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西戎遺存揭示早期戎人葬俗變遷

  • 由 中國社會科學網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2-07-12
簡介(本文系西北師範大學研究生科研資助專案“從墩坪西戎墓葬探討東周時期隴山地區戎人分佈地域特點”階段性成果)(作者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西戎墓地在哪裡

歷史典籍所載西戎族群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所謂“西戎”,一般是對先秦時期西北地區周、秦文化分佈區域周邊少數民族的泛稱。他們常居偏遠之地,慣遷徙、養牛馬。《韓非子·十過》載“內史廖曰‘臣聞戎王之居,僻陋而道遠,未聞中國之聲’……終歲不遷,牛馬半死”。早期戎人的葬俗,可從考古發掘的墓葬得到反映。

  西戎支系繁多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與西戎族群之間衝突不斷。早在西周穆王時期就曾“西征犬戎”,春秋初期則出現“戎逼諸夏”,秦襄公時期“伐戎而至歧”。至秦穆公,又開始征服關中以西的戎族:一次是五投大夫百里奚相秦時“八戎來服”,另一次是“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穆公以後,秦人伐綿諸、滅翟、戰義渠、徵大荔、並烏氏。直到戰國初期,“中國無戎寇,唯餘義渠一種”。而後,“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至此,秦與西戎持續幾百年的戰爭,最終以西戎被剪滅並納入秦國疆土而落下帷幕。

西戎支系繁多,根據當下考古調查及發掘可知,我國目前發現東周時期西戎文化遺存主要分佈於寧夏中南部、甘肅東南部及陝西北部。其範圍大致為北至秦長城,南到渭河北岸,西達渭河上游支流漳河流域,東逾子午嶺,以隴山為中心分佈。又可劃分為五個相對獨立的片區,即寧夏中南部地區、甘肅東部天水地區、甘肅中南部漳縣地區、甘肅東部慶陽地區和陝西北部黃陵地區。

西戎遺存揭示早期戎人葬俗變遷

墓葬反映西戎獨特文化

20世紀30年代,蘇秉琦在寶雞鬥雞臺4座戰國墓葬中發掘到“鏟腳鬲”,自此開起秦戎文化研究之先河。80年代,趙化成首次將他主持發掘的毛家坪遺址出土的兩類文化遺存區分為“西周時期秦文化遺存(A組遺存)”和“以夾砂紅褐陶為特徵的B組遺存(西戎文化遺存)”。80年代末,在寧夏南部和甘肅東部陸續發現很多北方系青銅文化的分佈地點,學者將其稱為“楊郎型別”,並通過後續研究指出,此類遺存應同為東周時期西戎族群活動所遺留下來的遺存。近年來,透過考古學界專業研究人員的不斷調查與發掘,又有很多重要的西戎考古遺存被發現,如甘肅天水張家川馬家塬墓地、秦安王家窪墓地、清水劉平墓地、漳縣墩坪墓地等。

張寅曾將東周西戎考古學文化劃分為五個型別,即“楊郎型別”“馬家塬型別”“毛家坪 B 組型別”“寨頭河型別”和“關中型別”。其中,楊郎型別遺存的墓葬形制主要為直線式洞室墓,隨葬品以北方系青銅器為主,墓葬形制及隨葬品的差異或與墓主的身份、等級有關。馬家塬型別以階梯式墓道豎穴偏洞室墓為特徵,因隨葬有豪華的車輛、精美的服飾與人體裝飾品而獨具特色。近年來最新發掘的甘肅省漳縣墩坪墓地,其東周時期墓葬所體現出的文化因素,與同時期楊郎文化、馬家塬文化等有很多相似之處,均反映出西戎族群特殊的文化性質。

 已形成不同社會等級

墩坪墓地東周戎人墓葬形制以豎穴土坑墓和豎穴土坑偏室墓兩大類為主。豎穴土坑墓分為A、B型。A型墓坑南側儲存有距墓口深度不同的較寬大的生土二層臺。墓坑平面長寬比例小,近似方形。根據規模和隨葬器物差異分為大、中型。B型墓坑南側無較寬大的生土二層臺。墓坑平面長寬差距比例大,呈圓角長方形。根據規模和隨葬器物差異分為大、中、小型;豎穴土坑偏室墓由豎穴墓道、偏室組成。偏室位於豎穴北壁下,底部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一般偏室底部與墓道底部齊平,有些偏室底部略高於或略低於墓道底部。根據墓坑南壁下有無面積較大的生土二層臺同樣分為A、B型。A型為墓坑南壁下有面積較大的生土二層臺的豎穴土坑偏室墓。墓坑長寬比例小,形制近似圓角方形。墓葬面積較大,等級較高。B型為墓坑南壁下無面積較大的生土二層臺的豎穴土坑偏室墓。墓坑形制圓角長方形。墓葬面積相對較小,等級較低。

