屢屢由武關進入陝西省。蓋方泌到任後,地方上經過多次戰亂,已經是一貧如洗了,白蓮教小頭領張漢潮率部再來,蓋方泌假意招待,在他們吃的麵食中下藥,毒倒了大半起義軍,官軍乘勢反擊,張漢潮大敗,從此一蹶不振。然而,張漢潮卻揚言報復。蓋方泌召集當地鄉老商議說:“我們雖然打跑了張漢潮,但是並沒有徹底消滅他們,他們必定會來報復。你們外逃是死,守在家中不能耕種也是死。我是文官,沒有一兵一卒。你們如果聽我指揮,我一定能夠保全你們的性命。”大家商議了三天時間,爾後答覆蓋方泌說:“生死由命!我們決定聽你的。”於是,蓋方泌帶領當地百姓構築堡壘,屯聚糧食,每戶人家三丁抽一,拉起了一支3000人的隊伍,家中沒有男丁的戶,則提供一定的財物供給軍需。蓋方泌親自操練這支農民武裝,每天從早晨集合,到午後解散,保證不荒廢農事。

嘉慶四年(1799年),白蓮教徒佔據山陽、鎮安,準備進入河南。蓋方泌率眾進攻,大敗白蓮教徒。隨後,他又率眾攻擊鐵峪鋪,白蓮教徒四散撤入密林,蓋方泌率眾追擊,在格鬥中,他的長矛折斷,徒手奪取對方的武器並將對方殺死。當時,白蓮教徒佔據高山,蓋方泌分兵設伏,處處伏擊,數次抓住對方的疏漏發起進攻,消滅大半,終於迫使他們逃出商州地界,不敢再由此東去。後來,白蓮教徒又計劃由洛南東出河南,蓋方泌得知訊息後,率部星夜兼程趕赴邊界埋伏,等到白蓮教徒到達時,蓋方泌已經以逸待勞多時了,白蓮教徒倉促應戰,被殺死數百人。從此,蓋方泌的龍駒寨鄉兵聲名遠揚,當地數百里方圓的鄉兵都請求歸屬蓋方泌領導。

嘉慶五年(1800年),商州州城遭到白蓮教徒的圍困,蓋方泌率領鄉兵急趕90裡救援,白蓮教徒看到後驚呼說“龍駒寨的鄉兵來啦”,驚恐之下,四散逃走。當時,白蓮教徒屯兵商州州城西、洛南、山陽各一萬餘人,欲東出中州河南。蓋方泌帶領二萬鄉兵,列三座大營嚴陣以待。適逢提督楊遇春帶領大批官兵也趕到,兩面夾攻,白蓮教徒大敗。在這次戰役中,蓋方泌枕戈待旦50余天,日夜備戰,為取得戰役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不料卻遭到某遊擊的誣陷,被解職,幸虧陝西巡撫發現其中端倪,蓋方泌才得以留任。白蓮教徒則相互傳遞資訊說,以後再也不要到商州了。

嘉慶八年(1803年),朝廷任命蓋方泌為周至縣知縣。他以一介書生帶兵統軍,不佔有一城一池,沒有一絲一毫軍餉,率領臨時組織起來的農家子弟,守必堅、攻必克,被譽為一代楷模。在周至縣知縣任上,他仍時時以保護地方安寧為己任,安撫良民,緝捕兇犯,對各個方面的國計民生都關切備至,如河務、鹽政等,他還捐出俸祿賑濟災民,特別是他秉公辦案,得到地方百姓的擁護。陝西巡撫方維甸具折上奏蓋方泌的事蹟,朝廷為此賞戴藍翎,晉升他為寧陝廳同知,破格得到嘉慶皇帝的召見。在應對皇帝詢問商州地方事務時,他條理清晰,回答流利,嘉慶皇帝非常滿意,晉升他為四川順慶府知府。順慶府下轄渠縣發生群體性事件,四川總督要求蓋方泌出兵鎮壓,他卻說:“這不過是地方百姓的例行節會,人多雜亂,被少數壞人鼓動,以至於發生騷亂,以訛傳訛,大家誤以為發生暴亂,其實沒有什麼嚴重的事情,請不要用兵。”他抓捕了帶頭鬧事的12個人,事態很快就得到了平息。隨即,他被重用為四川成都府知府。

嘉慶十八年(1813年),陝西、四川交界一帶的白蓮教徒開始向成都地區發展,蓋方泌親自帶領鄉勇據守在陝西入四川的要隘地帶。白蓮教徒聽說是曾經統領龍駒寨鄉兵的蓋方泌在前面阻擋,紛紛撤回陝西。不久,因為母親病逝,蓋方泌回鄉守孝3年,孝期滿,調任福建延平府知府。蓋方泌以知軍事、懂民情聞名。在福建期間,曾以三十兩白銀的賞金抓獲當地軍隊圍捕不到的巨盜周永和。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正月二十三日,上諭任命蓋方泌為臺灣府知府。

蓋方泌兩任臺灣知府並兩次代理臺灣道。在臺灣,他曾經公正審理過有疑點的四件群體性大案,其中的每一案縱橫牽連都涉及成千上萬人的,大家群情激奮,稍一不慎就會激起民變。蓋方泌透過耐心細緻的調查,以理服人,依法宣判,件件都化險為夷,得到了百姓的信服和擁護。彰化和嘉義發生旱災,引起饑荒,社會秩序一時陷入混亂,蓋方泌將其中作惡多端的70人繩之以法,隨即天就下雨,解除了旱情,當地百姓稱為“太守雨”。道光三年(1823年),蓋方泌因病告老還鄉,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家中去世,享年71歲。

蓋方泌有七子八女,長子即進士蓋鈺,最少的兒子即主辦蒲臺團練,與捻軍作戰而戰死的蓋鏻。

蓋方泌與杜堮年齡相當,兩人是好朋友,杜堮曾經攜子杜受田在蓋家為家庭教師。杜受田與蓋方泌的兒子蓋鈺是好夥伴,兩家世代友好。道光二年(1822年),蓋鈺考中進士,曾擔任安康、膚施、石泉、大荔縣知縣,代理漢中府知府,因審案公平,被稱為“蓋青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蓋鈺去世。杜受田親自為他寫了傳記,感慨說:“餘曠觀古昔,世固有才德兼優不獲大有展布者。以君之遠猷宏才,何施不可,乃屈於下僚,鬱郁以終。然觀其平冤獄,審敵情,興學校,勵風俗,視古之循良何多讓焉。嗚呼,亦可以不朽矣。”

「濱州名門望族」博興蓋家:標誌性人物蓋方泌兩任臺灣府知府,其子與帝師杜受田是發小

蓋方泌有從軍行組詩傳世。如:少壯備行列,由來意氣豪。羽檄忽星馳,歸來笑看刀。鼓角傳軍令,馬首瞻前旄。師興何急迫,歌詩賦同袍。臨行辭親戚,餞送相慰勞。小丑不足滅,難望功勳高。再如:日暮寒風急,風寒天飛雪。虎帳夜談久,破賊計已決。三軍失顏色,戰竟不敢說。蹋冰苦向前,疾呼凍雲裂。指墮刃在手,殺人凝碧血。一戰期成功,孰知遺餘孽。又如:意氣既決絕,努力事長征。男兒貴立志,為將不為兵。在營異苦樂,赴敵分死生。不憚馬革裹,難留豹皮名。欲將百戰軀,捷足萬里程。吾身甚微賤,無路一請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