其葬俗葬式特點主要為,大多數墓葬在豎穴墓道填土內分層隨葬數層殉牲,少數放置於墓室內。多數墓葬的殉牲呈無規律狀隨意放置,少數墓葬個別層位的殉牲為人為有意擺放;大型高階墓葬在豎穴土坑南側生土二層臺上隨葬完整的馬車或牛車,中型墓葬一般在豎穴墓坑或是墓道的填土內隨葬被拆卸的車輪、車輿等木質車構件及骨、銅車馬飾件來象徵葬有車輛,級別低的小型墓葬不隨葬車輛的木質構件及銅車飾件。另外,大、中型墓葬除隨葬車、馬飾件外,在豎穴填土內隨葬兵器矛的比例也較高;墓室內隨葬品以項飾、服飾品、車馬器、兵器和工具為主,陶器比例較少,多出現於晚期墓葬。

 擁有發達的草原文化

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是鹽業生產的主要地域,地處甘肅中部地區的漳縣鹽產量極高。鹽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不僅與人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與牲畜的養殖更是息息相關。《史記·匈奴列傳》載“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隨畜牧而轉移,其畜之多,則馬、牛、羊等”。畜牧業相對於農業而言是種極其脆弱的經濟模式,受多種自然因素影響,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而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牧業和狩獵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來源。當地戎人所飼養的牲畜數量,甚至成為他們用來衡量個人財富和社會地位的重要標誌。漳縣擁有資源豐富、草木茂盛、野生動物眾多的天然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也是眾多戎人部族在此處定居聚集的重要原因。

據《史記·匈奴列傳》載:“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故隴以西有綿諸、畎戎、狄獂之戎,岐、梁、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西戎八部中,分佈在隴山以西的戎人為綿諸、緄戎、獂戎。《史記·匈奴列傳》正義引《括地誌》載:“獂道故城在渭州襄武縣東南三十七里,古之獂戎邑也。漢獂道,屬天水郡。”《水經注·渭水》又曰:“渭水又東逕獂道縣故城西,昔秦孝公西斬戎之獂王。”由此考證,漢獂道應在今隴西、武山之間。而後又經顧頡剛研究,同樣認為獂戎在今甘肅省隴西縣及其周圍。漳縣北接隴西、東通武山,墩坪墓地的西戎文化遺存很可能與獂戎有密切關係。後續透過對周邊地區的不斷調查,又在漳縣境內發現多處文化性質相同的墓地,說明東周時期此地曾活躍著一支規模龐大的獂戎集團聯盟。

墩坪墓地西區東部和東區發掘清理出戰國晚期至秦國時期的墓葬,其葬俗和墓葬形制與其他墓葬有著明顯不同。從墓葬隨葬器物的變化可以看出,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該地區有著發達的草原文化。到戰國晚期,隨著秦人西進,秦文化、中原文化對這一地區的滲透,使得當地草原文化逐漸衰落。《史記·秦本紀》記載,秦孝公元年(前361年),秦國“出兵東圍陝,西斬戎之獂王”。獂戎被滅,秦人西進,佔據此地。由此可以推斷,秦人的統治對其文化的影響與衝擊,導致當地墓葬形制和葬俗發生巨大變化。由秦人帶來的秦文化,與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當地獨有的文化型別。

墩坪墓地的整體年代早於秦安的王窪墓地和張家川的馬家塬墓地,其發掘建立了漳河流域及周邊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演變序列。這些文化面貌所體現出的重大變化,不僅有助於探索當時政權的更迭及其與西北地區遊牧民族文化的聯絡,而且為追尋西戎人群的源頭提供了重要線索。

(本文系西北師範大學研究生科研資助專案“從墩坪西戎墓葬探討東周時期隴山地區戎人分佈地域特點”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Top